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北京河堤公园游玩攻略简介(雨水节气前后)

沈芳蕤 2023-11-05 06:38:07

摘要:从早期农耕社会中逐步完善的二十四节气,集天时、物候、节令、民俗于一身,魅力无穷,至今仍然散发着无可比拟的迷人的文化气息。其丰富的内涵和物像,能够让人们不断感知生活的精彩

从早期农耕社会中逐步完善的二十四节气,集天时、物候、节令、民俗于一身,魅力无穷,至今仍然散发着无可比拟的迷人的文化气息。其丰富的内涵和物像,能够让人们不断感知生活的精彩和喜悦。

今起,五色土副刊推出“四时佳气 北京探幽”文化特刊,请您跟随我们的脚步,在京城内外踏访文化之美,体味节气之趣。

特刊依时序而定,隔周三见报。至明年立春节气轮回,当与读者诸君共迎新春。

《北京晚报》五色土“四时佳节 北京探幽”第一期雨水节气的报道

野鸭嬉水 京城早春添生机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便是雨水。在北京,从节气上春天的到来,到“吹面不寒杨柳风”,似乎还有一段不短的时光。北京的雨水时节,依然春寒料峭,前几日的大雪还未完全融化。不过,对于自然界的那些“先知先觉”的动植物而言,雨水时节早已热闹起来:它们或萌生或吐绿;或求偶或热恋,搅动着一池春水。

记者跟随“野Why自然教育”创始人、中科院动物所鸟类学生态学硕士罗鹏,来到了高白路南侧的温榆河顺义段(优山美地河堤公园)。河边还是春雪覆盖,河水却已潺潺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河水如同一条飘动的蓝色绸缎。在一片并不长的水域里,早有近百只绿头鸭和小䴙䴘(pì tī),在河水中嬉戏,为天地间仍是一片肃穆的北京,平添了盎然春意。

温榆河顺义段的绿头鸭和小䴙䴘

它们或两两结伴在水中悠闲游动,或三五成群,突然扑棱棱展翅来一段优美的飞行表演。罗鹏说,“两两结伴的绿头鸭,是配对成功的,它们正在‘热恋’呢!”在雨水时节,雄性的绿头鸭,在身体特征上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它头部的羽毛开始变得鲜艳起来,从灰色逐渐变成绿色并带有紫色的斑点,它们以此来吸引雌性的注意。

绿头鸭并不是北京的留鸟,但在北京大大小小的湖面,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这是为何呢?罗鹏介绍,绿头鸭本身是候鸟,随着北京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它们在北京能吃饱,也能繁殖,就不需要到其他地方去越冬。不过,它们也会有小范围的迁徙。

罗鹏常年关注生活在温榆河这段的鸟类,河水里正在嬉戏的这群绿头鸭,是2021年底至2022年初从顺义罗马湖飞过来的,因为温榆河不结冰,它们就来到这里。罗鹏介绍,当时她还在罗马湖发现了一只天鹅,即便湖面结冰,它也不飞走,只是在觅食的时候,从罗马湖飞到这里,觅完食又飞回罗马湖的冰面睡觉。

这时,河面上三五成群的小䴙䴘突然热闹起来,扇动翅膀贴着水面你追我赶。罗鹏介绍,雄性的成年小䴙䴘在早春时节,偏淡的羽毛也会逐渐鲜艳起来,直到四五月份变成红色。

说话间,一只小䴙䴘在水面“舞动”起来。罗鹏指着它说:“这只小䴙䴘的羽毛颜色显得更淡,因为它是去年五六月份刚生出来的,现在还未成年。”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雨水时节,北京不结冰的河面上,很容易看到绿头鸭和小䴙䴘活跃的身影。在通州区的五河交汇处,二月中旬就已有小䴙䴘在水中捕泥鳅。

通州区五河交汇处小䴙䴘在水中捕泥鳅 白继开 摄

罗鹏介绍,除了河边,就在大家生活的小区里,早春时节还能看到其他鸟类的身影:此时正是白头鹎的活跃阶段。“雨水前后,是它的繁殖季节,它需要用悦耳的声音吸引雌性的注意。就在下雪那天,我在小区里听到了白头鹎的叫声。它还特别喜欢飞到没有树叶遮挡的树干顶端,引吭高歌,通过‘歌声’来表现出自己很健康,基因很好。”

