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吴山旅游风景区游玩攻略简介(西镇吴山游记)
沈芳蕤 • 2023-11-23 10:38:15 • 次
#秋日生活打卡季#金秋十月,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绿叶泛红,秋韵正浓。在秋风轻拂下,我们驱车三十多公里,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西镇吴山。

其实,在来吴山之前,对这里的基本情况也有所了解,在宝鸡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常有本地朋友聊些关于吴山的事。西镇吴山原来属于宝鸡县管辖,自从宝鸡县行政变更为陈仓区后,吴山自然而然地也划归到陈仓区。

关于西镇吴山的传说五花八门,有的说是过去皇上前来祭祀朝拜的多,有的说是文人墨客巡游观光的多,也有的说是道士传经诵道的多,更有甚者说是西镇吴山上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土匪最多,随着时光的推移,谁是谁非,各有千秋。其实,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西镇吴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大镇山之一,也是陕西省第二大名山,与西岳华山并称“二华”。

坐落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南面的西镇吴山,这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特别是这里盛产的板栗、核桃、苹果远近闻名。而山势雄伟,奇峰插天,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更让西镇吴山锦上添花。

听导游介绍:西镇吴山自古就被历代帝王视为镇国靖朝之灵山,是封疆大吏、州府县衙、文人墨客、士庶万民游览朝觐的圣地。自周秦时期开始,就有帝王在此祈福祭祀,康熙皇帝御笔为“吴山”,赐颁“五峯挺秀”,使其名扬天下。听着导游的宣讲,不觉得来到山门前,上书“五峯挺秀”的巨型牌楼雄伟壮观地矗立在眼前,在奇山怪石和丰茂植被的映衬下更显威武霸气。

进入山门,依山傍水,山高林密,草绿花红,顺着曲里拐弯、延绵不断的石台阶,徒步攀登约十分钟左右,来到了进入吴山的第一个景点之滴水观音。抬头朝天眺望,在自然形成的岩石上方,一股涓流恰似圣水从天而降,形成观音座下一潭清水,水面幽静,清澈见底。在巨石下方,“滴水观音”像左手持洒水器,右手执杨柳枝,甚是威严。在南侧崖面上雕凿有很多古人的题词,其中以康熙皇帝在石坊上所题对联最为雍容华贵,上联为“五峯挺秀”,下联为“二华同高”,横批为“亚神”,“二华”指的就是西岳华山和西镇吴山。在右侧约十米高的峭壁上,雕凿有“晴岩飞雨”四个颜体楷书大字,字迹道劲庄严,为古今游人和文人墨客所赞许。


拜完滳水观音后,来到距滳水观音不到五米的漱玉亭,别看这简单的亭子,讲究非常多,流传的典故也不少,据说,在拜完观音后,这个亭子可供游人在此短暂休息,传说此池为阎王殿判官洗笔之水,可疗疾祛病,故游人至此,多用以洗漱或饮之,祈求健康平安。离开漱玉亭,继续沿盘山道顺势而上,在攀爬的过程中,不时有游客和收拾山货的人群交替穿梭,本来就狭窄的盘山过道显得十分拥挤,同时,也无形中增添了安全风险,为确保稳妥,我们商量就地休息,让他们先行,缓解一下拥堵压力。在稍事调休的间隙,放眼望去,大山深处云雾缭绕,各类植被五彩缤纷,满山遍野的红枫叶,将层峦叠嶂的山谷装扮的格外鲜艳,红红的,黄黄的,五颜六色,极富美感。


待游人稀少时,我们一鼓作气,来到了下一个景点之振衣亭,这里阳光普照,光线极好,放眼四周,盘山道逐渐变陡,给人一种压迫感。关于振衣亭的说法颇多,在古代,对穿着打扮也非常讲究,凡是钦差大臣、州县官员、四方香客到此,都必须先整理衣冠,然后才能去吴岳老庙祭祀朝拜,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为感受一下典故的气氛,我们也来到振衣亭,洗洗手,整理一下服装,算是对传统民风习俗的尊重吧!

