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蔚县常平仓游玩攻略简介(张家口之行6常平仓入吉尼斯纪录)

沈芳蕤 2023-11-17 16:40:14

摘要:没想到,我们看常平仓竟然和当前的社会背景如此契合。看完常平仓回来,发现无论是媒体还是官方民间,都在讨论我国粮食的问题。常平仓,就是古代保证粮食安全,维持社会稳定的措施。常

没想到,我们看常平仓竟然和当前的社会背景如此契合。看完常平仓回来,发现无论是媒体还是官方民间,都在讨论我国粮食的问题。常平仓,就是古代保证粮食安全,维持社会稳定的措施。常平仓是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常平仓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dí),也就是高于市场价收购;谷贵时减价而粜(tiào),也就是低于市场价出售,从而实现调节粮价的作用。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在用,起到调控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蔚县常平仓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来是明朝的蔚州卫仓(军粮仓),清初改用常平仓。从建仓以来,前后历经600余年,至今完好如初,仍可使用。2006年,常平仓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蔚县常平仓被“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认证为“沿用至今年代最久的粮仓”。常平仓原有仓廒共11座,占地约30亩,最高储粮达到35000石。现仅存大小仓廒五座,东厦房五间,仓神庙和戏楼一座。

先看粮仓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仓,常平仓有东西两个正仓,位于常平仓北端,相当于民间建筑的正房?正仓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布瓦顶,前出廊墙体为砖砌,屋顶开通风的悬山式天窗,窗内设苇席编织的小网,麻雀只能探入头,而身子进不去。

梁架以南方常见的穿斗结构为主、兼以抬梁结构为辅,前出单步廊,金步架又置一步架梁,后出双步廊。前檐明间置厚重高大的木板门两扇,门簪方形三枚,板门上走马板三块,廊柱两侧置明式雀替。东西山墙砖砌,收分明显,墀头上部叠涩出檐,出枭混线。墙厚1米,山墙顶部置两个古铜钱通风孔。

屋顶的通风天窗,是否有百叶窗的结构形式呢。粮仓的屋顶都是梁上有椽,椽上的似乎是树皮,我曾看了县城和卜北堡坍塌的旧房子,也是这种树皮做屋顶。我查不到这是什么树皮。在乐亭地区椽子上面使用剥皮的芦苇杆编成席子,至少用两层,席子上面覆盖土层,上面再用炉灰砸顶。

西正仓,前墙下部各设方形通风孔,又称透风,通过照片就可以看到,仓内地面高出透风,透风在室内为曲折迂回的线路,室内为半空心地面,时至今日,地面仍可保持干燥,对隔潮防腐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不过现在进到东西正仓,有那种陈腐木料的味道,毕竟年代久远,就当是嗅到了明朝的气息吧。右侧的对联很好辨认:常平仓常平蔚州。

西正仓左侧的对联倒数第二个字认不出来

西正仓西面还有个西耳仓,里面比正仓小得多。西耳仓在右侧小门处,不是门上贴丰的这个建筑,这个建筑应该是新建的吧。

东西正仓之间是仓神庙,传说仓神为汉初开国功臣韩信,各地说法不一。常平仓的仓神庙坐北朝南,屋顶也有通风的天窗。意想不到的是仓神庙居然是两进的房屋,应该是内间为庙,外间为戏台。这次张家口之行看到了好多戏台,带门的戏台,这是唯一的一个。鸡鸣驿有三个戏台,也没见一个带门的。到这要感慨一下张家口人丰富的文化生活,村村有戏台,有的还不止一个戏台,而且大多保存完好。

墙上的壁画,还能辨出是什么故事吗?

