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秦皇岛大悲院游玩攻略简介(秦皇岛境内寺院及史志中的记载与诗文)

沈芳蕤 2023-11-20 07:57:46

摘要: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头条ID:17378653274050681、水岩寺【昌】【此标注为所在县区名称】【1985年】【凡标注时间者,为老曌头儿首次到访时间
秦皇岛境内寺院及史志中的记载与诗文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1、水岩寺

【昌】【此标注为所在县区名称

【1985年】【凡标注时间者,为老曌头儿首次到访时间

水岩寺位于昌黎县杏树园村碣石山景区的宝峰台上,又名“宝峰寺”。其北依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东有一座海拔241米的山峰,挺拔峭秀,怪岩耸立,酷似香炉,名“香山”;西连一道通往仙台顶西部峭壁的坡岭,坡领以顶部山势如冠,名“纱帽山”,宝峰台与香山之间有一道源自仙台顶东部绝壁高处的龙潭洞的涧流潺潺穿过,其地可谓山环水抱,景色异常幽雅、清秀。

水岩寺之名,以依水傍岩得称。水岩寺为碣石山中的千年古刹,寺中的断碑残碣曾有“唐贞观元年重修”字样,其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以前的隋朝和南北朝时期。寺院殿前石栏之中,在辽代保宁元年曾立有两柱呈八角菱形的经幢,上刻有唐代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由此可知在昌黎县城(时名“广宁”)建在碣石山上之初,水岩寺就已成为距离县城最近的佛门胜地。

新中国成立后,水岩寺被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1955年进行了补修;补修后的水岩寺一直保存完好,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受到了严重毁坏,地面建筑最终不得不拆除。到90年代之初,水岩寺上移至千佛殿遗址一带复建,再度修筑的水岩寺占地更加宽广,主要建筑充分体现了盛唐时代的建筑风格,异常宏伟、壮观。

2001年水岩寺被省、市宗教部门批准为秦皇岛市第一个宗教活动场所。并于2002年6月28日正式移交省佛协管理和发展,由存海法师任寺院主持。2004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2006年予以登记成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寺院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为26579平方米,现任寺院方丈存海大和尚。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

宝峰寺 在城北八里七建。(七字疑为错字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

昌黎县

宝峰寺 在县北八里,俗名水岩寺,有唐佛顶尊胜幢记,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辽保宁元年建石。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

夏居水岩寺(应指东水岩寺)

东荫啇

石萝盘碴幽,石髓溅云流。

不历诸天境,焉知六月秋。

山蔬邻叟采,崖果野僧收。

一榻堪容我,浮生何所求。

郁叠藏一径,巀嵲俨双扉。

得树堪消署,逢山可当归。

行看孤石立,坐待片云飞。

枯寂人谁解,吾将杜德机。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

昌黎县

宝峰寺 在县北八里,俗名水岩寺,有唐佛顶尊胜幢,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辽保宁元年建石。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宝峰寺 在县北八里,俗名水岩寺,有唐《佛顶尊胜幢记》,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辽保宁元年建石。(昌黎)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二·艺文志三·赋》

游水岩寺赋

以溪声长广山色清净为韵

国朝·赵大奎

邑城之北,县廓之西,水环断岭,岩倾幽溪。花雨溟蒙,逗禅堂于古岸,香烟杳霭通僧院于幽蹊,此诚会岩壑之佳境,号胜地于昌黎也。原夫凉风有韵,冷露无声,索居何绪,兀坐何营,宁乏寻幽之意,因余跻胜之情。非访异僧,冀幽闲而消俗虑,岂寻老衲,欲徜祥而洗尘缨。尔乃巾单纱慢,鸳马丝缰,行欹斜而得云路,历险僻而见山梁。志雅开山,倚断涧为净土;功深面壁,藉碎石为围墙。启十八之圆通,钟声寂静;厂大千之世界,梵响深长。于以倒扪萝藤,斜披榛莽,俯听残溜,地险涧危,仰瞩奇峰,石横岭广。越砂超涧,溪云拂衣而来;登碣穿岩,松风吹人而上。当波转峰回之际,志意清幽,值山明水秀之间,心神精爽。兼之甘梨堪挹,酸枣可攀,木瓜绿晕,苹果红斑。不羡孤梅,标清癯于大岭;讵欣丛桂,堆金粟于小山。信玉砂瑶草之境,诚桃源蓬岛之湾。更有溪鸟舒翎,山禽奋翼,潭镜涵光,石屏生色。牧笛随风来南,樵斧空云过北。或相呼语,振云树而皆闻;偶作啸歌,隔平林而未息。是以游人响集,逸客景行。或效兰亭竞流觞于曲水,或访金谷相拈韵而题名。虽非雪夜之思,兴浓王子;不减阳春之景,思逾李生,威为志逸,共觉神清。迨至手掬清涟,言探崇净。水横塔影,留日景之斜明;山掩台形,分霞光而倒映。共言返辔,尚觉依回,与话旋车,犹深涵泳。聊为濡翰,以申逸旷之思;因是挥毫,用志幽闲之性。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志四·诗》

秋日雨后再登水岩寺(应指东水岩寺)

阎瑄

踏破崎岖路,重来访旧游。

晴岚迎日翠,深树护云稠。

涧落雷霆险,泉舍风雨秋。

相携坐危石,樽酒自交酬。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建置志九·寺观附上》

宝峰寺 城北八里,俗名水岩寺。有唐《佛顶尊胜幢记》,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辽保宁元年建石。

明知县杨于陛《宝峰寺纪游》云:余以两辰夏,受命来尹是邑莅治之明年春,事稍就理,欲搜古人遗迹,而览山川胜概。于是携二三僚友,登仙台之巅,吊湘子之庙。揭瀑布之泉,以脱其埃;掬龙潭之水,以豁其襟。已而,东望沧海,滋洋澎湃,与天无际,碧波黄沙浮光似霓,恍出岛履之下。俯而眺之平冈长陆,虎伏龙蹲,荒蹊从落,腌暖缘云,又皆在枉席之内。乃划然长啸日“嘻!是真异境哉无惑乎,人物之灵,龙蛇之神,与夫仙人释子,恢谲之观,咸附托于是也。观止矣!”返而至其麓,有招提日“宝峰”。一老头陀真山者实为本刹上座,长跪迂。余因至其中稍偃仰焉,以复其足力。周视之,断碑残石,皆唐开元间法物。而庙貌攘题,则焕然新也。询其故?头陀日:“五代初避,不可记忆。开国统一既逐胡鹿,兹地始复古职方氏。隆庆丁卯,狄复入寇,此寺片瓦寸株尽付之祝融回禄之烬矣。今皇帝二年,小释始以力募粗创其概,渐而金碧丹乎,以有今日。余闻之曰;“噫!自辽金元,腥擅此土,始终四百五十余年。当其时山川如故,而人则贸贸然,忘其华也久矣。人伦日用之常,尚不可得而有,况有所谓山水登临之乐者哉?又安有谓尹兹,而乐民之乐者哉?今海不扬波,仙灵安堵,登斯山也。见游民往来于此,以椎以牧,而无刍薪之虞。居民环处于此,或稼,或树,而遂生育之乐。近而瞰乎城市、官寺、屋宇,衣冠文物如此其盛。远而望乎边微、城蝶楼槽、烽埃,关隘如此其固。若是者,孰使之然欤? 余今日与二三君游以恣奇观,要不可不知所自,又不可无言以纪所自也。头陀即具石以请,余因摄其所与言之颠末书之。万历四十六年。

