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旅游景点攻略(利川八景)
沈芳蕤 • 2023-11-27 19:06:42 • 次
利川八景,是清代利川文人对利川境内八个代表性景点的统称。那么今天我们来诗歌说利川,看看清代诗人笔下利川八景的唯美。
金字凌云
县城周边有六景:东部金子山高耸如云,谓之“玉笔朝天”,是八景之一的“金字凌云”。
王三锡的笔下:
金字高悬久著闻,挺然峙立独超群。
钟声继续催新月,山色辉煌灿暮云。
几叠遥岑排雁阵,千重佳气篆鸿文。
世人欲识仙源路,直到诸天界上分。
徐崇文的笔下:
祥光万道灿林于,金字煌煌接太虚。
出岫无心怀靖节,凌云有志赋相如。
层峦起伏分浓淡,大笔淋漓任卷舒。
点缀楼台都入画,携筇好趁晓晴初。
两人都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山之高耸,“玉笔朝天”这山的个性特征就在云里雾里不见了。
而在张定模的笔下:
灵岩不与众峰班,铁画银钩写作山。
万里云烟奔腕下,九天星斗列眉间。
黄州赤壁真堪削,巫峡丹书尽可删。
何事大文亘终古,凭空结撰杳难攀。
却与赤壁、巫峡丹书进行了比较,才勾勒出“玉笔朝天”独有的气势来。
柳桥烟雨
在城东杨柳寺及东门凉桥一带清江两岸绿柳成荫,是所谓“柳桥烟雨”。
王三锡的笔下:
异样风流着意描,带烟和雨傍山桥。
谁将离恨深深绾,顿觉客情淡淡消。
苍翠远生滑玠肘,朦胧低护小蛮腰。
春风几度晴光现,好向前溪整去桡。
张定模的笔下:
垂杨几树占桥边,一望迷离翠接天。
绿染山眉朝看雨,青遮渡口晚含烟。
长条折送行人辔,轻絮飞迎钓客船。
可惜灵和无限种,风流谁复忆当年。
王三锡的笔下的柳树全文写柳不见一个柳字,却别有情趣,异样风流。张定模笔下却尽显离情别意
徐崇文的笔下:
青丝乱袅柳千条,烟雨初匀傍野桥。
笠影参差迷雁齿,画图隐约接虹腰。
小溪翠锁花争扑,曲岸红飞絮共飘。
寄语游人衣快染,春风吹送马蹄桥。
徐崇文的笔下的有那种缠绵悱恻之烟雨,又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得意心情。
乾溪积雪
位于城西南的乾(甘)溪山,冬雪如毡,风光秀丽,所谓“乾溪积雪”。
王三锡的笔下:
一片寒光雪满溪,随风飘荡逐高低。
春归柳絮余芳径,月上梨花陷玉蹊。
净处漫同红雨落,淡中好共白云栖。
何须更羡琼瑶岛,仙路依依望不迷。
张定模的笔下:
雪积乾溪行径纤,断桥策蹇意兢严。
长松夭矫龙嵌玉,怪石峥嵘虎陷盐。
万斛明珠藏绝壑,一条素练介穷檐。
何时化作桃花浪,早放兰芽吐笔尖。
徐崇文的笔下:
乾溪深处漫停车,春去犹堆六出花。
明月照来寒有色,回风剪就皓无涯。
诗吟驴背肩频耸,茶品龙团味倍加。
到眼皆成银世界,寻梅莫辨路三叉。
王三锡与张定模笔下的乾(甘)溪山雪景弥漫视野分不清是迷还是不迷,藏还是不藏。徐崇文的笔下的乾溪山有赏雪情趣却又畏惧严寒。
钟灵叠翠
城南钟灵山,传闻明代飞来一钟而得名,古木参天,满目青翠,是所谓“钟灵叠翠”。
王三锡的笔下:
叠叠层层入杳冥,峰名的不愧钟灵。
岚光淡绕绮罗带,岫色学装锦绣屏。
草长层岩漆翠影,雪铺迭嶂变奇形。
天然一幅真图画,远胜衡山十里青。
张定模的笔下:
一山迤逦抱城闉,迭嶂层峦秀绝伦。
骏马奔腾张翠鬣,神龙夭娇振青鳞。
灵奇未可容巢许,钟毓还应降甫申。
试看云霞蒸蔚处,分明闲气属斯人。
徐崇文的笔下:
晴岚叠叠拥钟灵,软翠分明列画屏。
衣带水拖僧眼碧,剑茫山染佛头青。
蔚蓝密锁朝烟聚,晚黛频添宿雨零。
疑是双眉天际晕,妆成雾鬓立亭亭。
如诗如画的钟灵山在徐崇文笔下站成了以为亭亭玉立的装扮少女,推崇的就是这种怀春还愁的女子形象。
滴水鸣弦
今关东村一组滴水岩,洞口有观音阁,水滴如凼,如鸣佩弦,是所谓的“滴水鸣弦”
王三锡的笔下:
千寻瀑布画难成,谱出洞庭断续声。
流水无弦空自响,高山有韵向谁鸣?
