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攻略(38军子弟井冈山红色之旅6参观茨坪毛主席旧居)
沈芳蕤 • 2023-11-25 04:34:44 • 次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井冈山,这座革命的圣地,是毛泽东等众多伟大领袖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艰辛的地方,也是一个承载着无数英勇战士血泪和汗水的土地。在这个地方,革命的历史被铭刻成永恒的记忆,不仅有井冈山雕塑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毛主席旧居等一系列历史遗迹,还有朱毛会师广场、龙江书院等地,见证着中国革命的英雄事迹。
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雨丝绵绵,但毫无减弱我们参观的兴致。井冈山雕塑园,这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人物雕塑园,其中的20尊雕像由青铜、汉白玉和花岗石制成,包括伟人毛泽东、朱德、贺子珍等等。它们凝结了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心血,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雕塑珍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则是保存着3万余件珍贵文物,包括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珍贵影视资料。这些文物和资料,带我们走进了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深刻地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史。
茨坪毛主席旧居,位于茨坪中心东山脚下。这是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茨坪后的居住和工作之地。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这里率领农军,而1928年11月6日重新组织的中共前敌委员会机关也设在这里。红军时代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毛泽东的卧室兼办公室内,陈设都非常简朴,他的床铺、座椅都是东家的,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茨坪毛泽东旧居,不仅是革命的历史见证,也是思想的摇篮。在这里,毛泽东同志起草了《井冈山斗争》一文,留下了革命历史的珍贵文献。这个地方还有朱德旧居、中国红四军军部、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军官教导队队部等六处历史遗址,共同见证了革命岁月的英雄事迹。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由邓小平题写的。这座纪念碑的总高度达到46.8米,分为础座、碑座、主碑三个层次。主碑高达27米,寓意着1927年,这座革命的烈士纪念碑如同一把火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寓意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展现了革命的力量和意志。
在井冈山,我们还登临南山,这是井冈山景区内的至高点。曾是红军的五个哨所,从这里可以鸟瞰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等美丽景色,感受着自然风光的壮美。这里的每一块土地都承载着革命历史的记忆,这里的每一道风景都讲述着英勇战士的故事。
“茅坪革命旧址群”中的毛泽东旧居,八角楼,成为我们感受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毛泽东同志为了厉行节约,曾宣布一个规定,关于使用油封。在八角楼内,他披着薄毯,用一根灯芯燃起了夜夜的灯光,写下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文章。这里见证了毛泽东同志的智慧和坚韧,也为革命的胜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井冈山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革命历史的足迹。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在这里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个地方就是朱毛会师广场,曾经见证了英雄的相聚,今天也是我们缅怀历史的地方。子弟们纷纷在广场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感受着英雄会师的历史场景。
最后,我们来到龙江书院,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在这个学堂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他们为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斗争贡献了众多杰出人才。我们参观了书院内的展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深刻地了解了红军在军官教导队培训的情景。这里也有井冈山会师纪念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井冈山斗争的历史。
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圣地,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等英雄的故乡。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山一水,都见证了革命历史的传奇。走进这片土地,我们仿佛穿越时光,与革命先烈一同坚定前行。这是一段充满荣耀和光荣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铭记。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