明邑人邸存性《重修水岩寺记》云:太行恒山,西来蜿蜒数千里,抵碣石而东濒海,驻足突死,杰峙最巨。丽者为仙台山,山之麓有刹曰“水岩”,岩处众山间而据其腹心,郁然深秀。山之列其旁者左五老峰,右锯齿崖,参错连亘,我貌踞而龙蛇走,若三角,若药局若笔峰,若馒头,若东西两山,又如人之双臂合抱而拱中辟一阙。邑治正当其冲,似衔珠然。登城远眺,则山如翠屏,而寺其烟郭也登山南望,则邑如列眉,而海其襟带也。是诚一邑之奇观。而龙脉实本于是。昔洛阳多名园,识者以花木瞻盛衰。余亦曰:“刹之废兴邑之盛衰之候也。刹不知创自何时?五代时地没入夷,邈无所纪断碑残石多胡元番篆。嗟夫!此一时也,山川膻毡,流浪苦海,刹且不知作何状,安问邑矣?幸版图归我大明,隆庆丁卯,狄人关弓南寇,虏火燎原化为灰烬。今上之二年有大比丘真山者,修行如幻二摩钵提,乃幕大因缘,石材,建林宇三楹,以无量宝黄金丹砂涂淫壤题.以大旗檀作菩萨像,庄严妙丽。砌其缭垣,敞其门户,阶以层级,回廊僧舍,各量址环竖于别院。复购求水陆诸菩萨变化图及诸经藏。作大会场,度无量众求脱一切恶浊烦恼。曳杖游南海五台、普陀,落伽,施茶于都门之西义井马肆。十年来,足迹殆遍天下胜概,既而复归老于斯。谒余求记,曰:“衲子四大将尽,不朽盛事概藉贞眠。”余因忆少挟为山之术,亦尝登临憩息于斯,洞壑萧森林木鲜少,想丁卯之劫未远也。今郁林珍果,深树文禽,佳花椒聊列植成阴。非前日之苍烟日露而荆棘乎?高费巨桶,宽间深靓,泠泠泉瑟,谩谩松风。非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乎?佳时令节,邑都人士,趁绿倚红,啸歌而管弦。非前之晦冥风雨触籍鸟兽之嗥音乎?五代之初,胡元之季,毋论矣。即丁卯之秋,安睹此景物哉?由此观之不独一邑之盛衰,以候天下之治乱可也。余世间法安能文出世法姑纪其废兴之由,使后之君子摩石而读此文,尚思彻桑士而绸缪之,亦知真山公为护法天魔之后身也。是为记。万历四十六年戊午。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2、华严寺

【昌】【2009年】

华严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有600年的历史。寺院西临碣石山、东临渤海湾、北临北戴河、南临七里海,在黄金海岸风景区内现属北戴河新区管辖。

华严寺于2009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2012年予以登记,是拥有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的二类活动场所。占地面积133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寺院于2012年11月13日举行了寺院佛像开光仪式。寺院现任主持为源持法师。

3、望海禅寺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青】【2007年】

望海禅寺始建于金代大定年间(公元1161至1189年),由比丘张三峰创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到了明代曾经进行三次重修,第一次是在天顺年间(公元1457至1464年)由僧人张净朗重修;第二次是在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僧人李道敏重修;第三次是在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由僧人云祥重修。到了清代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由僧人庄福再度重修。清代中期以后,无人修缮,废砖烂瓦散落林间,人们都叫它“砖庙”。

2002年夏天,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长老决心恢复望海寺,并于冬季亲自来到祖山主持奠基仪式。2008年7月重修了金代名刹望海禅寺,打通了环寺旅游公路,开辟了寺前生态停车场;改造了画廊谷景区东端的进山步游道,筑起了画廊谷西端的三道挡土大坝;增设了天女峰北天门石牌坊,新建了主峰三座观景石亭。

望海禅寺于2008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2010年给予登记成为正式的二类宗教活动场所。寺院占地面积为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4、法华寺

【卢】【2005或2006年参观过石幢】

法华寺,原名龙泉寺,位于卢龙县东山街。寺院附近有一座建于唐代仪凤元年的《大佛顶尊生陀罗尼经咒》石幢。

法华寺2010年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2015年4月登记开放。寺院占地面积为53333.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寺。2015年5月寺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现任主持为圆涛法师。

(此照片来自网络,非本人所拍)

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卷之六·寺观》:

龙泉寺在府城东二里,洪武二十六年僧人源就建,永乐十一年僧人法定重建,天顺间住持德瑞重修,弘治元年住持诚滋?修。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

龙泉寺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

重游龙泉寺

刘鸿儒

溽署郁我怀,

携朋寻高爽。

出城见南山,

幽况夙所赏。

龙泉久神异,

风雨灵泽广。

别来二十年,

老健喜重往。

密树结层阴,

峭壁当沆漭。

㟏岈窈窕入,

薛萝分披上。

蹑翠陟其颠,

大千指诸掌。

法王宝地尊,

霞光罗万象。

景趣犹如昔,

理会顿殊曩。

探无悟无极,

阅有谢有攘。

临兹诸缘空,

耳目余清响。

留连恣遐瞩,

浩浩神气朗。

桃源勿劳思,

舍此将焉访。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龙泉寺城东一里,洪武二十六年僧人源就建。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建置志九·寺观附上》

龙泉寺 城东一里。明洪武二十六年,僧源就建。

郡人白瑜《重修龙泉寺碑记》云:营平城东古利名龙泉。创自洪武,数颓数新,至万历颓益甚。僧定期飞锡来,秉心募化,敝衲徒跷,祁寒不为侵。乡官廖汝南等,感其虑,多檀施。若天王殿、大雄殿观音阁、伽蓝、祖师,皆因故址饰之,增塑罗汉,丹要辉映。肇于十八年,迄二十七年,事乃竣。伐石所余文碑焉。余昌黎后学,昌黎一表方之禹功。踵者闭关距之不童华戎。余独不非而与之乎?嚎嘻!非佛者非,非佛非奉佛者之非佛也。白马以降,迷所司南,击影捕风同室为敌约者,守吾宗离见解而求之寂。有寂则有住,住非佛博者张吾教,外性命而求之迹。有迹则有相,相非佛空中赞美塔边放光借寓言以为说铃。总之常在常满,常自光明耳。诡异非佛,甚则杂市混俗舍身,然指射利钓名,欲愚人而先自愚。无怪世称五横,而厕沙门于其间乎!而圣道中天,谬谓一花五叶殊途同归,诬也。佛化西极,猥以悖训,玄来酷罪,高曾诬之,诬者也。吾尝观若党一举顿诸体备,圆觉为最上乘者,似难其人亦有抽簪剃发,襟宇高轩湛,禅师于绝境。扬微言于慧门,脱世故于樊笼,蔑人荣于坐垢,驱策远途,期阶大道,安得以薰获圈之。此何异患头而首欲并焚,痛足而股欲并解也。不亦兔哉?经有之心生则法生,法界惟心造。是心也千天协地,寿国脉,遂民生,原非幻景。即心即善,即善即佛。一念发菩提心,即证菩提。它如五戒、八难、报应诸经,匪事迫胁,不过开此群迷,登之善路。名教而外,未必非利济之慈航也。不然香积上方,投足是买模也。而竟不问珠,只重叛伦毁形之罪耳,且佛在诸天不习有为,迹堕落宝地梵宫,宛转镂刻间亦何乐,日伴户肉,永贻警缪也。于是定期绕坐,顶礼唯唯而去,万历二十七年。

