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攻略(苏州大学开放)
沈芳蕤 • 2023-11-05 12:19:25 • 次
最近
苏州大学发布公告
将在这个暑假
对天赐庄校区(本部)实行预约开放
开放时间为
【7月15日至8月20日】
活动时间及预约名额
2023年7月15日至8月20日,每天提供400个预约名额(上午、下午各200个)。其中7月17日和8月1日学校博物馆全天开放(开馆时间9:00-16:00)。
预约途径
采用网上预约方式,公告发布后请前往以下链接报名:http://appt.suda.edu.cn/,每周一上午9:00公布下一周的预约安排,约满即止。每人在暑期校园开放期间仅能成功预约一次。
入校方式
活动期间(上午场8:00-11:30,下午场12:30-16:00),预约成功的市民朋友请携带身份证步行入校,入口为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本部)北大门(干将东路333号)。
参观范围
天赐庄校区(本部)北大门—方塔—红楼—东吴大学老校门—钟楼草坪片区—博物馆—天赐庄校区(本部)北大门。
东吴大学旧址区域正在修缮,请勿进入施工区域。除博物馆开放日可以进馆参观,其他楼宇均仅限室外参观。
其他说明
1、请到访市民严格遵守《苏州大学校园市民开放日活动访客须知》,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2、暑期校园内多处建筑及设施正在维修维护,请广大访客注意安全,远离施工区域。
3、如遇学校大型考试、重要会议、活动等特殊情况或受到不可抗力影响,将暂停校园市民开放日活动,或酌情减少预约名额,学校会及时在苏州大学方塔发布或预约系统中告知。
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市民开放日
参观路线图
从天赐庄校区(本部)北大门入校
一路上有哪些建筑和点位值得打卡拍照呢?
【文星阁】
四角飞甍的文星阁,是苏州大学校园里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线。文星阁俗称钟楼、方塔,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现存阁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同治年间重修。阁楼分四层,阁身平面呈正方形,各层四面辟为拱门,阁南尚存清代同治年间桂香殿。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苏州文星阁与东吴大学旧址共同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情人坡】
夏日的校园,绿色必须是主角。苏大的情人坡,光听名字就觉得很美。爬上情人坡,一望无际的碧绿,眼睛美醉了。
【图书馆】
图书馆是苏大校园内的“知识宝库”,在无数个奋斗的日夜,总有人用辛勤将窗前的明灯点亮。
【红楼】
建筑风格独特的红楼位于东吴大学老校门的东北方位。当时这幢建筑隶属于在苏州天赐庄创办的景海女塾,原为纪念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女传教士海淑德而建,在建筑正门门楣上至今仍可看到镌刻着海淑德的名字及1903年字样。
【东吴大学老校门】
东吴老校门坐南朝北,始建于20世纪初。原校门为巴洛克风格,“东吴大学”的校名系清代两代帝师翁同龢所题。1929年,东吴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杨永清提出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创校理念和精神,这一校训于1935年加刻到了当时的东吴校门上。
【精正楼】
精正楼位于钟楼西侧,坐西朝东。始建于1908-1912年,建造费用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林企堡考特街区教堂的捐款,是东吴大学建造的第二座教学楼。现为数学科学学院教学办公楼,名为“精正楼”。
【钟楼草坪片区】
钟楼由英国设计师设计,1903年竣工,是目前苏州大学校园内最古老的教学主楼,曾用作图书馆、礼堂、授课室及试验室,新中国成立后还用作外语楼,现为苏州大学的校级行政办公楼。因建筑上层的钟塔位于校区的中轴线上,顶部置有报时大钟,所以被师生们称为“钟楼”。
【苏州大学博物馆】
苏州大学博物馆馆址为原东吴大学司马德体育馆旧址,始建于1934-1937年。体育馆的命名是为了纪念美籍教师司马德在东吴大力倡导体育的功勋。2010年5月,在苏州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基于司马德体育馆建成的苏州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以固定的主题陈列为主,反映学校百年发展历程,辐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逛完了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苏州大学
附近还有多个景点及街巷可以逛一下:
平江路、相门城墙、耦园
观前街、定慧寺巷、十全街、网师园
愿这趟夏日的校园之旅
你可以收获知识、美景和快乐
记得定好闹钟预约哦~
【来源:好玩苏州;编辑:苏小新】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