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旅游景点攻略(191河南省正阳县的概况)
沈芳蕤 • 2023-11-22 11:44:44 • 次
1.正阳县的基本情况。正阳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地处淮汝之滨,南与罗山、信阳隔淮河相望,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新阳高速环顾四周。县域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个街道,总人口86万,其中耕地面积222万亩 。史称“膏粱丰腴之地”,素有“一半米一半面,掏钱难买正阳县”的美誉。
2.正阳县的经济实力。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GDP完成288亿元,同比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2亿元,同比增长13.7%;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2.3亿元,同比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3亿元,同比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11.7%。实施高标准农田19.75万亩,粮食总产达113.9万吨。
3.正阳县的城市荣誉。农业百强县名片、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生猪调出第一大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范例、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一县一品发展县、中国花生之都、中国富硒花生产业化基地县、国家卫生县城。
4.正阳县的交通条件。公路通车总里程932千米,大广高速、淮内高速、安罗高速纵横交叉穿过县境,新阳高速、南面的新阳高速、西面的京港澳高速形成了“田”字型高速公路环绕格局。国道230、省道S333、S218、S213为主线的国省道路在县域内构建成“丰” 字型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县城距信阳机场2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107国道37公里,距淮内高速入口处6公里,距安罗高速入口处2公里,东距京九铁路、106国道45公里。
5.正阳县的城市建设。2022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10.9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个,创建绿色社区5个。打通花园路、西护城河路等12条断头路,建成龙腾湖公园。深入推进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整治窨井盖2190个。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4亿元,重点实施熊寨优致牧场、番顺番茄产业园等产业项目18个。乡村面貌绽放新颜,新修农村公路40公里,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6个、“四美乡村”整治提升村32个,改造农村户厕1万户。
6.正阳县的产业基础。以食品和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建成了温州特色食品产业园、维维粮油产业园、新地花生食品小镇、机械制造产业园、正花食品产业园、圣诞礼品产业园、淘儿宁生物医疗产业园、正阳国际花生产业园、中原(正阳)颐高应急产业园等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35家,其中限上企业53家。围绕花生产业链,先后引入东方鸿图矿机、鑫发机械、宏裕农机、拓垦农机等一批花生机械加工项目,实现了县域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
7.正阳县的地理气候。正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961毫米,年平均气温15.3℃,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地处大别山前倾斜平原区,其余为淮河冲击湖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东部岳城地势最低,海拔40米;平均海拔78.8米。县境南临淮河,北靠汝河、文殊河,境内有闾河、清水河、黄大港、慎水河、田白河等,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65亿立方米。
8.正阳县的资源禀赋。正阳县水资源总量达到9.19亿立方米,人均1519立方米,亩均621立方米,可利用量3.65亿立方米。林地面积18266.7公顷,其中有林地11630.17公顷,灌木林地25.47公顷,其他林地6611.06公顷。森林覆盖率19.01%。淮河东西贯通正阳县县境45公里,河砂质量好、贮量大。正阳县人均3亩多耕地,有2万多亩的国营农场、林场及政府储备土地,以及豫南监狱搬迁后留在正阳县境内的5600多亩土地。