天津梅成栋《独游龙泉寺》诗云:不欲人相识,幽寻古佛堂。郊原初放眼,林木已新霜。石发通身绿,山花透骨香,自行还自止,留恋此秋光。

5、隆教禅寺

【卢】【2014年】

隆教禅寺原名白衣庵,在卢龙县桃林口村旧有白衣庵正殿三间。据史料记载白衣庵始建于明代早起距今有600余年的历史。因供奉白衣观音菩萨而得名。2001年被河北省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9月在省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筹资承办下由市政府出资将白衣庵落架修补,2003年11月原址重修竣工,2012年12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为宗教活动场所。

隆教禅寺于2012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寺院占地面积为2133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现任主持为果峻法师。

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卷之六·寺观》记载的“隆教禅寺”并非一处。

本府 隆教禅寺 在府城南二里。洪武初僧人吉岩建。景泰五年太监赵琮请敕赐额“隆教禅寺”,年久倾颓。成化二十年,住持真浩鼎新修,建都纲本增立碑,复设僧纲司于内。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

卢龙县

隆教寺 在城南一里。明景泰五年,敕赐祠额,设僧纲司于内。明末寺圮。我朝顺治六年,都御史蔡公士英捐赀重建,规模壮丽,复置藏经一部,建高阁于后以贮之。水陆诸像,绘画精绝,招集僧徒,晨钟暮梵,遂为北平第一名刹焉。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记载相同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

隆教寺

谭久谦 文学 丹徒

雪晴山寺趁朝登,

老衲相迎拄一藤。

鸿附尺书临玉,

(予携秣陵名纳书至),

马驮梵册自金陵

(请南藏归)。

来同陕右栖禅客,

还问江南结社僧。

邻庙尚存飞将在,

几谁敢恃射雕能。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建置志九·寺观附上》

府学训导天津梅成栋《秋日登草堂寺藏经楼》诗云:消此胸中闷,闲登眺远楼。林凋山露骨,云截树平头。远碧天如梦,新黄草变秋。故乡杳无际,南去羡扁舟。

6、慈恩禅寺

【抚】【2016年】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慈恩禅寺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毁于文革时期。寺院总体结构分大殿、东西配殿、弥勒殿、观音殿、寺塔等建筑,占地20000多平方米。寺院位于抚宁区留守镇后韩家林村。

慈恩禅寺于2015年 3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为一类活动场所,2015年9月寺院举办了奠基仪式。寺院占地面积为3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寺院现任主持为释宗恩法师,备案教职人员1人。

【楹联】

五观能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学易经人生智慧,识别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7、椒园寺

【抚】

椒园寺位于抚宁区抚宁镇西桃园村椒园山上。该寺始建于大明洪武元年,明代嘉靖四年重修寺院总结构分为三层大殿配殿佛塔放生池等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历经沧桑,毁于1949年。

椒园寺于2008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寺院占地面积为16669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现任住持为慧开法师。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记载相同):

抚宁

椒园寺 县西七里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记载相同

抚宁县(含山海关)

椒园寺,角山寺,栖霞寺,慈民寺,五泉寺,团云寺,法云寺……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建置志九·寺观附上》

椒园寺 县西七里。

邑人王致激《为王砥山招游椒园寺》诗云:拨云寻古寺,万壑树声多。路曲频移屎,情豪欲放歌。新斋盈卷轴,满壁锁烟萝。岚影当窗落,斜阳上竹坡。自注:有亭在禅堂东畔,为砥山所建,以为读书之所。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8、栖贤寺

【山】【2015年】

栖贤寺原名栖霞寺,俗称角山寺,隐于山中。始建于明初,占地面积68亩。原建有山门、望海观音殿、龙神祠、肖显读书处、伽蓝殿、达摩殿、甘露亭、望京亭、山海亭等建筑。清代乾隆、道光、咸丰年间,又重修和改建了关帝殿、桓侯祠等殿宇。解放前毁于兵火,残碣断壁,瓦砾成堆。

1990年冬至1991年春,山海关区政府出资800万元,由山海关区文物旅游局负责重建了栖贤寺及修建了索道等工程。按栖贤寺的原貌原址部分恢复,建筑为硬山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62平方米。恢复后的栖贤寺古朴雅致,迎面山门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栖贤寺题写的寺名。跨进山门,哼哈二将威严地站立在山门两侧。过山门,正中有一座香炉,香烟缭绕。山门的东侧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钟架,为清初乾隆年间原物,钟架上挂有一口铜钟,正面写有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背面写有 “万代遐昌,亿兆欢腾”。此钟为1991年复修时仿造。再往前行,拾级而上,就来到了栖贤寺的甘露亭。立于亭上,西观燕塞湖碧波如镜,东望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北览群山峰峦叠嶂,南看林木郁郁葱葱。似有世外桃园之仙境,使游人深感豁然开朗,留恋往返。

栖贤寺于2006年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其占地面积为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

抚宁

栖霞寺 见古迹。(抚宁栖霞寺与角山寺应该并不是一处,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记载:(抚宁)县西南十二里,山林幽邃,尤宜避暑。多个诗作也为游抚宁栖霞寺所作)

角山寺 县东百里。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

山海关

栖霞寺 在角山岭。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卷之十·寺观》

栖霞寺 又名栖贤,在角山巅。先达萧公显、詹公荣并近年程君观颐,俱读书其中。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

游角山寺

陈 绾(明)

每日城中见角山,入山初觉远人寰。

松云细袅龙宫静,石藓斜侵鸟道班。

殿阁影从沧海落,梵锤声度碧空还。

关门吏隐无多事,犹羡僧斋尽日闲。

城头尘鞅几曾稀,此日携樽上翠微。

洞壑泄云常漫漫,薜萝迎日自晖晖。

仙人海上时乘鹤,关尹山中一振衣。

落日凭高更西望,燕台遥见五云飞。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十·寺观》

山海卫

栖霞寺 在角山巅。

团云寺 圆明寺 温泉寺。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

游栖霞寺(抚宁)

沈荃、宫詹 华亭人

陟橙循松迳,携樽坐石矶。

野花晴落帽,山翠冷沾衣。

地僻留僧话,亭虚待鹤归。

我来倦鞅掌,到此已忘机。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

角山寺

彭延

已登望海楼,更游角山寺。

石磺盘山阿,回环阅佳致。

力倦席草坐,息定还赑屃。

精舍忽在眼,布置存古意。

烹茶品名泉,俯仰穷天地。

云水河渺茫,城市灿若织。

伊余丘壑性,未遂栖隐志。

徒羡山中僧,日看海潮至。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栖霞寺 在角山巅。(临榆县)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二·艺文志三·诗》