北京处于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上,因为北京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环境的逐步改善,也吸引了众多候鸟在此停留,目前在北京能观察到的鸟类有五百多种,大部分都是候鸟。不过在雨水前后,能观测的“明星物种”不多。罗鹏介绍,在这个阶段,运气好的话能看到从南向北迁徙的白枕鹤。白枕鹤生活在东部地区,夏季要到东北一带繁殖,因此会从长江流域一直往北迁徙,并于早春时在北京停留片刻。白枕鹤一般在大型水库的浅水区以及开阔的湖泊、农田停留。去年的二月份,他们就在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等处观察到了成群的白枕鹤。

到了三月底或者四月初,在北京能够观赏到的候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雨燕了。“它的整个一生,除了繁殖期,都在空中飞行。而观测雨燕最好的地方就是颐和园十七孔桥旁边的廓如亭,那时有两百多对雨燕会在这里筑巢繁育后代。”

当雨燕在北京上空翱翔时,整个北京,也将是满眼春意。

雨水观鸟推荐地:

①温榆河顺义段、大运河森林公园等观赏绿头鸭、小䴙䴘等鸟类

②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等观赏白枕鹤等候鸟

街头墙脚 细微之处透春意

当部分鸟类在享受早春时光时,雨水节气,北京的植物又是一幅什么景象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王孜告诉记者,北京的植被,除少数朝南沟谷中的柳树林、杨树林有花芽萌动外,大部分区域还是萧瑟的冬季景观。

尽管如此,王孜依然每天关注着植物界的“风吹草动”。在这个时节,毛白杨和加拿大杨已经发芽,“这个时间段,毛白杨的柔荑(tí)花序已经在发育了,二月底就要‘掉毛毛’了。”王孜介绍,“掉毛毛”是指毛白杨树脱落的雄花,因为杨树和柳树靠风来传播花粉,如果太晚,等树长了叶子,就会影响它传粉,“北方的很多植物都采取这种策略。”

正在发育的毛白杨柔荑花序 王孜 摄

王孜说,如果细心观察,在城市避风向阳的角落处,还是能看到一些发芽或者开花的早春植物,比如阿拉伯婆婆纳、荠菜、诸葛菜、泽漆、早开堇菜等。几天前,他在去植物园的路上,就看到阿拉伯婆婆纳已经开花。

墙角的阿拉伯婆婆纳 王孜 摄

诸葛菜就是北京人熟知的二月蓝。在天坛公园祈年殿西侧和西北外坛有大片二月蓝,每到花期到来,这里便呈现出“香雪海”的美景,不过雨水时节,它们刚刚发芽,要想欣赏花海美景,需要到阳历三月底。

王孜介绍,在国家植物园(原中科院北京植物园),还能看到一些从南方引种驯化的早花植物。雨水前后,它们将陆续开花,樱桃忍冬和金缕梅就是其中的代表。当金缕梅盛开时,一缕缕花瓣布满枝头,惹人怜爱。

盛开的金缕梅 王孜 摄

很多北京人在早春时节都有赏玉兰花的习惯,雨水时节,玉兰花虽未开花,但它和老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猴”有密切关系。王孜介绍,玉兰花越冬的冬芽外面有一层毛茸茸的芽鳞,它是叶子蜕化后形成的特殊结构,用于保护冬芽。到了雨水时节,这层毛茸茸的结构就要脱落下来,手艺人便将它和知了壳粘在一起,做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毛猴”,“毛猴”的身体正是用玉兰花的芽鳞做成的。

在南池子与南河沿之间,紧邻东长安街,有一座公园:菖蒲河公园。公园里,有一段五百多米的水道,它就是明清时期的菖蒲河故道。北京史地研究者杨征介绍,菖蒲河是因为河中遍布菖蒲而得名,这条河和元大都的南护城河及元代的运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很少有人知道,菖蒲有“百草之先生”的美誉,在《吕氏春秋》中记载,“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冬至后的57天,恰好临近雨水。