9.正阳县的历史由来。夏为古慎国。商为挚国地。周属江国、沈国、慎国。春秋属蔡国,后复为慎国。战国属楚国。秦属颍川郡。西汉置慎阳国。汉武帝废慎阳国,降为慎阳县,此为设县之始。魏晋为慎阳县。隋朝撤保城县,开皇十六年设真邱县。唐朝改为淮阳县,神龙元年再改真阳。元朝又改属息州、汝宁府。明洪武撤真阳县。明正德为真阳县。清顺治为真阳县,雍正时为避雍正帝名,改正阳县属汝宁府。民国属汝宁府、河南省。1949年3月12日解放,属信阳专区。1965年正阳县属驻马店地区。
10.正阳县的项目建设。2022年,围绕产业转型发展等5大领域,实施省市重点项目87个,完成投资769.9亿元;“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达到100%。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采取线上招商、网上签约等方式,招大引强、延链补链,雅拉德荣、祁连牧歌等34个亿元项目签约落地。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到位资金2.2亿元,发行政府专项债券5.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3.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54万美元,工业投资增长40%。
11.正阳县的历史名人。黄宪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慎阳人,世人称他“征君”,颜真卿曾慕名为书“汉黄叔度墓”碑五字。张凤林乳名升,正阳县张岗人, 清咸丰元年至咸丰十一年同清军抗战取得重大成就。于衡章,字德轩,岳城人,同盟会员,参加革命联合同志起义讨伐袁世凯。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河南省正阳县人,出身于戏剧世家。卢沛宁,生于1966年,祖籍河南正阳县吕河乡,曾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内阁秘书。
12.正阳县的著名景点-正阳古佛文化园。位于驻马店正阳县的正阳公园东侧,有一个古佛文化园,园中有一尊明代古佛,佛像刻有铭文的大理石雕坐像,身高1.43米,品相完好,造型精美。经海峡两岸专家鉴定,其为明代正德四年九月,由汝宁府真阳县(今正阳县)南岳社谢庄村杨聪及家人出资所造,距今已514年,由台湾叶景成先生于2013年捐赠至正阳县。
13.正阳县的著名景点-正阳大春太极山庄。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太极名家王大春先生创办,坐落于正阳县单楼村丁庄,建设有太极拳健身养生、河湖游览、特色农业观光三个功能区。王大春,1971年出生,河南省正阳县人。现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驻马店市市政协委员、正阳县大春太极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正阳县太极拳协会会长兼总教练、正阳县大春太极山庄董事长、正阳县大春文武学校董事长、湖北省宜昌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14.正阳县的名胜古迹-正阳汉代石阙。位于正阳县城的东关外,公路北侧,当地群众称谓“望像台”。民国二十五年重修正阳县志记载:望像台在城东关外东岳庙前,有石壁厚二尺,东西长六尺。东首石块八层高七尺许,西首石块十一层高一丈许,顶上有石板雕刻如瓦屋式,檐角四出,两首侧面斩齐,如门户之一边,似是古代石阙之左部,石阙是用青石条堆筑而成,阙身总高4.75米,母阙与子阙通宽2.10米,阙厚0.75米,全身略向北倾斜。
15.正阳县的名胜古迹-正阳江国城遗址。位于正阳县东南大林镇涂店村。江国城遗址是江姓的发源地。在古江国辖区内考查出先民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30多处,曾出土过大量文物。遗址东至涂家大坟,西至涂楼,北至冯庄,南至涂店集南沿。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1.2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中国史稿》载江国,赢姓,夏伯益的后裔有江氏部族生息于河南正阳县。
16.正阳县的文物古迹-正阳临淮城遗址。位于正阳县皮店乡朱店。古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800米,面积80万平方米。四周护城河可见,现存西门,城河宽90米,南西两面存有部分城垣土基,高出地面近3米。西门土基厚25米,南城垣外东西二莲花湖尚在,湖底铺有方砖,两湖之间建有高约1米的暗渠,水可互通。据《通鉴》载,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春正月,封子衡为临淮公,食邑即古临淮城,衡爱莲花,城河皆种莲,时称莲花太子。
17.正阳县的名胜古迹-正阳黄叔度墓。位于正阳县城西北隅,县教体局院内。墓冢高2米、周长26.3米、东西长8米、南北长8米。墓南向,前有古墓碑两快,东侧为唐碑,西侧为清乾隆十七年立碑。现墓基一圈砌有高0.5米的护墓墙,墓地有翠柏7棵。明清之际,祠墓多次维修,现祠祀渐废。唐碑,素面,高2.4米、宽0.76米、厚0.17米。碑阳面正中题镌“汉黄叔度墓”五个大字;碑左下侧题刻“颜真卿书”四字。
18.正阳县的文物古迹-建安故城遗址。位于正阳县南15公里的铜钟镇建安村一带。护城河四周遗址依然可见,南面及西南面城垣土基尚存,古城四边各长1000米,面积一百万平方米。建安城始建于北魏,为其南疆军事重镇,南北争夺义阳(今信阳),建安曾屯重兵,以扼三关,隋统一天下,建安城废坠。清嘉庆十五年《重修建安铺前后殿宇并装塑神像碑记》上载:真南40里许有庙曰建安铺,其左有城曰建安城,城古而庙犹存。
