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游玩攻略简介(走去梅兰芳纪念馆)
沈芳蕤 • 2023-11-22 19:48:36 • 次
在一个天气炎热的午后去了梅兰芳纪念馆,在树木的浓荫下,在幽静的小院里,静静地走进梅兰芳的京剧人生,感受艺术的微风拂过炎夏,带来丝丝凉爽。
梅兰芳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曾是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朱漆大门上悬挂着邓小平题写的“梅兰芳纪念馆”。
进门后青石砖瓦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的半身塑像。屏门内小影壁前,摆着四个石质刻花小圆墩和一个汉白玉的鱼洗,东、西、北房筑有红漆圆柱的穿廊,廊沿上有鲜艳的彩绘。
院内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意“事事平安”,自1951年,梅兰芳在这座幽静安适的小院内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纪念馆分为两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卧室、书房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先生生前原状陈列,东西展室为专题展览,不定期更新展览内容。外院的展览室以大量珍贵图片简明扼要地介绍梅兰芳一生艺术和社会活动。
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在50余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将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认真钻研古典文学、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学、音韵学和服饰学等多方面的祖国传统文化,并把这些知识融合到他的艺术中去,从而创造了大量优秀剧目,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梅兰芳将艺术戏剧融合,他研习画作并向绘画名家求教,让中国传统书画走进戏剧,打破艺术壁垒,开创新的出路,并且将这种新事物传到了国外。多次出国表演,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等地,都留下了梅兰芳的足迹。
无怪乎前苏联剧作家特烈杰亚柯夫称赞:梅兰芳的到来,改变了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艺术所持的“异国情调”的说法,中国戏剧“有这样的悠久的历史”,非但没有走向僵化,在这些五光十色的固定形式之中,却跳动着生命盎然的脉搏。
梅兰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戏剧史册。1961年5月31日,梅兰芳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这是他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演出。
梅兰芳的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牡丹亭》等。梅兰芳故居有一枚蓝色纪念印章,就是梅兰芳的虞姬扮相。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