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姜山镇旅游景点攻略(走进黎山后古村)

沈芳蕤 2023-11-20 00:02:27

摘要:黎山后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南面,地处鄞奉交界,村委会驻黎山后,故名。下辖黎山后、诰家桥、贴水桥、埋界桥、后周、宅前6个自然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永和乡,1950年5

黎山后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南面,地处鄞奉交界,村委会驻黎山后,故名。下辖黎山后、诰家桥、贴水桥、埋界桥、后周、宅前6个自然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永和乡,1950年5月改属丽水乡;1958年10月为丽一耕作队,属红旗(横溪)公社丽水大队(管理区),1961年6月改为丽一生产大队,属丽水公社,1983年改建为黎山后村;2004年4月黎山后村同宅前村合并,新建黎山后村,隶属黎山后村姜山镇。

黎山后村

黎山后村委会

这次先介绍黎山后和诰家桥自然村,宅前、贴水桥和埋界桥自然村下一篇再介绍。上图为黎山后和诰家桥自然村卫星图。

黎山后自然村,黎山后村村委会驻地,村民主姓黎,清时从三门县珠岙镇前郭村迁入定居发族。地处山后,以姓和位置得名。

虽然,事先知道“黎山”是座小山,但总归是座山,应该还是容易找到的,谁知到了村里都没有看到附近有山。后来热心的村民告诉我,村里确实有山,不过很小,在村中的小区里。最后,终于在村委会边上的黎山嘉苑里找到了这座小山--“黎山”。

位于黎山嘉苑里的小山,向小区里的村民确认,这就是“黎山”,她说原来要比这个大些,后来造小区时,挖小了一些。虽说这小山没什么名气,但村民说,山边上的黎山庙在当地名气很大,不过因时间关系,我没有过去。

这是“黎山”上的凉亭

位于村南面的黎氏宗祠

黎氏宗祠,坐北朝南,始建于道光廿十九年(道光巳酉年1849年),距今已有170余年历史,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门楼、正殿和东西厢房组成。

黎氏宗祠的石雕非常精美,保存也很完整。

黎山后自然村

丽众桥,黎山后原来是属于丽水公社的,因此当时建造桥梁时都以“丽”字开头,位于蔡朗桥村的叫“丽水桥”;黎山后村的叫“丽众桥”,上篇发表的孙家庄村里的叫“丽丰桥”。

丽众桥,一九七0年八月,由丽水水利会造。

村中河流

黎山后的主门楼

这门楼是黎忠光先生出资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重修。

门楼里面有许多老宅,这是其中一幢,规模比较大,分为二个院落,前院落坐北朝南,由前后二进和左右厢房组成,这是前进和厢房。

这是第一进、第二进和厢房组成的天井。

第二进后面院子有一门,里面是另一个院落。

这个院落坐北朝南,由倒座、正房、东西厢房组成。

黎山后村里的私家河埠头就属于他们的。

私家河埠头位于西厢房南侧

这个河埠头规模还不小,目前保存还比较完整。

牛鼻型的拴船石

后门(北门)

石漏

村中的另一幢老宅,两排房子之间有廊相连。

这座桥叫“浩嘉桥”,这个自然村叫“诰家桥”,村名来自于这座桥,说明这桥原来应该是座老桥。

诰家桥自然村,村民主姓周,清朝乾隆(1736~1795)年间从姜山镇虎啸周迁入定居发族。原村前有浩嘉桥,因"家"与"嘉"同音,后人就写成诰家桥,以桥得名。

村中的另一座桥,远看有点像古桥,走近一看原来是重建过的。

桥栏上刻有桥名“*丰桥”,一九六六年造,第一个字不认识,是不是“丽”字?而在附近的孙家庄村也有一座建于一九七0年“丽丰桥”。

村中老宅

村中一幢四合院老宅,坐东朝西,由门楼、正房和左右厢房组成。

须弥座

由门楼、正房和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

位于村东的祠堂

祠堂坐北朝南,由门楼、正殿和左右厢房组成。

村中的瓦爿墙

石窗

港城现代农业园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