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区燕山公园游玩攻略简介(京西昙花一现燕山区)
沈芳蕤 • 2023-11-24 23:39:17 • 次
八十年代北京的行政区划为十九区县,燕山区为一个独立的区级行政建制,主要管理燕山石化地方行政、文化教育等事业。1986年燕山区与房山县合并,成立了房山区,燕山区改为燕山办事处。
网络图片
国庆节期间主要去游览了白水寺,顺道欣赏了凤凰亭,看高德地图上迎风寺距离不远,误打误撞地到了燕山公园的西北门。
网络图片
燕山公园位于房山区燕山卫星城中心部位。西靠迎风街,北接迎风中路,南衔迎风四巷,东邻蓝腾购物中心。公园依绵延起伏的自然地势建成,体现了中国自然园林的造园风格。园中遍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花岗岩体,或硕大突兀、或玲珑敦厚,出落在花草树木丛中,形成这座园林独具一格的景观。
从西北门进入燕山公园,首先是一座刻有“杨柳春风绿燕山,一芳乐园百花鲜,广迎京师千门客,赞颂旧貌变新颜”的石刻。
转过石刻则是山脚下镶嵌着碧波荡漾的红叶莲池,面积1300平方米,由荷花池、半壁廊、叠水瀑布和红叶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
以孔子“智者乐水”的园林思想为主导,用水的灵动活泼,弥补燕山公园裸露花岗岩体多,略显刻板拘泥的不足;水帘式瀑布(已无水)经自然地带跌入莲池,池内莲叶田田,莲池四周栽植各种彩叶植物与荷花交相辉映,景色怡人。
荷花池东侧小山岗。一只雄狮昂首向南,威风凛凛;两只小狮相对而戏,活泼可爱。
顺着红叶莲池向东不到五十米便是“四季园”。 季园是燕山公园的第一座园中之园。走进园北的月亮门,便是“四季园”的前庭小园,恰逢四季园举办“菊舞金秋花满园”的菊花展,顺道一观,虽然园子不大,但布满各种菊花,也别有一番情趣。(见微头条)
四季园南侧山坡上有一凉亭,名曰象牙亭。沿小径拾级而下,就是深水潭。潭本无奇,但“半潭秋水一房山”的题刻,蕴涵了丰厚的文化韵味。
顺着四季园的围墙上行,就是艺苑。
沿路走到山坡顶就是凌空长廊。全廊以颐和园长廊为范模,顺山势曲曲向西而下,并与燕龙亭相会融为一体,成长龙昂首向西奔腾之势。长廊由东向西长62米,共23间,加长廊东西首尾的两间方亭,合为25间。沿廊而行,廊柱两侧离地面45厘米分别有长条廊座,可供游人休息,
与东西蜿蜒的长廊紧紧相接便是西部小山之顶的燕龙亭。廊为龙身,亭为龙首,廊亭相连,犹如一条由东向西奔腾的巨龙。燕龙亭为视野开阔的重檐六方亭,六柱、六角,分上下两层。每层亭檐下都绘有色彩鲜亮的山水花岛及历史典故彩画。周围是光滑洁净的水磨石栏座。
亭南有杨萱庭书写的亭匾——“燕龙亭”三个大字;两侧楹柱有“奇石古秀一代云龙留胜迹,园林佳境千秋海燕飞五洲”的楹联。燕龙亭南侧光滑的花岗岩斜坡上,雕刻着著名书法家、中国文史馆员杨萱庭来燕山用一支如椽之笔,写下了长9米,宽6米的中国第一大“龙”字,堪称一最。
燕龙亭东南树林中是一组母子象造型:母象高1.6米,长3米,卷鼻庄重而立;旁边是两只小象,一只翻鼻朝天,一只伸鼻触地。母子相随,一派陶然、悠然气氛。
沿着山道一路向东而来,路边林中伫立着一座独立亭。
独立亭的边上 便是百步石阶。公园石阶多沿山而上,极富特色。有用长方形条石铺成的,百步石阶便是由数百块条石砌成。燕山公园的石阶甬道,已经成为公园上下串连、左右沟通的幽静网络。
顺着石阶,找到致远台。致远台也就是公园的最高点,背靠燕山电视台电视塔,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水上乐园。放眼远望,燕山景色尽收眼底,台名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意。
绕过致远台回到大路上,一路前行远远看到一处墙围拢的院落。推测是迎风寺。近前一看方知是北齐河清三年摩崖造像的文保单位。门前有一些残损的石构件。
不知是时间的问题还是防疫的原因,大门紧闭,无法瞻仰这座北齐石刻,只好绕着院墙找了一处相对能够看到院里的位置,
看到里面有一座四面玻璃的罩子,里面有一个用黄色丝绸覆盖的石像,应该就是北齐摩崖造像了。
远远地欣赏了北齐摩崖造像之后,回到通往艺苑的山道,不远就见路边有两座四角龙亭。
龙亭两侧有石阶下行,就回到了红叶莲池。沿原路返回。
虽然没有找到迎风寺,估计存放北齐摩崖造像的院落就应该是迎风寺。但游览了燕山公园,也不虚此行。
2022年10月5日
谢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