主页 > 旅游攻略

北镇闾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攻略简介(双节游到北镇)

沈芳蕤 2023-11-04 16:13:06

摘要:双节出游攻略,来一次环渤海湾小U型游2023年的中秋节和十一一并放8天假,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很适合出游。根据孩子们的建议,我们要做一次由辽西到辽南的双节5日游,按照孩子们给出的

双节出游攻略,来一次环渤海湾小U型游

2023年的中秋节和十一一并放8天假,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很适合出游。根据孩子们的建议,我们要做一次由辽西到辽南的双节5日游,按照孩子们给出的攻略是这样的:29日至北镇(医巫闾山、北镇庙、崇兴寺),且住宿;30日经义县(万佛窟遗址、奉国寺)到锦州看古塔、品锦州烧烤(住宿);1日游笔架山后去葫芦岛看望老姥爷一家并住宿;2日经盘锦红海滩景区抵营口住宿,3日、4日在营口周边景点游玩,5日早饭后返程。可以说这是一次环渤海湾U形内部游。因孩子们在大连,而我们在铁岭,由大连去北镇需到沟帮子转客车,因未抢到火车票,孩子们便计划于28日到黑山住一宿,29日会齐后去北镇。我们便建议他们高铁回铁岭来,快捷方便,然后29日一起出发。于是28日午后,孩子们先行返回铁岭。

老祖峰上

经新民至北镇走的是102线,且与清时大站道多有重合,这是没有想到的。

29日早8:40,我们自铁岭新区出发,上高速后走辽中环线、新鲁高速,原以为一直可以高速至北镇,不想在新民城北下高速,进入新民城东,而后上G230线南行,过柳河大桥后,百度地图上不断更替出现G102 、京抚线、G230等字样,令人发懵。海伦便赶紧百度普及,说京抚线,是北京至抚远公路(编号G102) ,是连接北京市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的一条国道,全程2097千米。这是新版102线,由哈尔滨延长至佳木斯的抚远市了。而G230呢,是自吉林省通化市到湖北省武汉市的一条国道,在沈阳市内及以南,102线与230线多有重合。听起来有点混沌,但跟着百度路线走就是了。

过红旗堡,突然意识到,是走在清帝东巡的古道上了,让海伦看看接下来是不是二道乡,她说是的。我和老伴就比较兴奋起来,因我们刚刚完成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白话,对康熙帝第二次东巡路线印象深刻,于是感谢孩子们规划了这条路线。海伦说这是歪打正着,怕京哈G1堵车,也没有别的高速可走啊。我们强调,当年由京师至沈阳盛京的大站道是两地最短的路程,国道102线基本就是沿老的大站道拓宽的。如果不实地走走102线,头脑中还真的没有概念呢。而选择到北镇、到医巫闾山看看,也是因《扈从东巡日录》的影响,要感受一下镇山文化。

这么多苹果啊

别具特色的医巫闾山山门,功能门、标志门相辉映,一对石狮子笑迎八方游客

由新民一路沿京抚线102国道南下,一马平川,天气晴朗,但依然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些许的浮尘,自然环境要逊色铁岭些。过中安镇,就可以隐约望到闾山山脉了。时已偏晌,我们却都没有饿感,便决定带上中秋的月饼、水果去登闾山。我们按交通指挥在景区外停车场停车,然后乘坐免费电瓶车前行700米到客服中心,见此地停车场并没有多少车辆,问为什么不让进来停车,回说怕路上卖东西的农民、商贩截车强行卖货。此种理由很是牵强。

闾山的功能门充满道教文化色彩。广场上塑有六尊帝王石像,想那应该是辽代的几位与闾山亲近的帝王,比如东丹王人皇耶律倍,他跟闾山缘分深厚,在山上最高峰筑有书斋望海堂,最后又葬于闾山山麓。可待走近一看标牌,是清代的与闾山有交集的6位帝王,为努尔哈赤、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努尔哈赤是攻克大明广宁城(北镇)的清太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帝是清帝东巡的五个主角,都拜祭过闾山。

闾山功能门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闾山,坐落于辽宁省北镇市西郊,山上奇峰怪石、苍松翠柏遍布山巅。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山,即祭祖之地。《周礼·职方》称:“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隋在开皇十四年(594年),封医巫闾山为“北镇”,是为“北镇”由来之始;唐玄宗时期,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是为广宁地名之由来。自隋开始,此山便成为“北镇”,成为中华“五大镇山”之一,从而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故其声名日隆,一跃而为东北名山之首。

闾山标志门

中华镇山文化四千年,一脉相承至明清,煌煌巨篇,都浓缩于闾山标志门下部墙体上的八幅浮雕之上。闾山标志门采用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造型,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四根悬臂立柱再现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尧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医巫闾山文明史。分别为《舜封医闾图》、《屈子吟哦图》、《历代尊封图》、《太子写志图》、《辽帝东猎图》、《楚材幼读图》、《三贤抒怀图》、《清帝览胜图》。遗憾地是,纠结于清代的帝王像而忽略了欣赏八幅浮雕。甚为憾然。

