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社纪念馆游玩攻略简介(苏州有一座南社纪念馆)
沈芳蕤 • 2023-11-18 22:24:15 • 次
#暑期创作大赛#
提起“姑苏第一名街”山塘,给人的感觉尽是小桥流水的温婉和粉墙黛瓦的雅致,然而就在这诗意浪漫之下,也有着属于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民族气节,如位于山塘街800号的苏州南社纪念馆。
纪念馆所在位置原是明末抗清名将张国维祠堂旧址,走进大门便可看见祠堂,门口上方五个金色大字“张忠敏公祠”在阳光照射下异常闪亮。公祠前雪白墙壁上挂有18块石刻浮雕,均有“南社”二字,字体不同,感受到的却是同样的豪情和气魄。
馆内装饰古朴庄重,设多个展厅,全面介绍了这个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的发展历程。
黑白照片将人们拉入到遥远年代,从1909年建社到辛亥革命后分裂,再到1923年柳亚子等人另组新南社,22年时间,社员共出版了22集《南社丛刻》,他们以笔为刀,以诗文唱酬,反对满洲贵族的压迫和专制统治,而“南社”的命名即是“操南音不忘本”“反对北庭”之意。
墙壁上的油画名为《南社源》,重现了1909年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17位文人在公祠集会并成立南社的情景。彼时的他们风华正茂,有着相同的理想和志向,社员们留下的文字,至今熠熠生辉,让后人激情澎湃。
陈去病、高旭、柳亚子被称为“南社三杰”,庭院立有三人铜像,他们不仅是南社的主要发起人,也是贡献最大的三位人物。
“南社群贤”详细介绍了其主要成员,他们中有戏剧名家、有法治精英、有新闻英才、也有教育界人士,可见南社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而且这影响力不仅在当地,在全国也非常广泛。
“南士共进”介绍了南社与中国共产主义的渊源。在革命运动中,不少社员与共产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其中最为人知的是当时毛主席与柳亚子之间的诗词唱和。
虽然南社早在1923年就已解散,其精神依然代代相传。如今,无数南社后裔精英走向五湖四海,遍布海内外,如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纤之父”高锟等名人都是南社后裔。
中式风格的南社书房尽显风雅,厅内设有休息茶室和书籍阅读区,还有各类南社文化书籍、文创作品等,非常适合喜欢纪念品或为亲朋好友买手办的游客。
风光秀美的山塘,有文人风骨也有爱国情怀,漫步其中,不妨走进南社纪念馆,走进沧桑岁月,感受繁华山塘的另一种风采。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