角山寺

明·黄景夔

古寺乱峰里,岚光四映碧。

出城指郊路,游赏恣所适。

俗吏苦纷拿,久抱山水癖。

跻高力未倦,惬愿如有获。

远蹈想幽人,安得卜一宅。

曲经便通樵,藤长柔可摘。

白昼鸣林禽,寒甃汲泉脉。

藤萝萦崖树,鼪鼯挂石壁。

信步陟绝巘,去天不盈尺。

澒洞睹海氛,光景相薄射。

旷哉此时怀,迥与尘节隔。

长风吹襟袖,清啸万里客。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二·艺文志三·诗》

角山寺

明·马扬

夙抱烟霞癖,无缘脱鞅掌。

百虑荡内机,庶事劳外像。

忽忽青阳暮,遥忆山林赏。

薄言寻蹊壑,所希绝尘网。

佳气纷郁葱,宝地开虚敞。

泉声清且幽,物色何骀荡。

莓苔染阶碧,松露滴石响。

举觞临东风,悠然任来往。

长歌故徘徊,古洞恣偃仰。

归来憩空堂,芳树日初上。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三·艺文志四·诗》

角山寺

陈天植

振策最高处,危峰接大荒。

云归辽海白,沙涌蓟门黄。

野草匝边地,秋风冷战场。

不堪重吊古,把酒酹斜阳。

壬戌三月下浣邀同沈官詹夏征君游栖霞寺四(抚宁)首

赵端

花明春寺僻,水净石桥幽。

兔耳宜邀月,禽声直似秋。

四时开士定,一曲夕阳留。

酒兴兼诗思,殊堪纪卧游。

片石老寒烟,霜蹄神骏传。

碧抽春草恨,红对落花怜。

松响涛生树,云低鹤下天。

邱亭今有地,吾意欲逃禅。

乱山巘崿处,绝顶觉天高。

岁月惊芳草,生涯问浊醪。

醉书应自圣,诗史定谁豪。

石壁浸莓藓,临风落兔毫。

薄日林皋迥,残霞出岫明。

远钟虚谷应,古木暮烟平。

蹊湿晴疑雨,苔青断复生。

臣心同勺水,聊足慰怀清。

春日同汪子明峻侄景从儿景徕景衡游栖霞寺(抚宁)

赵端

禅房高耸乱峰头,此地烟霞足卧游。

心远独疑仙路近,林深翻觉洞天幽。

敢将啸咏同山简,自爱清狂过子猷。

最是登临多胜事,竹床茶灶共淹留。

秋日游栖霞寺(抚宁)

苏 滨

十里晴光散晓霞,寻幽重过老僧家。

云开山径初传呗,木脱寒林尚见花。

结社未携彭泽酒,汲泉堪煮赵州茶。

归来策马斜阳路,遥听边城起暮笳。

游栖霞寺(抚宁)

程士奇

宝地何年建,相传自鄂公。

门前春柳绿,山外海云红。

拂石寻金马,疏泉度彩虹。

双峰天际起,兔耳插遥空。

九日赵邑侯招栖霞寺(抚宁)

辛进修

何幸逢仙令,郊原载酒过。

黄花迷野迳,红叶点山阿。

涧泻泉声远,桥横云影多。

忘形已落帽,醉倒更婆娑。

随家大人游栖霞寺(抚宁)

赵景徕

梵宫花柳散晴烟,十里香尘驻锦鞯。

觞咏疑追春夜晏,风流不羡永和年。

兔峰无恙摩霄汉,马迹何时枕瀑泉。

歌管半残人欲醉,上方清磬自泠然。

秋日游栖霞寺(抚宁)

王模

策马骊城古塞西,万重飞翠拥招提。

野花过雨香还浅,山树迎秋果正齐。

踏遍乱云盘曲酸,坐临欹石弄清溪。

徘徊更欲穷幽兴,免耳峰高落照低。

角山寺

李廷对

凭临巅顶万山低,高阁深深觉路迷。

寺隐岩阿惟月到,峰藏老干许云栖。

沧桑日涌铜证丽,古堞墙高翠嶂齐。

爱煞清秋将夜半,松声细细杂猿啼。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9、团元寺

【山】

团元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毁于文革时期。寺院总体结构分山门、大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占地6000多平方米。寺院位于山海关区城北3公里的五佛山森林公园景区内。

团元寺于2015年3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为一类活动场所,寺院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50平方米。寺院现任主持为释真如法师。

【各史志中有团云寺的记载,但没有资料显示是同一寺】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卷之十·寺观》

团云寺 城西北十五里。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

山海关

团云寺 城西北十五里。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团云寺 在团云山。(临榆县)

10、大觉精舍

【山】

大觉精舍(原瑞云庵后改为三官庙)位于山海关八里铺村创立于2006年11月。精舍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有8间房屋。

11、龙华寺

【山】【2021年】

龙华寺始建于唐代,毁于文革时期。寺院始建时总体结构分为山门、大雄宝殿、东西配殿构成。现遗留殿基、碑座,寺前现存古柏两株、迎客松两株,占地5600平方米。位于山海关区孟姜镇青石沟下庄村【去长寿山的路旁】。

龙华寺于2014年 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的二类活动场所,寺院占地面积为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775平方米。寺院现任住持为释心海法师。

12、大悲院

【山】【2015年】

大悲院位于山海关古城西大街,寺院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拥有近600年历史,明清两代香火绵延,民国以来梵音远播,一度是京东至东北地区心中云集的寺院之一。历来是国内外香客与游人净化心灵、祈求幸福、顶礼朝拜的向往之处。2012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并予以登记为二类活动场所。其寺院占地面积为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43平方米。

寺院大悲阁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弥勒佛、三世佛、普贤、文殊、观音、地藏、十八罗汉等佛教造像。建有牌楼、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大悲阁等殿堂。放生池、祥瑞潭、五福壁、心愿长廊等祈福场所环绕四周。倚燕塞,起关城,香漫西门,光照南海,梵钟悠远,法鼓浑厚。

大悲院的复建工程于2012年4月正式落成启动,宝刹庄严、弘范三界、佛像金身、灵光耀眼,四众弟子以戒为师,广宣佛法。2012年11月23日山海关大悲院举行了开光仪式,寺院现任住持为妙法法师。自大悲院复建至今,迎接八方居士无数,香火旺盛。

【楹联】

山门:

晨旭耀关门 寺傍东君昭普渡。春潮涌龙首 阁临南海利慈航。

天王殿:

胸襟坦荡 方知弥勒开怀笑。佛法高深 始解禅林警世音。

关帝庙:

慕丹心自有贤人立庙,凭忠骨无需奸相封侯。

徜徉院内萦浩气 ,拜谒堂前忆忠魂。

驭追风赤兔赤面表赤心赤胆赤忠扬赤县,执偃月青龙青灯谋青帐青纶青史照青天。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一·建置志十·寺观附下》

大悲阁 在南马道。

13、五泉寺

【山】

五泉寺位于山海关城西北石河镇柴家沟村。东邻燕塞湖,西与望峪山庄景区毗邻.山庄地势林木清幽,四季景观交替变换。寺院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100平米。

