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龙川胡氏宗祠游玩攻略简介(胡宗宪胡开文胡雪岩胡适等都出自这里)
沈芳蕤 • 2023-11-25 09:36:48 • 次
宗祠是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中最高大、辉煌的建筑,盛装着家族间千百年间传承不息的过往与荣耀。绩溪龙川胡氏是一支源远流长、人文显赫的胡姓,早在宋元时期,就被视为“徽郡罕有出其右”的世家大族,明代奕世尚书胡富、胡宗宪,清代制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著名学者胡适等都出自这里。
俯瞰龙川村
现存规模的龙川胡氏宗祠位于绩溪县城东11公里处的瀛洲镇龙川村,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其以“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著称于世,198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外建筑专家称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为天下第一”。
龙川胡氏宗祠
漫步在村内,水街两岸白墙黛瓦的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流水潺潺,徽州古村落的意蕴油然而生。
行至宗祠前,但见门楼为五凤楼,重檐歇山式建筑。中间屋檐下的额枋,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采用的是传统的装饰性满构图和中浮雕式,圆润流畅的刀法。中间和两边次间的三根枋,一大两小,称普柏枋,雕刻的是胡宗宪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宗祠仪门上画的门神是唐朝开国功勋秦叔宝、尉迟恭。仪门上的四根圆木民间称“来头”,现在说“你这个人来头不小”,就是指家族背景很硬的意思。超凡的雕刻技巧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只是初见,便足以震慑人心。
198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的门槛是衡量一个人官职高低的标志,门槛越高,官职越高。胡氏宗祠中门(仪门)的门槛非常高,象征着胡氏家族地位之高。工作人员说,这道门平时并不打开,只有胡家议大事或祭祖时才开启,而且只有胡家辈份高的人才能走中门,辈份低的只能走边门了。
龙川村水街两岸风貌
“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天井是徽州建筑中最常见也很特殊的一处设计。古徽州人聚水如聚财,选设天井,不仅具有通风排水、采光纳气的功能作用,天井上方承接的雨水也流入屋内天井水池中,所谓“四水归堂”,满足了徽州人“肥水不外流,财气不外泄”的风水心理。天井中央这一排条石,叫甬道,同样,这条甬道也只有在重大活动中,宗族上层人物、高龄长辈、贡献突出的成员和各家家长,才可以由仪门进入,由甬道走上正厅。
宗祠内的天井
中进为享堂,是胡氏族长老开祠堂门议事的地方,也是族人春秋二祭跪拜祖宗的地方。国家文物局一位专家曾说,胡氏宗祠的木雕作品,连故宫里都没有,这指的是正厅和寝楼的一百多隔扇门裙板。其绝在不仅精美,还在通过花鸟虫鱼、珍禽瑞兽,博古八宝图来褒美胡氏先祖人品德行,同时蕴含了族规祖训。
宗祠内的木雕刻(组图)
享堂内数量众多的荷花木雕图尤为引人注目。据考证,荷花图画稿出自明代大家徐渭之手。徐渭曾是胡宗宪的幕僚,一起参与抗倭。徐渭擅长画水墨花卉,用笔放纵,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风致。胡宗宪主持对祠堂重建,由徐渭设计木雕图稿,也就说得通了。
荷与蟹组图,寓意“和谐”
祠堂正厅隔扇门,每幅图均以群荷入图,把享堂变成了“荷(和)堂(塘)”,家族在此议事,要一团和气,则家和而外顺。木雕荷花图的特点通过纵览20幅荷花图,便可窥其“全、精、巧、雅”。一扇门的荷图寓意“一门和气”,全部荷图寓意“满堂君子”,具体到每幅荷图又有它特定命意。例如,荷与蟹组图,寓意“和谐(蟹)”,为和谐之源;荷与戏水鸳鸯组图,寓意 “和美”;荷花与虾组图,寓意“和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由于虾通体光滑,且有弹性,故对虾纹饰有和顺之意);荷花与青蛙组图,取蛙鸣荷下,寓意为“和鸣”。社会要和谐,家庭要和美,人与人要和顺,世间万物奏出和鸣之声,可谓意趣十足。
祠堂附近的国保单位奕世尚书坊是盛明时期的石牌坊、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
辉煌,昌盛,兴旺,宗祠是家族情感的纽带,寄托着族人数不尽的牵念与期盼,它亦是一座艺术与文化的瑰宝,且供世人无尽的敬畏与钦叹。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图片:高斌、杨硕
文字/编辑:吴承江
点击封面或微信留言即可征订或购买《安徽画报》
安徽画报云端群已开通,欢迎扫码加入交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