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阿布辛贝勒拉美西斯二世神庙游玩攻略简介(埃及阿布辛贝勒神庙)

沈芳蕤 2023-11-17 10:47:17

摘要:阿布辛贝勒是埃及与苏丹接壤的边境地区,在3300多年前,埃及一代枭雄拉美西斯二世在这里建立的宏伟神庙而世界闻名,因为这些神庙的保护问题引发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而阿布辛贝勒

阿布辛贝勒是埃及与苏丹接壤的边境地区,在3300多年前,埃及一代枭雄拉美西斯二世在这里建立的宏伟神庙而世界闻名,因为这些神庙的保护问题引发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而阿布辛贝勒神庙,则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个保护对象。

埃及阿布辛贝勒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个保护对象

阿布辛贝勒神庙,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个保护对象

埃及新王国第19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历史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在他统治埃及的60多年间,埃及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而他自己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到处修建神庙,名为供奉太阳神,实则是为自己歌功颂德树碑立传,阿布辛贝勒神庙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把宏伟的神庙修建在这里,是因为阿布辛贝勒是通往非洲腹地的门户,当时许多国家到埃及来朝觐和进贡,都要经过这里进入埃及,而埃及军队到外国征税也是从这里出发,气势宏大的神庙,让外来人一进入埃及,就能感受到埃及国力的强盛和法老的威严。

显示埃及国力强盛和法老威严的阿布辛贝勒神庙

这座威严壮观的神庙,在后来漫长岁月中因地震和战乱遭到破坏,被流沙淹没沉睡了近两千年,直到1813年被瑞士探险家路易斯布尔克哈德无意中发现而重见天日。然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埃及修建阿斯旺大坝时,尼罗河水将淹没阿布辛贝勒神庙的原址,为保护神庙这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瑰宝,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出面呼吁和组织世界各国帮助埃及解决神庙迁移保护,有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并投入这个项活动,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把阿布辛贝勒神庙切割成块,象砌积木一样一块块易地重建,在离原地180米,地面抬高65米的地方,把整座神庙重新搭建起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参观所见到的阿布辛贝勒神庙。

搬迁前的阿布辛贝勒神庙

雄伟壮观的阿布辛贝勒神庙

因为埃及的治安状况不尽人意,曾经发生过恐怖份子袭击手无寸铁的游客,造成60多人死亡的震惊世界的惨案,所以在埃及旅游,必须有军警保护。我们在埃及军警荷枪实弹保护下来到了神庙景区,正对着纳赛尔湖的,有两座气势恢宏的神庙,一座大的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旁边一座稍小的就是拉美西斯二世为其爱妻奈菲尔塔利修建的哈索尔神庙,两座神庙都是在峭壁斜坡上开凿而成一座山的形状。

在荷枪实弹军警保护下前往参观

还出动了装甲车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不大的门口两旁是四尊高达20米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坐像,三尊面目可辩,有一尊面部和上身严重被损,雕像两耳之间宽达3.9米,嘴部宽近1米,虽然残破,但几尊巨像在蓝天下依然威风凛凛,可以想象当年的威武雄壮。而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小腿之间的小雕像,则是他的王后嫔妃们,在卢克索最大的拉纳克神庙里,高大的拉美西斯立像的胯部下,也是小小的王后像,看来拉美西斯二世总是以保护神的面目睥睨众生。

相邻的两座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坐像

整座神庙最大看点和最为神奇的是,这座进深60米的神庙最里面,供奉了冥神、太阳神、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和天空神四个雕像,每年2月22日和10月22 日,也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生日和登基的那两天,早晨初升的阳光就会直射到除冥神的那三尊雕像中,(冥神是不见光的)时间长达20分钟之久,这个奇迹被称作“太阳节”,这是3300多年前智慧的古埃及人,充分运用天文、地理、星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所创造的建筑艺术的颠峰奇迹,所达到的登峰造极地步,令现代人也未能超越。为了保持这一奇观,搬迁神庙时联合国动用全球的聪明才智,尚不能恢复原样,使光照时间有了一天时间的偏差。古埃及人超乎寻常的智慧和能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埃及人超乎寻常的智慧和能力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旁边的哈索尔神庙,门面比不上前者,峭壁正面雕刻了6尊高达10米的立像,其中拉美西斯二世4尊,另外2尊就是美丽动人的王后奈菲尔塔利的,据说拉美西斯二世拥有8位王后和70多位嫔妃,而享有此殊荣的只有被专宠奈菲尔塔利。

哈索尔神庙里面的壁画很精美,保管情况比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里的还要好,让人感叹3300多年神庙建筑艺术的精湛和古埃及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惜的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古埃及文明断裂了,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残留在大地上各种神庙的断垣残壁,无声诉说昔日的辉煌,而后面的古罗马与阿拉伯文明与之相比,似乎也只能望其颈背。

哈索尔神庙里面的壁画很精美

从阿布辛贝勒神庙成为世界第一个文化遗产至今40多年以来,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总数已经达到1121处,其中包括869处文化遗产,213处自然遗产以及39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些不可再生的人类共同瑰宝,在全人类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保护,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人类为我们生存和生活的星球敬献的礼物,这些凝结人类智慧文明的不朽丰碑,将与山河共存,与星月同辉。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