五泉寺始建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至今以有千年历史。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五泉寺部分建筑受战火破坏。1947年寺院残存建筑被拆除,2009年9月批准筹建设立为宗教活动场所。2012年大雄宝殿及寮房主体建筑完工。寺院现任主持为果瑞法师,备案教职人员2人。

据《临榆县志》记载:“五泉山距城西北十五里,……有庵在山半。”五泉寺与五泉山相拥。五泉山与角山隔水相拱,山有泉五流入沙河,故得名五泉山。据传说南方有一个女子寻夫到山海关,见其夫在后角山寺为僧,二人相见抱头痛哭,百感交急,众僧人见了无不垂泪。故而主持师傅将后角山寺改为团圆寺。其妻也削发为尼住进了五泉寺,从此五泉寺改名为五泉庵。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

山海关

五泉庵 城西北十五里,有五泉。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卷之十·寺观》

五泉庵 城西北十五里,中有五泉因名。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五泉寺 县东一百里(抚宁)。

五泉庵 在五泉山。(临榆县)此两处记载疑为同一处。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一·建置志十·寺观附下》

五泉庵 在五泉山,康熙中邑人张霖捐修,同治中其耳孙国英独力修茸,复捐香火地若干亩,有庠生郝漳撰碑。

梁洪《五泉山寺》诗云:鸟静松林冷,高峰插五泉。闲花开涧曲流水到床前。草是山中历,僧为世外缘。不须移展齿,尽可白云眠。

邑人郭上林《五泉庵》诗云:屏翠叠玲珑,楼台查蔼中。薄云桃子径,斜日梵王官。吾辈能高咏,斯游惜太匆。吟鞭归去晚,一笑指城东。

14、无名寺

【山】【2017年,仅在下山时路过一次,但寺无名,也没有查到任何记载】

望峪山庄-无名寺

【楹联】

经声佛号换回苦海迷路人,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

15、慈愍寺

【山】【2016年】

慈愍寺原名慈愍庵,坐落在山海关城内西大街中部路北,是一座庵堂建筑,曾有数名尼姑主持。据记载慈愍庵建于明代,是今抚宁县东塔村白塔寺的下院,是尼姑庵的分支。白塔寺始建于明代原名为普陀庵,后来有一群僧人把尼姑驱赶出普陀庵在庵前修建了白塔后取名白塔寺。被驱逐的尼姑只好逃到山海关西街的慈愍庵继续修行。

慈愍庵的建筑规模不大,只有一层大殿和对面偏殿、山门等建筑,庵内供奉的是白衣大士和财神等神像,慈愍庵除了香火旺盛外其经济来源靠举行法事和善男信女们的布施。民国时期慈愍庵还是山海关的钱市,每天卯时开始巳时罢集,每天都有许多人到此兑换钱币和金银。解放以后庵堂被改为民宅,现在遗址上保持原状大门和佛殿已不是原物。

2013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寺院占地面积为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现任寺院主持为果悟法师。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卷之十·寺观》

慈愍庵 在镇城西街。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慈悯庵 在城西街。(临榆县)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一·建置志十·寺观附下》

慈悯庵 在城西街。

慈愍庵

新化孙起栋《慈愍庵香火地碑记》云: 慈愍庵近置香火地二十套,乃永合局为之也。先是有闽人陈崇徽坐事谴戍,此与永合局善有银一百九十五两,托永合局田岁丰、马占一,为牟子母,按月支给子钱。洎陈养疴魏氏。除子钱外,两次取去母钱七十九两,畀魏。陈遂死,余八十两。陈意以酬永合局历年賙恤之惠,而永合局弗受也。冀竢其本籍之子姓来迎丧而付之,乃鱼雁杳然,此物悬而无薄。岁丰、占一乃为施之慈愍庵中。于乾隆三十五年,以七十金置地八套,已碑而记之矣。嗣于三十九年原地户复求售其祖遗地十二套,计陈银仅余十两,其何能济?岁丰、占一乃与同事梁正文、金翙羽共筹助施银六十九两,后置此田竟成义举。是从陈姓物故后,仅存母银八十两,前后置田二十套,并税契共费银一百五十两有奇。此固永合之不负所托,以为陈姓资冥福。予谓不啻永合局之自作福田也。因询正文,请为援笔,记其颠末书之,以付庵僧普来。乾隆五十年。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16、宏量寺

【海】

宏量寺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毁于文革时期。明代正德、隆庆、万历年间均有修复崇祯五年僧人契息扩建大山顶金光洞,洞内有佛座、炕、灶现存宣统元年青石匾额一方金光洞西侧石壁有明代参将林桐所提的“海阔天高”四个大字。清代道光十年改宏量寺为太清观。宏量寺地处抚宁区城东北26公里处,此山海拔956米。

宏量寺于2009年9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寺院占地面积为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二·艺文志三·记》

游背牛顶记

李成性

予自数年前,访奇胜于久裔王子腴,闻牛顶峭拔苍翠,撑空一柱,万山迥合,环列画屏。面临沧海,不辨波涛,第如澹墨横挥,平满无际。遥看巨舟,似轻燕撩水,点点堪疑。至晓日将升,红云乍起。晃作金光万顷,殊为壮观,尔时便已情飞绝顶矣。至辛未秋杪,偕王子来游,以九月十四日发白衣庵,抵燕河,过台头,入猩猩峪,两山夹道,愈转愈幽,一水成蹊,旋涉旋行,又三里许,见瀑流一脉,飞涛骤雪,下注深潭,水色正绿。方可半亩,两崖草树,紫翠苍黄,秋容如绘,南壁磨石一片。镌龙泉两字。后题缺一字:“村金璨书”。王子语予曰,此所谓龙潭也。予曰,此《易》所谓潜龙者欤?夫龙,驾霆鞭电,霖雨寰区,总于潜中得力,人亦如之,于斯笑燃犀者为多事矣,出旧边之外,望山头立石数片,为老君崖,转折而北,前渡一水,悬崖在望,下有山家,壁镌“虎穴”两字,亦是金书。穴深丈许。今如胜国之社,已成屋矣。想开边时,虎畏定远之窥,故携子去耳。摩壁拂苔,细辨上面有七言一律,后记万历戊子季春八日,真定将军帝乡望松徐道书。迤逦行来,山形渐窄,景物亦渐幽,水石粼粼,如象如马,如豕如龟,咸肥而色黑,山石磊磊,危者似坠。峭者似升,眠者似卧,立者似行,赏心悦目,应接不暇,不觉数里,则至宏量寺,寺乃背牛下院。凡游人至,止为解装休骑之所,各换轻衣便屐,携杖绕出山后。远望山门,飘渺空寂,乱石之下,则有蒙泉,涓涓始流,是为水源。至于触石赴谷因物肖形,或缓如带,或急如弦,或直如矢,或转如环,行则为濑,止则为渊,悬则为瀑,聚则为潭。浚鱼龙之窟宅。费仆马之盘旋,啮山露根,漱石出骨,偷云取影,弄日流光。风来面皱,月到心澄。千态万状,不折不回,披萝寻径,又三四里,见石丈植立,名将军石。此处遥呼,则上头相应,开关下迎,代负行李,过此则渐逼山麓声不上达矣。西竖一岭,名为砂鼻。高可数里,鸟道纡回,俯躬差力,歇足数四,始造山崦,其南为欢喜岭,直北则登山线路也。石磴嵯峨,仅同马鬣,飞梯三处,势似狷攀。后人继前,直视足底,自崦口至山门,可八十余丈。虽称陡绝,石牢梯稳,步步可攀,只需定神,除其恐怖。则与康庄无异。梯穷之处,斯入山门,形如圭扇,游客到此,恍似升仙,疑与世尘隔绝矣。山门之上,平台短垒,可以凭眺,松石引路,俄到梵宫,彩椽朱户、金相玉毫,宛一极乐小景。其大致负山面海,吞吐烟云,俯视群山,如丞如尉,若孙若子,不可胜计。恍忆前闻犹未尽也。因思高山峻路,尺木抔土,皆从下来,古昔上人,成此杰构,住山之功,岂在开山者后哉。晚听梵乡清圆,顿觉浮生无住,热肠欲冷,起行松下,见凉月去人,才隔数尺。疎星低岫,举手可扪,清狂欲仙,晓峰升日,晴晖满檐,不下禅榻,而海山尽在目。屋后,见方潭一碧,云树倒影,如见镜中。乃凿成天井,以储水者。迨上一级,地势平敞,无梁殿内供望海观音。有碣记,参将谷成功造,因话此中。饭香鸟乞,果熟猿收,灵羊听经,猛虎戢暴,北植鲸音一架,苍藓斑驳,扣之清远,石畔万松插壁,钟路迤西百余步,则悬崖之下,枵然一洞,中二丈许,不甚平广,然背风抱日,温暖如春,石井居左,翠柏参前,右边镌“海阔天高”四字,字如人大,笔势苍劲,题参将林桐书。复循旧路过偏坂,斜穿松径,西北里许,始涉山巅,分为两顶。西顶稍高,遥望都山,积雪如玉,东顶有石如床,松株攒秀,可以眠卧。忽闻涛声骤至。因悟杜工部诗:“万壑树声满”,殆谓是乎?独背牛古迹,无可觅处。老衲或云:三峰师闻牛鸣山后,既已明顶,至今山脚有牛象云,想当然矣。兹山深路僻,又以险闻。文人墨士,无太白之豪、东坡之逸,往往望而却步,故山之奇胜,至今尚未发也。予与久裔搜寻云秘一纪胜游,好事君子或将览焉。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笔者按: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十一·选举表一·文科上·进士·天启》