原李成梁总兵府门前的石狮子

闾山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子,太衬景了。虽说来自广宁城明万历年间镇守辽东总兵李成梁总兵府门前,于1990年代左右被移至此地,但毫无违和之感。雄雌相对,昂首挺胸,憨态可掬,笑迎八方客,呈淋漓之祥瑞态,见者欢喜。于是,闾山山门广场便汇聚成佛道之气场,是为多元文化交融、互动之地。

医巫闾山的雄峻,镇山之巅的辽阔,值得一游

由圣水桥拾级而上,经道隐谷、桃花洞至望海寺登高而望,云巢松正在保护中,老祖峰北守,而横跨于老祖峰与冰谷湖两山峰之间的玻璃栈道凸显着现代文明的光辉。登临至此,即便再累,也要到老祖峰上远眺。由望海寺去老祖峰,经过耶律楚材读书堂,在这里,我们坐下来,一边参与猜谜游戏一边休息。而后一气呵成登上老祖峰。老祖峰,海拔400米左右,因其峰顶西部有一块巨石,从南天门观之,宛如一位和尚向东面壁而坐,取达摩老祖面壁之意,因名“老祖峰”。辽代为耶律倍的瞭望台。

白云关上

望海寺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矗立瞭望台,视野顿开,峰峦瑞气,扑面而来,远方景色,尽收眼底。闾山自北镇蜿蜒西去,东部是延绵的辽河平原。此时此刻,大凡了解些中华四千年文明史的人,想必都会感慨万千。作为华夏十大或五大镇山的北镇,自虞舜时期起,一直是中原文化辐射塞外的见证,也是北方民族心向中原的纽带。长城内外,华夏一体,这是四千年华夏文明孜孜以求的夙愿。一座医巫闾,见证华夏归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奇石峻峰屏前

栈道之上

北镇名山摩崖留念

耶律楚材读书堂

错过北镇庙与双塔,亦是为再次来北镇伏笔。

北镇的历史当时荟萃于闾山山下的北镇庙的。我们自闾山归来,前往北镇庙拜访。遗憾地是庙门紧闭,仅能在牌坊、大门前驻足片刻,欣赏四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后去崇兴寺看北镇双塔。北镇双塔,应属辽代中晚期的遗物,位于广宁城内东北隅。遗憾地是再次遭遇闭门羹。听逗留在此的环卫工人说,今天过节(中秋)早两个小时关门了,明日早八点开门。如此说来,北镇庙也是如此早收工了。我们按16时闭门惯例安排时间当时没有考虑过中秋节的因素。于是只能隔墙望塔而看,古塔韵味十足,塔身拱龛,内雕坐佛,外立侍卫,上饰华盖、飞天和铜镜,历历在目。塔顶的莲花座、宝瓶、鎏金刹杆、宝珠、相轮均保持得相当完好。远观于此,可知其为中国辽代密檐式砖塔的重要实例不虚。旁有网红打卡地,老伴兴致盎然地存照。

北镇庙正红门

崇兴寺左塔塔身上的佛、菩萨及飞天

崇兴寺双塔

打卡墙前

徘徊于李成梁石牌坊与钟鼓楼之间,感受广宁城历史沧桑

到北镇看李成梁石牌坊,可以说是我和老伴近两年来一直惦记的事。

李成梁(1526-1618)地地道道的铁岭人,嘉靖五年(1526年),生于辽东铁岭卫指挥佥事世家。其少年时代就英毅骁健,大有将才,但因家贫,一直不能到京师面陈袭职,直到40岁,方在巡按御史李辅的资助下进京袭得指挥佥事,开始军旅生涯。一生镇守辽东三十年,功盖当世。在万历九年(1579年),于“劈山之战”痛击号称蒙古战神的速巴亥大军,彻底消灭了蒙古人的嚣张气焰,从此再也不敢进犯辽东。万历皇帝得到捷报之后,大喜过望,加封李成梁宁远伯,亲自率领群臣到祖庙焚香告祭。《明史·李成梁传》上记载,李成梁此役,是“师出必捷,威震绝域”,“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为表彰李成梁,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于广宁城敕建李成梁石牌坊。

石坊高9米,宽13米,四柱五楼,全部用淡紫色石料制成。饰有人物、花卉等浮雕,刻工细致精巧。坊额上竖刻“世爵”二字,横刻“天朝诰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等字,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中柱柱脚前后各有夹柱石狮两对。外侧各有石兽一只。伫立其前,既感叹古人建筑工艺之精秀俊美,也深为铁岭有如此历史名人而骄傲。一座石牌坊就是一位名人的历史传记。

李成梁石牌坊

与李成梁石牌坊遥相呼映的是北面的北镇鼓楼。鼓楼为二层单檐歇山式,位于北镇市城内中心,原为辽代显州城南门,明代扩地时保留下来。辽东总兵李成梁、马永曾先后做过点将台,清代改为鼓楼,故在广宁老八景中被称为“鼓楼点将”。清末民初曾屡加修葺。1929年(民国十八年),在南北两面新添“幽州重镇”、“冀北严疆”八个大字。

北镇鼓楼

李成梁石牌坊和北镇鼓楼,述说着北镇这座古城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为古城古韵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北镇游打卡重地,真得是名不虚传。

当天,住宿格林豪泰智选酒店(北镇客运站店)。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