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画家村游玩攻略简介(妙笔生花画家村一日游)
沈芳蕤 • 2023-11-17 00:11:56 • 次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画家村一日游
文/刘彦茹
避开双节黄金周,错峰出行。双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和登山群的朋友们去画家村游玩。即便是这样的小众景点,赶上节假日也会游客爆满。
河南林州高家台村,人们称这里为画家村。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一路上下着小雨,秋分时节,一场秋雨一场寒,大家出门前都加了外套。
因为晚上没睡好,我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听着群主和大家说说笑笑。
……
“看这一路上,都没有大片的农田,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一定很艰难吧?”
“山石嶙峋,不适合种地”
“越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越是风景奇特”
“靠山吃山,所以这里要发展旅游业”
群主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特别是有点年纪的人,更应该多出来走走,经常出门的人精神气质都会好很多。身体好,心情好,回家后,对家人也有好的影响,带动家庭的和睦,一举多得”。
群主的话,大家一致认同。然后他又说,“我们今天的景点是一个小山村,小景之美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雨停了,“我们都是有福之人”大家嘻嘻哈哈的开着玩笑。
刚进村,就见一个学生,坐在杨树下写生。他身穿红黑相间的冲锋衣,衣服上的帽子很大,遮住了整个面部。现在还没有那么冷,可能是为了避免打扰。他画得非常专注,宣纸上勾勒出的是远处的一段山脉。
他身后是一户养蜂人,一排排的蜂箱摆在地上,旁边支着简陋的小屋,出售百花蜂蜜。
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小村庄,几乎没有现代建筑,红石板的房子,青石板的路。也许画家们看重的,就是这最质朴、最本真的一面。
原以为这雨雾蒙蒙、阴凉的天气,偏僻的小村庄一定是很安静的。没想到,刚一进村,眼前的一幕就让人大吃一惊:一群风华正茂的美院学生围坐在大树下,听老师讲课。支好的花架前,老师边画边讲,一笔笔画在水彩纸上的,就是眼前看到的景物:远山、石板房、街道、树木……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
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悄悄地从旁边走过。路边一溜小小的石水槽,有水管通入,这大概就是学生们的洗砚池。村子不大,却有好几家画材超市。沿途随处可见画家的作品,挂在墙壁上。
不打扰他们似乎是不可能了,因为再往里面走,更壮观的场面呈现眼前。学生们丛丛簇簇,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有美院的也有高中生美术生。他们要把这山村的风景,挖掘出更多的神韵,分割成段,搬到自己的作品里。
老屋前的山楂树,绿绿的叶子,红红的果实,长势喜人;石壁上的爬山虎,爬出一面绿墙;长在石缝里的牵牛花,开得鲜艳欲滴;山上的奇石狰狞刚毅,苍苍绿植点缀期间……
他们画眼前的风景,他们自己又成了别人眼中最美的风景。在他们的笔下,是不是也融入了年轻的梦想,素材是媒介,他们的画,定然是充满了生命力的表达。
一张张青春靓丽的脸庞,凝神作画的神态,让艺术气息悄然生长。是什么把他们都吸引到这里来,蔚然成风。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神奇的感召力,把致力于艺术创作的学子们,集聚在一起,赐给他们灵感。
感觉自己越来越形而上了,相信这里有一股莫名能量的气场,互相吸引,集聚成势。因为我还看到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开着私家车来到这里,选好地势,摆上精美的茶道茶具,边看风景边品茶。艺术与文化的气息,互相吸引,美也是一种成全。
人都有一个毛病,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好的。毅然决然舍下眼前,赶往后面的路。下一站是石板岩小镇。
雄奇的太行大峡谷,峰峦如聚,万石嶙峋。山脚下,苍溪淙淙流过。水面很宽,水流湍急,浪花飞溅。
沿溪水两侧,全是红色石板岩房屋。房子很新,错落有致,因地势分上下两层。街道曲折有韵味,每一个拐角处,都另有一番天地,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
整个小镇规划别致,有情调。也有值得一逛的魅力,但是和高家台村比起来,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差在哪里,一言难尽。
不喝酒的人,用酒做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石板岩小镇和高家台村的区别,就像新酒与陈酿。
一天走下来没有感觉到累,也是因为旅游淡季,大巴车能一直开到景区内。返程途中,群主给大家讲养生,讲旅行的快乐,讲曾经去过的景点之美,……轻松愉快的氛围一路相伴。
回到家时,已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正是晚饭十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