李成性:丁卯,有传。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十一·选举表一·文科上·举人·天启》

李成性:丁卯,见进士。

显然,永平府志记录李成性中进士的时间是错误的,竟然与中举人为同一年,天启丁卯为1627年,为明末举人。而其中进士应该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十一·选举表二·文科中·进士·顺治》

李成性:丙戌,有传。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五十八·列传十·仕迹十》

李成性 迁安人。登顺治丙成进士。任新城令。抚绥残邑,克著循声。未几乞休归,隐居山庄,读书嗜古,耄年弗倦。乡人推为理学先型。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二十一·封域志三·山川三》

民国二十年版《迁安县志·古迹篇》

李知县成性墓:县西南二十里蚕姑庙。

李成性:清朝迁安县人。顺治丙戌(1646年)进士,任山东新城县令。时不长,隐归乡里,读书不倦。

光绪四年版《临榆县志》

明邑人李成性《秋日续游黄台山》诗云:白帝行新令,黄台忆旧游。山河仍古昔,岁月已迁流。鸟向洲中集,云依天际浮。投竿垂小钓,载酒泛轻舟。目醉石疑虎,形忘客似鸥,放开江海量,收尽水天秋。

李成性,明清交替之际科举典型。明天启丁卯科(七年,即1627年)举人。迁安明代最后一位科举取得功名的人。

满清入关,顺治三年与刘鸿儒(明末秀才,清初先中举人)同榜进士。成为清代与刘鸿儒并列的最早进士。(刘二甲、李三甲)

李中进士后,任山东新城县令,在满清灭明的战后残败之地千方百计抚平战争创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循吏”声名。不久,“乞休归,隐居山庄。”——“小玩儿”后就不再给清廷卖命了。

辞职后, “读书嗜古,耄年(八、九十岁的年纪)弗倦,乡人推为理学(即道学)先型。”

李成性没有等待“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没有制造“官二代”,就退隐山林,获得了健康、自得的晚年......

17、白塔寺

【海】【2017年】

白塔寺位于海港区石门寨东塔村,始建于隋末唐初,地处燕山山脉九龙聚会二龙戏珠之处,距抚宁县城东60公里,海拔875米,东有山海关、南有燕塞湖、风景怡人。寺院中兴于明代洪武三年,曾是高僧云集、香火鼎盛、闻名于冀辽地区的名寺之一。白塔寺现存佛塔地宫一座两只赑屃及一些残碑。另外山海关古城内的慈愍寺亦为白塔寺的下院。

寺院于2013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寺院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任主持是圣建法师。

18、法云寺

【海】【2015年】

法云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经明、清、民国,曾受十方共赞,佛事昌隆,数百年间法云寺晨钟暮鼓,鸣响于渤海之滨,香烟慈雾环绕于长城南麓,其历史悠久,建筑雄伟、规模宏大,是远近闻名的一座古刹。因久经历史风雨,饱受沧桑,旧址己不复存在。

为了“恢复法云寺古刹,弘扬佛教文化”,在十方诸佛菩萨加持下,法云寺将得以重新修建。其新址选在秦皇岛市海港区新店子村北0.5公里处,此为山岭阳坡高地,与风景秀丽的旅游盛地北戴河咫尺相望。寺院北对联峰山,后倚连绵的燕山山脉,四周翠林相绕,山风习习,更有新建的市内独一无二的九层水晶宝塔一座,是秦皇岛市大型的佛教寺院,2005年通过上级部门同意批准设立,并成为佛教开放性场所。2012年法云寺成功的举办了“全国汉传佛教传授三坛大戒法会”活动。

2005年7月开始复建法云寺,同年12月法云寺举行复建工程奠基仪式。法云寺占地面积为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现任寺院方丈为圣清法师。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法云寺 县东南四十里(抚宁)。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建置志九·寺观附上》

法云寺 县东北四十里(抚宁)

19、净土寺

【海】【2015年】

净土寺位于海港区石门寨镇北未庄村,寺院创建于明朝隆庆年间。2007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2014年7月登记开放。寺院占地面积为4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任住持为真轮法师(尼师),知客寂缘法师,寺院常住人员31人,备案教职人员34人。

【楹联】

空门不用关,净土何须扫。

20、印光念佛堂

【海】

(此照片来自网络,非本人所拍)

印光念佛堂于1994年批准设立并登记,是我市第一个开放的二类佛教活动场所,占地面积为169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由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常辉法师命名,场所由南大寺村、安子寺村、河东多处迁移,直到1998年最后一次搬迁到海港区西岗镇南大寺村内。2014经主管部门审核任命侯维真居士管理印光念佛堂事务。

21、法藏寺

【海】

法藏寺位于海港区驻操营镇庙山口村,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年,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均有修缮。后因边关战事频发,寺院受到严重破坏终成废墟。寺院总体结构分大殿、配殿、寺塔、放生池、莲花池等建筑,占地2800平方米。

