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旅游景点攻略(泗城州凌云百色县城最惬意的街)
沈芳蕤 • 2023-11-27 22:43:44 • 次
旅行笔记·拾壹 泗城州府凌云县城
泗城州府
如果说百色有哪个县城可以担得起小家碧玉这个形容词,非凌云县莫属。北宋仁宗在位时,壮族首领侬智高带兵起事,这个事情当时闹得比较大,北宋政府派狄青平乱,叛乱平定后北宋政府为了加强对该区域的管理,设置了泗城州,治所在城郊。明朝的时候把将泗城州的治所移到了现在的凌云县城,民国的时候才废止了泗城州的称号,因为县城东边有凌云山,所以更名凌云县。
所谓的泗城州府景区指的就是现在的凌云县城沿河的主城区,沿河的住户古时候应该都是大户人家才能在这种黄金位置定居。
历史
整个泗城州府景区,其实景点都非常集中,哪怕不刻意做功课,只是在河边来回漫步,都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晨雾缭绕,落日余晖,灯火阑珊,各有各的特色。随处可见的古木,600年的树龄都算年轻的,置身群山之间,是都市人日常难得的体验,难怪被称为“中国长寿之乡”,人在这里呆着心态整个人放松的,养老圣地。
主街道上有个微型商业街,最主要的是沿河的潺潺流水,整个凌云的精华都集中在这条河附近,河水和沿岸的建筑交相辉映,融合为一体。河水很清澈,而且非常凉快,从早到晚路过都能看到有大人小孩在水里游泳嬉戏,有淘米的,洗菜,洗衣服的,好不热闹。往出城的方向走可以在尽头看到著名的“天下第一壶”,一个巨大的会吐水的茶壶,因为凌云以白毫茶闻名于外,所以茶叶也是凌云一张重要的名片,想体验采茶的乐趣可以顺便再去一去茶山金字塔。
县城
泗城文庙
就在河岸主道路(河东路)的中段,3A景区。岑姓是凌云的大姓,古时文庙就是岑家子弟的私塾,乾隆年间凌云当地建设公办学校后,私塾便逐渐演变成了祭孔的场所。
景区非常袖珍,属于到县城中心必经之地,因此无需刻意前往。文庙曾经遭损毁,因此目前看到的是重修后的新建筑。管理景区的阿姨比较随性,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有可能不开门,所以能不能进到文庙内还得碰一碰运气,好在景区不收费。
私塾
凌云民族博物馆
凌云号称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想了解凌云历史的可以到凌云民族历史博物馆瞧瞧。博物馆的外观仿的是古代的城楼,和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博物馆的大厅还有一对明朝的石狮子,很有气势。
内容:整个博物馆分为两层,主要介绍凌云的发展变迁,除了建城的历史外,还可以通过展示的生活用品,印染,瓷器等了解到生活在这里的壮族、瑶族和汉族人民的日常。
TIPS:博物馆免费开放,但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休息时间。
博物馆旁边有个为纪念孙中山建的纪念堂(不对外开放),纪念堂周围有个小荷花池。博物馆的后山的海拔2800米高的后龙山,所以学习完凌云历史后可以爬山欣赏凌云城景。
后龙山的山脚指示牌写的是独秀峰景区,但是如果导航独秀峰是搜不到的,必须定位到凌云县档案馆或者凌云县博物馆。
叫独秀峰景区实际是集合了好几个景点,有两个岔路口,往左边上是后龙山,是直接到山顶,海拔2800米,非常高,中间会有三个清朝历任流放到这里的官员刻的石碑,还有几个观景亭。往右边难度小一点,大概一半的海拔,就叫独秀峰,体力不好的可以走这边,一个小时应该能走到,到山顶能看到凌云县城的全貌。不想爬太高的可以就在山脚看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
周边景点
林记烧烤
一定要在凌云住一晚(可以住壮志凌云,设施比较新,离县城非常近,早上可以散步出去沿河欣赏天然山水),吃吃小烧烤体验县城的夜生活。在县城最闹市地区河边,一共三家林记招牌,各自经营,凭感觉选的是绿色招牌,离桥最远这家。光是坐在河边吹风喝酒又安静到只听得到水声的环境已经值回票价。
服务:态度很好,哪怕是很忙也没有敷衍,而且上的速度很快。
总评:味道几乎吃不出甜味,但是咸味很克制,烤的火候控制得非常好,有碳烤的香味,但是一点都不老,而且酱汁还能进到食材里,实在太不科学了。
带皮五花肉:皮很有韧性,肉质却很嫩,两个部位交相辉映,是土猪肉。
牛肉:牛肉冷掉肉还不柴保持嫩度,绝。
鸭下巴:肉质很紧实,没有异味,比单一吃鸭舌爽很多。
豆皮:很大一张,方的,脆,微微酸的汁,很解腻。
隔山:这个隔山一点都不柴,竟然能保持肉的汁水,外酥里嫩,难得。
蔬菜:他家各种烤蔬菜,吃起来都是自己种的农家菜,大概两指的大小,都非常脆嫩,吃起来有蔬菜的香味,而且酱汁也入到里面了,随便点不会踩雷。
肥牛:他家肥牛肥油没有这么多,而且肉质很嫩,吃起来很嫩,感觉一串是百色两串的量。
夜生活
哪怕走在凌云县城最热闹的大街上,你都可以不疾不徐,享受从容不迫带来的舒适感觉,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来到凌云不由感叹:生活本该如此!
END
坐着我的摩托车 载你缓缓的离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