王孜介绍,菖蒲是北京及其周边极其常见的乡土植物,它一般生活在水里,因为有水体的保护,温度相较其他地方高,菖蒲的发芽期也相对其他陆生植物来得更早。目前,菖蒲在北京湿地绿化和生态修复中广泛使用,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等主要水体均有菖蒲的分布。

如今的菖蒲河公园,对菖蒲河故道进行了改造,菖蒲或许很难一见,但这里仍是不错的早春怀古之处。明代,此处是皇帝的离宫别馆:东苑,永乐皇帝和宣德皇帝曾经多次在这里游猎。

除了菖蒲,靠近溪流的地方,还可以看见北京开花很早的植物:款冬。王孜介绍,雨水前后的款冬,已经开始发芽,二月底有些地方的款冬就能开花。

在雨水前后,能感受到植物世界特有的浪漫。王孜说,在这段时间,他会主要观察有显著物候的植物,比如苔藓类植物。它们对降水的变化十分敏感,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融化的雪水会打破它们的休眠,“打破休眠并不是坏事,而是告诉它们,不要再睡了,春天来了,可以生长了!”

雨水观花推荐地:

①国家植物园赏樱桃忍冬、金缕梅等

②各大公园观玉兰花“芽鳞”

玉兰花上毛绒绒的“芽鳞”

天一生水 古迹名称涵义深

从自然界的表现来看,雨水节气前后,在看似萧瑟的环境中,实则孕育着生生不息的春意。在古人看来,阴阳交汇孕育雨水,而雨水也是生命之始。因此,雨水节气超越了自然的范畴,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蕴含了更深层的含义:“风调雨顺”是人们长久以来最朴素的理想。

北京史地研究者杨征介绍,香山有一处古建筑,非常契合雨水节气,它就是雨香馆。清代,它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也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的一个小院。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他写过一首《雨香馆有会》的诗:“雨之色在白,雨之意在凉。胥非雨之德,雨之德在香。曰雨非檀麝,又非花芬芳。其香何自来,害(注——音‘何’)不观田秧。稼穑惟作甘,雨润香益彰……”

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强调的“雨香”,实际上强调的是稼穑之苦以及对丰收的企盼。“从园林的角度看,雨香馆也是观雨的绝佳场所:两侧为爬山游廊,正中央为雨香馆主体建筑,当宜雨之时,天空下起雨,雨水混杂着泥土的气息,散发着对于丰收的祈盼,也是非常难得的一幕。”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这样解释雨水节气:“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古人将雨水节气与“五行”观念结合起来,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杨征介绍,因为孕育雨水的哲学内蕴,“天一生水”也成为很多古建筑命名的来源,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故宫。

如今正在举办“何以中国”展览的文华殿院落,后面有一座两层楼阁:文渊阁。与紫禁城大多数建筑不同的是,它的屋顶是黑色琉璃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代表的正是五行中的“水”,而之所以用黑色琉璃瓦,是因为文渊阁的功用非常特殊:存放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

文渊阁

杨征说,“文渊阁前面,有从金水河引过来的一方水池,水池旁还有精美的汉白玉栏杆。而且,文渊阁独有的六开间,不太符合古代皇家建筑的规则,但这种不规则是刻意为之,用数字六来对应‘天一生水,地六承之’的五行理念,其核心就是取‘水’的元素来防止火灾。这也是文渊阁的最早蓝本、浙江宁波天一阁命名的源头。”

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有一座钦安殿,钦安殿这个院落的南边,有一座门:天一门。其名称来源便是“天一生水”,寓意正是祈求雨水,预防火灾。有趣的是,自从钦安殿建成后,故宫遭遇的火灾中,都没有危及到它,这座大殿历经明清两代而安然无恙。

雨水怀古推荐地:

①香山雨香馆感受“风调雨顺”的美好寓意

②故宫御花园内天一门、文渊阁等建筑体验“天一生水”的雨水文化内涵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