法藏寺于2014年12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二类活动场所,寺院占地面积为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0平方米。寺院现任主持为释果寂法师。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22、普渡禅寺

【海】【2015年】

普渡禅寺位于海港区石门寨镇鸭水河村。该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寺院总体结构分大殿、东西配殿、弥勒殿、观音殿、地藏殿等建筑,占地2600多平方米。几经兴衰毁于文革时期。

普渡禅寺于2015年12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为二类活动场所,寺院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90平方米。寺院现任主持为释照泉法师,备案教职人员1人。

23、五峰寺

【海】【2015年】

五峰寺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石门寨镇孤石峪村西面五峰山中,该寺院始建于唐朝,清康熙及乾隆均有重修,曾经香火鼎盛,佛音响彻,泽被众生,远近闻名。历经千余年,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据《临榆县志》记载:现五峰寺四周林木茂密,祥云缭绕,曾是五峰山“水阴寺”旧址。有证可考的四块石碑、石磨、钵等遗物。

五峰寺于2011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寺院占地面积为5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600平方米。现任寺院主持为照空法师。

24、汤泉寺

【海】【2016年】

汤泉寺位于海港区平山营乡(现杜庄乡)温泉堡村东500米,因有汤泉而得名。寺院始建于辽代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为广化寺下院,其上院在西北5公里山中,仅存有遗址。寺院前有汤河流过,隔河有山峰如屏,依地势建于两级高台上,沿25级石阶而上,进山门即为第一级,中间有石砌甬道,两旁有明、清时期青石碑各一座,均为修庙记事碑。再上石阶为院落第二级,原有天王殿,殿后中有甬道,旁有两厢,后为正殿,两厢与正殿旁为跨院,整个庙宇圈以围墙,总面积2275平方米。天王殿、两厢、正殿于60年代由海军后勤四〇八医院拆毁,改建为子弟小学校舍,格局、建筑依如旧址,解放后为海军四〇八医院驻地,近年改建北京回民学校。

2011年10月汤泉寺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成为正式的宗教活动场所,2014年寺院经主管部门审核正式成为佛教开放性场所。

其占地面积为2000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900平方米,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现任主持为正渡法师。

【楹联】

山门:

正法久住爱国利众生,千年古刹重兴报佛恩。

大雄宝殿:

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侧殿一: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水清月现玉盖尊严

侧殿二:

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前殿: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山神土地庙:

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财神殿: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

山海关

温泉寺 城西二十五里,上有温泉。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卷之十·寺观》

温泉寺 城西三十五里,有温泉因名。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温泉寺 在温泉山。(临榆县)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四十一·建置志十·寺观附下》

陶淑《癸巳七月望后浴汤泉,得长句十四韵》云:神工偷凿云根虚,地居离位坎流趋。人间烟火绝不到,长以大造为洪炉。酿成髓液沸温暖,换将冰雪回春舒。曾闻骊山擅名胜,兹泉胡出边之隅。我来时值大暑退,峰岚翠点秋光疏。一一寻源到真境,中涵清净摩尼年珠。一泓空碧剖作两,千斛流乳倾不枯。灌缨灌足人自取,俗云疗疾斯言愚。我欲伐毛兼洗髓,忽觉清风生体肤。平生烦热涤不尽快意且复得斯须。夜来散发深林外,天边放出玉蟾蛛。湛然照我清肝肺,空中禅旨疑有无。此时气冷诸天寂,但闻幽泉鸣笙竿。回头始觉尘海脱,倚床高卧梦遽遽

又《宿汤泉寺和二弟东川韵》云:疏警声摇夜影幽,上方典由妙香流。人依月冷心都静,山借泉温气不秋。造物何曾清福音,名扬几见好官休。今霄此夜良难得,桑下能无三宿留。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25、摩诃寺

【海】【2016年】

摩诃寺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境内寺院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千余年的沧桑巨变,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摩诃寺的恢复重建,不但重现了这座千年古寺的历史风貌,更是对这座千年古寺历史文化的传承。

恢复重建后的摩诃寺以寺院为主,其余建筑群体以中轴线展开,主要建筑占据中轴线——就是佛教建筑史上的“佛法僧”三宝都在中线上。在群山环抱,山林掩映之下,摩诃寺不仅展示给世人一种恢宏不凡的气势,更带给世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摩诃寺于2012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其寺院占地面积为5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现任主持为贤志法师。

【楹联】

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佛缘:

有意烧香礼佛,何须远游胜地,

真心皈依释门,此地便是名山。

回头是岸:

问一声汝今哪里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26、天然禅寺

【海】【2017年】

天然禅寺位于海港区板厂峪,始建于明代,明代天启、清代乾隆年间均对天然禅寺进行了修复。寺院始建时总体结构分为三层大殿,由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及偏殿构成。现遗址存有记事碑两通,该遗址西15米处有“天然洞”为明万历四十三年所刻。

天然禅寺于2013年9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2014年审核并成为开放寺院。寺院占地面积为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现任主持为释照龙法师。

【楹联】

似睡非睡色是空空是色,真醒假醒天连水水连天。

释迦拈花迦叶含笑传圣教,光明遍照普利十方诸世间。

如是我闻倘照见五蕴皆空凭他水火刀兵莫非色相,异夫先路愿常参三观妙谛便会住行坐卧可证菩提。

27、庆福寺

【海】

庆福寺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黄土营乡(现属驻操营镇)温庄西北1公里白云山上,又称白云山庆福寺。庆福寺始建于清代顺治五年,曾被誉为“京东第一寺”。原庆福寺建在三层高台上,为三进深院落。现存碑刻记载:“修建次第由后而前,其最后一层建于顺治五年,其由后二层建于顺治七年,其大雄宝殿则建于顺治十六年。每一层则为一区,居中正殿五间,有耳室辅侧,配庑列其旁”。寺前50米原有塔三座,寺西侧30米有玉皇大帝殿堂一座。据史料记载庆福寺于1910年前后毁于火灾。“文化大革命”中炸掉三座宝塔。遗址现状:总面积5217平方米,三座庙基,四通大碑并列,五通小碑分二、三列于左右。四通大碑皆以青石为料,碑首雕以七孔透龙。自左而右分别是创建大雄宝殿碑记、白云山庆福寺建造庄严左右碑记、庄严庆福寺佛像堂碑记、白云山庆福寺修建大雄宝殿碑记,另存小碑二通。第二座庙基以砖砌墙,高6米,石阶32级,两侧为青石雕花栏板望柱,左侧尚完整,右侧已倾倒,原殿基已夷为平地,存石碑四通。第三座石墙已毁,唯存台阶31级,正殿墙基依在。殿后右侧以山石象碑,名为自然碑,镌“自然碑”三字于其上,高3米,下立小青石碑一通,题为“自然碑记”,寺前存塔基遗址。

庆福寺于2007年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立为宗教活动场所,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任寺院主持为能觉法师。

28、朝阳寺

【海】【2016年】

朝阳寺始建于明代,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港镇西连峪村,寺院占地面积为13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4792平方米,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2013年经省民宗厅批准扩建,寺院现任主持为释圣荣法师。

【楹联】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善来此地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29、圆明寺