稍微思索,觉得西镇吴山的景点很有意思,景点与景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触合,有序连接,不知是沿续历史,还是人为安排,景点的设置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就像读一本好书或看一部电视连续剧,让人迫不及待,爱不释手,念念不忘,似乎有一种吊胃口、诱敌深入的感觉。

前面我们讲了,要想参拜吴岳老庙,必须先过振衣亭这一关,只有在振衣亭把衣冠整理好,才能利利索索、干干净净地参拜吴岳老庙,由此可见,吴岳老庙在西镇吴山景点中的重要地位。站在振衣亭下朝上观望,吴岳老庙几乎悬空在半山腰的峭壁上了,看着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太刺激了。

吴岳老庙坐北向南,面积约180平方米,庙前有两棵直径各1.5米、高约20余米的古栾树,非常壮观,庙院的一片竹林,与近旁的丛林交映生辉,站在庙院仰望,头顶为千仞绝壁,令人目眩,其间常年有细水汩汩流出,若遇暴雨,则形成瀑布飞流,气势磅礴,瀑流聚成的溪潭,供上山人饮用,相传此庙始建于隋代。


随着台阶的陡峭,登山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我们陆续参观了日近云底石、王婆洞、回心石、灵官庙、西镇灵湫等景点,这些景点几乎都处在半山腰上,有的悬空,有的在峭壁、有的夹在奇石高峰之间,而且台阶窄而陡,极富挑战性,恐高或有心脏病的游客还是不上为好。

王婆洞值得一提,该洞为花岗岩断裂形成,盛夏入内,寒气袭人。民国时,曾有王姓道姑在洞内修行,后坐化于此。王道姑生前贤德,乐善好施,常以化缘所得些许米面,接济上山穷人,劝人莫入深山,以防伤生,因而百姓尊称她为王婆。传说,王婆洞是无底洞,洞的另一端直通甘肃平凉的崆峒山,经1993年实测,洞内多有分岔,深约30余米,煞是阴森。

回心石,石上凿有“回心石”三个字,其意为:人们游五峰(镇西峰、望辇峰、大贤峰、灵应峰、会仙峰)到此,已经走了十几里的艰险路程,然而,美不胜收的美景还有很多,前面还有险峰。因此,是继续前进还是掉头而回,都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灵官庙,这座古韵古风的灵官小庙,正面大殿供奉王灵官,本名王善,是萨真人守坚弟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驱妖压魔,助人升官,保佑仕途通达。

西镇灵湫,从百米高的峭壁上缓缓滳下无数水珠,最终汇入上下两个水池,水质清洁透明,甘甜可口,游人至此,争先品尝。崖上刻的“西镇灵湫”、“鸿蒙灵气”、“五峰奇观”、“碧山后仙”等摩崖石刻,字迹潇洒,为西镇灵湫胜景增添了不少风采。


美中不足的是,登顶一天门未能如愿,原因是顶峰进行改造施工,索道不能坐人,专门用于往山顶运送建筑材料,而且不时有沙子、小石粒从峰顶滑落,施工警戒人员专门在通往峰顶的狭窄陡梯上执勤,劝返游客止步。来到另外一个峰顶望月台,海拔己经两千多米了,峰顶狭小的空间只有饭桌大小,四周悬空,好在有铁索链加固防护,勉强跪在一处拍照留念,以了登顶心愿。从这边顶峰遥望对面顶峰,就是传说中以前的土匪窝,因施工暂停开放,只能从远处看看罢了,期待下次再来时能了结心愿,感受一下当年土匪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场景。

整个登山进程从上到下两小时三十分钟,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到山门时两腿己不听使唤,直打哆嗦,膝盖骨隐隐发疼,浑身像散了的架子,稀里哗啦,十分狼狈,稍事休息,吃点零食,整装待发,准备出山。

十多分钟后,搭乘旅游中心的转运车顺利出山,来到久负盛名的吴山千年古茅栗园保护基地,据导游介绍,这片千年栗子园,树龄范围均在200~1000年之间,目前平均树龄在390年,属中国古树名木群。放眼望去,古栗子树群沿深山、沟壑自然分布,规模宏大,树群植株之多、树龄之久、分布之广,在宝鸡地区发现尚属首位,依据现场保存树木的分布及树龄推断,该片毛栗子古树群是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所栽植,也是宝鸡市目前唯一尚存的弥足珍贵的文化历史遗产,被称为植物活化石。

看完古栗子园,信步来到被大片古栗子树围成一圈的西镇吴山觅野拾光营地,平坦宽大、绿草如荫的草坪广场,风景秀丽,游人如梭,听歌看书的、品茶闲聊的、跳舞拍照的、健身打球的、小孩嘻闹的、烧烤撸串的、品味特色小吃的…场面火爆,一幅热闹开心的景象。

看着大山深处还有如此美妙的神仙营地,真有点不敢相信啊!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和家人来这里避署,该是多么凉爽!如果在秋天收获的季节,来这古老的千年栗子园采摘栗子,享受收获的快感,该是多么幸福!

感叹巧夺天工的布局,感谢大自然无私的馈赠,美好的瞬间在这里将留下永恒的回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那么温馨、那么难以忘怀!

满怀希望而来,依依不舍而走,这次西镇吴山的旅行,既有收获也有遗憾,期待下次再回首。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