19.正阳县的文物古迹-李冢汉墓群。正阳县城南一公里的皮庄村李冢北现存古墓四座。古墓沿二环路一字排列,高10余米,东西长35米、南北长46米。墓冢上长满杂草荆棘和几颗树,有一条崎岖小路通向墓顶。墓南是二环路,隔路是李冢村。李冢汉墓群,古志称“慎子将军墓”,又称“南龙岗七星台”。墓共七座,分布在县城南姚庄、李冢两处。发掘出土的铜器、陶器等遗物显示了汉代社会发展状况。
20.正阳县的名胜古迹-袁家大院旧址。位于正阳县袁寨乡袁寨村,建于清末旧址尚存三间砖木结构的偏房,小灰瓦覆顶,房梁呈“工”字形,由不同直径的圆木榫接而成,一些青砖上有“福”“禄”、“寿”、“喜”字样,部分瓦片上印有“卐”字,清晰精美,见证了袁家大院由盛转衰的百年沧桑。清代正阳县吕河乡大杨庄老袁寨人袁乃宽,因攀宗联谱袁世凯,总揽全国财政大权,依照北京宫殿样式,挖河筑寨营造宅院,外寨为商业区,里寨为住宅区。
21.正阳县的文物古迹-王家冢遗址。位于正阳县西12公里的熊寨镇王大塘村,遗址呈不规则圆形,东西长200米,南北160米,面积为32000平方米。遗址东北部,有大块红烧土区,长80米,宽72米,面积为5760平方米。遗址残到处皆是红、灰、黑等色陶碎片。采集石器有石斧、花岗岩舌状斧、石锛、石英石凿、燧石凿、石镞、灰石柳叶箭头、石环等。陶器有鼎、红陶杯状器,灰陶澄滤器等。王家冢遗址属屈家岭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遗存。
22.正阳县名胜古迹-闰楼遗址。位于正阳县付寨乡付寨村闰楼北,距县城21公里,是近年来豫南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大型商代晚期贵族墓群,面积达1500000平方米。该墓地面积大,古墓葬分布密集,墓地及墓地周围还有商代遗址分布,是研究淮河流域上游晚商文化及淮夷集团的政治、经济、文化重要基础资料。2008年9月发掘墓葬265座,多为商代贵族墓葬;出土有青铜器、陶器、骨器、石器共275件。
23.正阳县的著名特产-正阳花生。花生籽仁富含脂肪,含量一般在53%左右,有的品种高达57%,花生油清香浓郁,品质优良,是人们喜爱食用的植物油。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饱和脂肪酸占20%,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其它营养物质,正阳花生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5%左右,可消化率很高,消化系数达90%,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24.正阳县的地方特产-正阳三黄鸡。具有体型小,成熟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产蛋多且大,肉质细嫩鲜美的优良特性,而成为河南省蛋肉兼用型优良鸡种亦为我国蛋禽资源中名贵的鸡种之一。 这种鸡嘴、腿、毛三部俱黄、且在正阳县分布广、数量多、品种优而得名“正阳三黄鸡”。正阳三黄鸡产蛋能力强,且蛋大质优。肉质细嫩香纯。正阳三黄鸡还具有补气、养血、利尿之功能,当地群众素称“药鸡”。用正阳三黄鸡炖天麻医治头晕病,有显著疗效。
25.正阳县的地方特产-伏陈醋。产于河南正阳。伏陈醋从芒种开始,取大麦和小麦进行筛选放在锅里用水煮。开花后捞出,放进笼中蒸。然后摊开晾开,与粉碎了的小麦糠掺和在一起,1斤兑3两古井水,制成曲砖放入发酵池,酵池口用新麦秸盖严,让其自然发酵。粉碎后迎头伏装缸。把密封好砂缸抬到院子里,日晒夜露半个月后,把缸盖逐一打开,发酵情况良好,再次密封,继续日晒夜露。到霜降节,开始淋醋。
26.正阳县的地方特产-陡沟大蒜。俗称“齐头黑”,瓣大、皮薄、肉厚、味辣而甜。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硫、磷、铁等多种营养,有消炎解毒、杀菌治痢、防治脑炎等功能。每年收获期,河北、内蒙、山西、湖北、山东及河南各地到陡沟购买大蒜的车辆络绎不绝。“陡沟镇的姜,陡沟的蒜,陡沟的挂面销江南,陡沟镇馒头真香甜”,气候分界线的淮河赋予了陡沟独特的自然环境,大蒜以其独特浓郁的辛辣风味。
27.正阳县的地方特产-陡沟生姜。陡沟生姜自清朝至今有150年历史,因盛产我县陡沟四湾(隗湾、戴湾、张湾、周湾)而得名。陡沟生姜,肉肥丝长,切片发青,不打卷,长煮不变形,脆而不烂,辣而味久,含水份低,晒干率高,表面光滑。不仅是烹调佐佳品,且有温中去寒、医治感冒、脱发、止呕、健胃等功能。
28.正阳县的地方特产-正阳水稻。在正阳县南部的大林、皮店、铜钟、陡沟、兰青、彭桥六乡镇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以杂交稻为主,虽然产量较高,但米质劣,销售难、产值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水稻的发展。1997年启动了“籼改粳”工程后,正阳县的优质粳稻快速发展,连年粳稻获得平均亩产462.9公斤的好收成。正阳水稻品种主要有:豫粳6号、豫粳7号、泗优9022、卷叶粳、富硒香粳等。“北有原阳,南有正阳”已经形成,并创出了“淮河馈赠、正阳新米”之品牌。
29.正阳县的美食小吃-芝麻韭菜猪肉。原料面粉,猪肉,韭菜,香油,盐,酱油或黄酱。一斤面粉对半斤左右温水和好,将肉剁碎,用切碎的韭菜和调料和成馅。包馅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把面擀成大片,把馅铺在上面,卷起盘成圆饼用擀面杖轻轻擀薄;二是先把面做成剂,擀成片后包馅,再擀薄。馅饼做好后,涂上水,蘸上芝麻。上锅烙时,用刷子在饼的两面刷些油,烙熟即可。
30.正阳县的美食小吃-豆渣玉米面饼子。原料新鲜豆渣、玉米面、豆面、小麦面、糖、鸡蛋、酵母与泡打粉、水。把以上原料混合均匀,搅成稀糊状,静置10分钟;2、热锅,刷层薄油,用勺子把面稀舀进锅里,自然摊成饼状;3、中火烙制,出来香味了再翻面,烙成金黄色即可。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