拟从夜月来湘浦,恍似春风过武城。
江上峰青人不见,望中侧耳更凄清。
张定模的笔下:
一勺翁然仰出泉,幽岩滴落响潺潺。
声谐清浊鱼听操,曲度潆洄鹤舞弦。
沁我诗脾怀古调,洗人俗耳涤尘缘。
此间只可参琴旨,低向滩头一刺船。
徐崇文的笔下:
鸣弦滴沥响丁东,切切嘈嘈约略同。
绝壑翻成珠错落,飞岩响乇石玲珑。
清音和雨连青嶂,爽籁随风曳碧空。
解得个中流水趣,援琴何用理丝桐。
全诗把清音和雨、爽飒随风,把几滴水声写的很有韵味;到头来解得山水之趣、自然之趣,得之山寓之水也!天籁之声,来与自然。
小谷春流
县城西边,有大塘方家湾小溪,幽谷迂回,春水融融,是所谓“小谷春流”。
王三锡的笔下:
几竿溪水艳阳天,小小源头不染尘。
两岸桃花红雨落,一行柳絮绿波新。
难容舟子来停棹,自许渔郎去问津。
栖谷高风今在否?垂丝知是过来人。
张定模的笔下:
春山一夜雨朦朦,小谷流泉脉正通。
萍叶随风翻嫩绿,桃花落水溜残红。
泛觞可向萦洄处,把钓堪于潋滟中。
笔洒江河如有兴,好凭新涨寄诗篇。
徐崇文的笔下:
春风何处不夷犹,小谷盈盈水自流。
红雨空朦笼渡口,绿波荡漾卷溪头。
旧痕忽逐桃花浪,新涨如浮杜若洲。
羡杀渔翁垂钓坐,叽边日日友群鸥。
“小谷春流”本是一处不起眼的野景,在诗人们用不同的天气入手,以垂钓为轴心,抒写山谷小溪的乐趣。
星岩夕照
在忠路老屋基七星岩上有发光的石块星罗棋布,反射夕阳之光,如诗如画,谓之“星岩夕照”。
王三锡的笔下:
列宿荧荧象外排,斜阳影里焕天街。
余晖倒映千层岫,绮彩直干万丈崖。
杨忆摘星原有籍,张骞入涩讵无阶。
郎官宅第神仙府,半在山巅半水涯。
张定模的笔下:
石树巉岩似列星,斜阳激射更莹莹。
霞翻绝壁铺丹画,烟锁层峦拥翠屏。
林表昏鸦分嘈杂,云中孤鹤独飘零。
可知物色同生态,晚景桑榆各判形。
徐崇文的笔下:
暮霭迷离树影稀,星岩闲眺客忘机。
一轮斜日余残照,万叠苍山带夕晖。
远浦渔舟摇橹去,前村野老荷锄归。
休嫌此景桑榆晚,尚有红霞射翠微。
徐崇文这首“星岩夕照”写出了田园风光情趣,却又抛弃了晚景凄凉的那种唏嘘和哀叹,把“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意推陈出新,读来让人奋发向上。
归源晚钟
在建南枫化村,有归源寺,暮色降临,寺钟回响,山鸣回应,是所谓“归源晚钟”
王三锡的笔下:
山光淡淡水溶溶,知是蓬莱第几峰?
红日一轮方挂树,白云万叠又闻钟。
妙音不信人间有,仙乐疑从世外逢。
试问归源源在否?空留余韵绕苍松。
张定模的笔下:
寻到源头日落峰,老僧归寺晚撞钟。
霜前逼似丰山应,月下长如郦水逢。
响彻疏松惊睡鹤,韵流幽谷起潜龙。
试听鞺鞑随风远,开拓游人万古胸。
徐崇文的笔下:
钟鸣古寺韵悠然,一百八声向晚传。
逸响敲残千嶂雪,余音摇破半山烟。
何人倚枕频惊梦?有客凭栏顿悟禅。
日落梵宫撞未巳,又随征雁度遥天。
只是我不解,素有“暮鼓晨钟”之说,据《利川县志》中县丞王三锡笔下的归源钟声是这样的:“红日一轮方挂树,白云万叠又闻钟。”明明是写晨钟!又何来晚钟呢?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