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游玩攻略简介(贵州旅游攻略西江千户苗寨)
沈芳蕤 • 2023-11-18 10:30:57 • 次
今天我将带你前往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去看看这里的吊脚楼村寨,穿上苗族服饰,体验苗族生活。好了,启程!
一、介绍西江千户苗寨
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连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西江千户苗寨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成为全世界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主要景点有西江苗族博物馆、鼓蔵头家、活路头家、酿酒坊、刺绣坊、蜡染坊、银饰坊、观景台、噶歌古道、田园观光区等。
全寨共有1400余户、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99.5%,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服饰、饮食、歌舞等民风民俗世代相传。
二、建筑之美
千户苗寨在建立之初,为了更好的防守,选址在四面环山的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依山而建,择险而居;聚族而居,自成一体”成为了苗寨一大特点。
1、吊脚楼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其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故称之为“吊脚楼”。
苗寨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和四方形,下端常刻有绣球和金瓜等装饰。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架设悬空走廊,作为进入大门的通道。
2、风雨桥
风雨桥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在桥面上覆盖有长廊和亭台,可供遮风挡雨。
西江千户苗寨,白水河穿寨而过,7座风雨桥横跨河上,画龙点睛般地点缀着典雅秀丽的民族风情。苗寨,只要有流水,必有亭廊结构的风雨桥,既有便利交通、遮风挡雨的功能,更有关风蓄气、改善风水的讲究。
每座风雨桥,均冠名为“××僦”。苗族没有自身的民族文字,往往对汉字的苗族读音进行汉注(再造或选用一个冷僻的汉字)。“僦”、音“jiu”,就是汉字“桥”的苗音汉注。
三、怎么玩
贵州是非常大的,景点也非常分散,都是相距几百公里。因此去贵州旅游请个导游带玩是不错的选择。导游可以依据游客需求制定完美路线,帮拍照,购买门票和预定酒店等。总而言之就是多了一份保障。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在贵州专做自由行定制的导游给大家,这次出行非常感谢慧慧的照顾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四、苗寨风俗
1、芦笙场和起鼓场
芦笙场缘起可追溯到原始时期宗教集会,人们以歌舞娱神,祈求神灵护佑,逢凶化吉。
而如今,当地青年男女会在芦笙广场表演苗族歌舞,讲述一些古老、美丽的爱情故事。
起鼓场则源于苗族传统古社制度,“鼓”是苗族信仰中祖先崇拜的符号,自古苗族敬鼓、祭鼓。鼓被誉为祖先灵魂的居所,每到鼓藏节或苗年节,鼓藏头都要敲响圣鼓来唤醒神灵共度佳节,保佑寨子平安。
2、喜银饰
苗人酷爱银饰,还将部分银饰造型用于建筑装饰中,增添了民族风情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苗族银饰的加工,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
ps:想省事省心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立即咨询导游慧慧,直接拎包出发: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五、景区看点
1、十二道拦门酒(迎宾茶)
时间:9:00—12:00 ,15:00—18:00
地点:西江景区北门、西门服务区
2、苗族歌舞巡游活动
时间:10:30—10:50,19:20—19:50
地点:游方街→1号风雨桥→古街→游方街
3、原生态苗族歌舞表演
时间:14:00—14:30
地点:西江芦笙场(嘎哒略)
4、《美丽西江》大型苗族风情歌舞表演
时间:20:30—21:40
地点:美丽西江表演场
5、观景台
西江苗寨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苗寨。晚上千灯齐亮,整个苗寨宛如浩瀚星空,美轮美奂!
#贵州旅游攻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