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北京天主教北京总教区西直门天主堂游玩攻略简介(北京的天主教和教堂)

沈芳蕤 2023-11-19 06:35:29

摘要:清末民初传教士彩印宣传画。收藏家刘文宁提供天主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西方文化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传教士起了重要作用。元朝时,天主教传入北京。传教士来到北京后,也把西
北京的天主教和教堂

清末民初传教士彩印宣传画。收藏家刘文宁提供

天主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西方文化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传教士起了重要作用。元朝时,天主教传入北京。传教士来到北京后,也把西方雄伟辉煌、精美绝伦的教堂建筑艺术带了进来。公元1293年,意大利人任元大都天主教大主教,并于公元1306年,建立了教堂。此后,一座座西式的天主教教堂在东方文明古城的四合院群落中安家落户,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教堂文化。到1948年底,北京天主教教堂尚有65座。至今城内有8座,城外有9座,共17座。这些教堂不仅是天主教神职人员和信众生活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地方。

前门大街珠市口的基督教会

教堂内举行仪式

北京的这些天主教堂建筑形式大多与西方教堂相似,以罗马式、哥特式为主,只是朝向按照中国坐北朝南的习惯。天主教信奉圣母玛利亚。教堂外都有为她修建的“圣母山”或“圣母亭”,庄严又和谐。总的来看,天主教堂建筑在北京众多的建筑形式中独树一帜,不但使教友们感到自豪,也为市民和游客称颂。

宣武门教堂(南堂)

利玛窦墓

北京的天主教堂主要有:

南堂。又称宣武门教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在宣武门内建立,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南堂有三层院子。第一进院以圣母山为主,东院为教堂,西跨院为住房。此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等。教堂内三个雄伟而不失细腻的拱门将入口装点得很有特点。

八面槽教堂(东堂)

东堂。又名八面槽教堂,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原是顺治皇帝赐给两位外国神父的宅院,后来经过多次改建和扩建而成。

1956年的北京天主教堂北堂外景

1957年拍摄的北堂内景

北堂。又称西什库教堂,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原在中南海紫光阁西侧的蚕池口(称老北堂),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修中南海,由国库出资迁到西什库重建。北堂是一座典型哥特式建筑。它有四个高高地尖塔,左右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其他教堂中没有的。

西直门教堂(西堂)

西堂。又称西直门教堂,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意大利传教士、音乐家百特里尼主持修建。西堂有精美的科林斯柱子和歌特式尖拱券,将西堂衬托得既高大雄伟又不失秀丽。

南岗子天主教堂

此外还有南岗子天主教堂。它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东交民巷天主教法国神甫柯来孟,弥厄尔教堂仁爱会法国修女依搦斯和若瑟会修女夏大姑等共同筹建。1923年,仁爱会修女又集资两万银元,对教堂进行扩建。

1910年拍摄的东交民巷教堂(圣弥额尔教堂)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