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白龟山水库(平顶山白龟山水库南侧鱼陵山的传说及真实情况)
沈芳蕤 • 2023-11-27 15:05:10 • 次
上篇说到鱼陵山与大禹和何仙姑抱打不平有关,咱们今天再说下鱼陵山的另外一个传说和它的真实情况,是一座古墓群落。
鱼齿山(也叫鱼陵山)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富,天地肥沃,北邻商贾重镇(下次详细再说)滍阳镇,南邻滍水(现在的沙河,又叫郦水),有一个质朴善良,自幼失去双亲的少年在这里打庵(现在野外露营的搭棚子),以捕鱼为生。他捕鱼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小鱼,不要繁殖期的鱼。他的这个善举感动了沙河中生活的鲤鱼公主,她就化作人形,制造机会与这个少年相识相知相爱。鲤鱼公主劝阻这个少年,尽量不要打鱼,开荒种田。他们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鲤鱼公主生病去世打破了这种幸福的生活。在鲤鱼公主弥留之际,告诉夫君,自己亡后,安葬时身体上不能穿戴任何东西。临出殡时,丈夫想再看一眼妻子的面容,不料当他打开棺材一看,却发现里面不见了妻子,只有一条鲤鱼在里面躺着,丈夫顿时明白妻子不让捕鱼的原因,哭得更痛了。他就按照妻子生前,扔石成穴的遗愿,葬在了鱼陵山的位置了。
过了数年,丈夫也得病而亡,病重期间他告诉儿女们死后要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啥也不要穿戴就安葬,可是儿女们心中觉得对不起父亲,等他咽气之后安葬时,仅给他穿了一条短裤。后来奇怪的事发生了,当儿女们合葬父母之后不久,合葬之地地势渐高,并且形成了一道岗坡,挡住了夏季被洪水容易冲决开口的河堤口。
人们也觉得好奇,就在他们合葬百天时,在这个岗坡的北段发现一个洞,洞口有一个人形的造型,上半身变成了鱼,下半身因身子的短裤被树根挂住而没变成鱼尾,从那时至今,鱼陵山就被人们叫做鱼齿山和鱼陵山了。
鱼陵山的真实情况
历史上记载,鱼陵山南北长五华里,高度约三十米,是人造山,因地理位置,加之山体似鱼,叫之。1985年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钻探发现此山为人工土山,属战国、西汉、东汉时期叠压墓葬。南端发现龙山时期文化遗址。通过勘探,也印证了史料资料的记载。
《左传》记载:“楚师伐郑,次于鱼陵,涉于鱼齿之下。”这段话所讲的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湛阪之战”,楚国的公子格率领军队驻扎在鱼陵山之后,再涉水到达对岸的鱼齿山。关于鱼陵山,当地历史上最闻名的文化人物李绿园的祖父李玉琳曾写过这样的诗句:“红烧尚剩前朝砌,绿碣还封旧喝僧;千载楚垒迷井灶,一捧汉墓委田塍。”这首诗基本上涉及了鱼陵山的重要特征:有春秋及汉朝遗迹,有庙和僧人。
最为可惜的是,这里的土质较好,被后人建砖窑把山体挖空。好在后来又加以保护,才得以保存。现在的庙宇还是以前的庙宇,只不过是后人迁移了位置。现人只能通过残砖断瓦,尘土废墟和历史资料,去追忆以前的仙人曾经足迹。
咱们下次唠下,1958年因修白龟山水库,被淹没在水下的历史名镇——滍阳镇。
#平顶山##平顶山头条##平顶山身边事##河南##历史#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