这是进入常平仓看到的第一个建筑,东西向为廒,这是东廒吗。博物馆有很多常平仓的介绍,印象比较深的还是地下粮仓。

东廒南间有个地道入口,进出很不方便。这个地下粮仓是又一个历史的见证,这是在中苏对峙的情况下,修建的地下储粮设施。1969年3月2日, 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 战斗进行了30多分钟, 中国边防军连续打退苏军三次冲锋。接着, 3月15日、17日双方边防军又发生两次战斗, 苏军进攻均被打退, 此后苏军未再登岛进攻。面对失败,苏联酝酿对华全面战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提出“深挖洞”的备战方针, 主要是备可能发生的中苏大战。此外, 正如朱升提出“高筑墙”不是简单地强调修城墙而是建议朱元璋发展武装力量那样, 毛泽东提倡“深挖洞”, 也不是简单地号召全国挖防空洞。“挖洞”的目的是备战。

时代特色鲜明的通道

地下粮仓很大,也可能和整个蔚县的地下人防系统连接在一起,也许是怕进入地道会迷失吧,在这个位置封堵住了。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吃饱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发展文化娱乐都没有问题。一旦粮食不足,人心就慌了。我国总强调确保耕地红线是18亿亩,就是要确保全国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吃上饭。

全国各地城区的大山,在那个时代,基本都被挖空修了防空洞,南京的鸡鸣寺附近,唐山的大城山、凤凰山的防空洞都是那个背景下挖的。此后很长的时间,全国的城市都在挖洞,一是储备生活、战略物资,二是防备敌人核弹攻击,保护群众。有人攻击我国改革开放前没有好好发展经济,仔细想想当时的国际背景,苏联不想卧榻旁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磨刀霍霍;美国对中国经济封锁,蒋介石还时不时提一下反攻大陆计划。我们很多劳动力在治理大河的泛滥,还在用大量劳动力挖了世界上最多的防空洞,经济发展能不受影响吗?不是我们不想发展经济,而是外国势力不让。现在也一样,我们有些发展了,我们不接收洋垃圾了,不想靠牺牲环境的方式发展了,外国势力又不让了,开始制裁中兴,封锁华为,强买Tik Tok,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需要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防止敌对势力以此要挟。我们当前能主粮自主,好像大米还有富余,但是也要进口很多粮食做饲料,目前进口最多的是大豆。

600年前的战略口号

墙上的口号不仅是当时的战略方针,放在现在也很合适。深挖洞并不是简单的挖深坑,而是做好各个方面的战略准备。我们不称霸,但是有人要称霸,他抢你的东西还不准你反抗,反抗了就说你威胁他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时候,从不怕任何强盗,所以,每个人都要爱国。你可以羡慕美国的生活,但是你要清楚,美国永远不会考虑你的利益,能利用你的时候,给你肉吃,不需要的时候,骨子里那傲慢就不隐藏了。

从70年代的全国挖防空洞(这种规模,不仅仅是为了隐藏军队,保护首领),到今年的疫情爆发时全国隔离停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国这么重视所有百姓的命。一些高端人才移民了,发誓效忠某国了,还笑话普通人不知道追求自由。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普通人那么爱国,那么怀念毛主席。我以前也不太理解,现在逐渐明白,对于那些对于美国没有利用价值的普通人而言,美国不会给实际的好处,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对他们最有利,最有保障的体制。同样是知识分子,其实也境界不同,有人读书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人读书是为了个人利益,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是触动了我记忆的陈设,常平仓的扇车。我小的时候和父亲去村里的加工厂就看到过,磨米,粉碎玉米等等。还有石碾,我还和母亲一起推过,但是记不清是碾什么粮食了。好像碾过粗盐。

我是80前,看完常平仓想起了小时候和家长一起去粮站交征购粮,征购粮就是根据农家所分的土地,上交一定数量的粮食。我从网上找了一下粮仓的照片,只有这圆圆的粮仓和我印象中的最一致。粮仓上面的小窗户可不是通风的,长长的传送带从这个小窗户伸进去,把小麦、玉米等粮食输送到粮仓内。

这就是我印象中那个输送粮食的传送带。我印象最深的事是粮食过秤前的评级。粮站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个中空的大锥子,胳膊那么长,噗一下捅到你家的粮袋里,取出一些粮食样本,给你评个级,级越高越好,所以这时交粮的人都很紧张。如果杂物太多或者没晒干,还会让你拉回去,达到标准再交。那个时候粮站和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好像都很牛。世事变迁,现在高科技公司,搞金融的都很牛了。

听说北京也有常平仓,但是规模不如蔚州常平仓,有机会到北京看看。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