【海】【2015年】

圆明寺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港镇魏家沟村北圆明山内。寺院始建于唐代,明代成化、万历、清代乾隆年间,民国初年均有重修。寺院原有三层大殿,主殿及配殿。民国十年(公元1922年)在直奉大战中被炮火烧毁。寺内一口800多斤重的大铜钟在日伪时期被盗取。

圆明寺于2011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2014年登记开放成为二类场所。寺院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33.36平方米。于2011年5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2013年4月12日圆明寺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圆明寺现任负责人为圣清法师,住持为寂修法师。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寺观》

山海关

圆明寺 城西北二十里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卷之十·寺观》

圆明寺 城西北二十五里。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圆明寺 城西北二十五里。(临榆县)

30、双泉寺

【海】【2017】

双泉寺,海港区驻操营镇。

【楹联】

药师琉璃光如来天地宏愿祛病驱邪无难不助,

东圣瀛洲净佛国日月遍照消灾延寿有求必应。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31、慧集寺

【北】【2016年】

慧集寺(北戴河集发南)

32、如来寺

【北】【2015年】

联峰山:古刹如来寺。

1925年版管洛声著《北戴河海滨志略》

如来寺

如来寺在西联峰山中峰之麓,乡村八牌公有之会庙也。八牌者,陆家庄、河东寨、丁庄、费庄、东西坨头、太平庄、古城、乔各庄各庄等村也(费庄、乔各庄以祈雨又与十三牌联合)。有乾隆十三年、道光二十六年、同治二年碑记,其记载山地四至者,不便于盗卖,山地从而毁弃之矣。铁钟一为嘉靖十年八月铸。二十年前,庙字整洁,满山古木葱翠欲滴,山腰石骨之间皆围环丈许或六七尺之古树。枫叶经霜,红艳尤为大观。民国初元为乡人某砍伐殆尽,庙亦渐毁。近稍稍修茸,而秽芜不治。西边(原文为:偏)旧有“印月亭”,昔为临榆县闻人达士读书之所,并有住持僧之禅房,顷均仅余瓦砾。寺旧有铜佛十二尊,光诸十九年,寺僧言夜闻犬吠,启户无人。晨起,佛殿忽多三尺许之大铜佛各一尊,村人诧为神奇,演剧志庆。今铜佛像为人略卖无存,灵应寂然,乡老言下唏嘘。

重修如来寺记

李允培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溯自三代以来无佛,唐汉间佛法始入中国。迄今已千百余年,论者谓辟佛者迂,而佞佛者亦愚。岂知佛之所以为佛者,佛尝自言之曰“即心即佛”,又曰“非心非佛”,佛焉在,在此心,佛知人心皆善,因以福善者劝诱之;心无不善因以祸不善者惩创之,革不善以复于善,阴以助刑政之所不及。胥归于名教之所莫外,故凡为孝子,为纯臣,为吉人,为正士大,都无愧于心,乃可质诸佛。佛之为灵故昭昭也。后世建庙宇,以昭祈报亦固其所,临邑治西七十里联峰山,山之阳有如来佛寺,高倚重峦,俯临大海,自昔称名胜焉。但历年久远,渐就摧残,适有学佛子行永者卓锡于此,触目惊心,概(慨)然以整旧重新为己任。协谋于众施主,藉助于董事诸君子,积数年募化之力,乃得聿观厥成。但见亭开印月,万相空明,井掘及泉千人沾溉。海难为水术必观澜,山踞其巅情深仰止。蜃栖成市顿悟文心,鹤梦如化遄飞逸兴。古洞森然佛或羁息,石迹宛在佛若留形。一时乘兴来游者,近之云树霏微,远而烟帆缥缈,恍然别有天地,可不谓盛举。已乎,是役也,经始于咸丰五年,讫功于同治二载。辇金者麕至,乐事者凫趋,东西殿金碧辉煌,上下院规模恢阔,且复高其闭闳,门堪容驷,非藉内外八牌之资助,与众善董事之赞襄不及此,而住持僧以好佛诚心感动乎,众士之同心,虑始图终,相与有成,其劳亦有足多焉,夫当其废坠未举时,以为工程浩大,一木难支,其势几几乎不可复振,及一旦人心思旧,有志者事竟成,此以见天下事大可为,苟非推诿,自甘无不可人力胜之,后之闻风兴起者,其亦将有感于斯也夫是为记。同治二年癸丑。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33、观音寺

【北】【2015年】

联峰山:观音寺。

观音寺原名广华寺,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现存门殿、正殿、轩舍、迥廊等均为重修後的清代建筑。以后多有修缮,最近一次整修是在1991年,观音寺始建于明末清初,据《北戴河海滨志略》载,观音寺内旧有石碑记载清乾隆六十年十三牌重修此寺,只有“碑文简略而残缺,不能说其原始,寺前双槐树殆合抱可断三百年前物”。

1925年版管洛声著《北戴河海滨志略》

观音寺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寺在联峰山之东北,诸峰环抱之,旷其东南一角面海波。旧有碑记载,清乾隆六十年,十三牌重修,十三牌者,固有之地方团体也。刘庄、赤土山、大小薄荷寨、崔各庄人口多,庄各为二牌,费庄、乔各庄全为一牌,草厂、小辛庄、王胡庄亦合为一牌。碑文简略而又残缺,不能详其原始。寺前双槐树,殆合抱,可断为三百年以前物。县志所称观音寺即此,乡老相传亦名“广华寺”,岁久失修,墙欹栋折,佛像仅存。民国九年积善堂张叔诚君,以庙产为所有,捐款八千余元,修复正殿三楹、东西厢房各三楹,焕然朱碧,庙貌一新。公益会更于寺前架木桥以通联峰山,设钟楼于松林中,钟为嘉靖丙戌(原文错写成戍)造铸,文内官监典簿芮相,宣武门西二门御马监衙门少监等官,并列长随李玺等二十二人姓名。或私售于外人,为京师警厅截留,公益会请求吴镜潭总监致之海滨者,公益会更于寺西筑轩舍三楹,通以廻廊,有“禅房花木”之致。山门旧供塑观音像,须眉皓然。正殿供观音像,宝相庄严,郭氏五君仿京师广济寺宝藏明内府供奉之像,摹仿雕刻者。寺藏经典三百二十卷,施省之君捐置,座卧诸具,朱蠖公捐置。

34、莲花古寺(筹建中)

位于河北秦皇岛海港区石门寨镇柳观峪村西北方向1.5公里的山沟里,莲花古寺目前在筹建中,有莲花古洞、露天观世音菩萨、临时大殿、客堂、斋堂、寮房、护法堂和五莲花佛塔。观世音菩萨的下方是莲花古洞,右后方有莲花佛塔,临时殿堂在观世音菩萨左边。临时大殿里供奉着一套《乾隆大藏经》;大殿对面是临时客堂、斋堂和寮房。

在百度地图中标注了一处“栖云寺”,笔者曾找过,当地人讲,这里确实叫栖云山,但确实没有寺。在史志中有记载栖云寺应该不是指此处。

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五·寺观》

栖云寺 在团山。(临榆县)

以上为本人搜集整理,照片除2张特殊标注外,全为本人手机所拍,如文字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更改或删除。

转发时请注明来源:秦皇岛易得优软件。
今日头条号:老曌头儿 头条ID:1737865327405068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