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金色大厅游玩攻略简介(看维也纳金色大厅游荡指南)
沈芳蕤 • 2023-11-28 06:42:00 • 次
音乐之都维也纳,在你的想象中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潺潺的多瑙河流动着湛蓝的水,广场上有人弹着吉他,有人拉着手风琴,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等音乐名家在这里诞生,他们创作的经典名曲《费加罗的婚礼》《天鹅之歌》《蓝色多瑙河》,也给维也纳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浪漫。
音符跳动流转,晨昏交替,日子一如流动的多瑙河一般舒缓。
音乐大师们在两个多世纪中,为维也纳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当然,在维也纳,一定不得不提金色大厅,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厅。
维也纳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英语:Musikverein;德语:Großer Saal,全称是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又称黄金厅、维也纳爱乐厅。
它被誉为世界五大音乐厅之一,与柏林爱乐厅、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阿姆斯特丹大会堂,以及波士顿交响乐大厅齐名。

金色大厅并非独立建筑,而是奥地利皇家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厅内的两间收藏馆中,还保留着莫扎特《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等音乐史上的重要藏品。
音乐厅由丹麦著名建筑师汉森设计,在1869年竣工。它拥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形似狭长的「长方形鞋盒」,独特的设计,让金色大厅的音乐呈现出精妙的混响效果。
理想的宽高组合,有利于将大量侧向声音反射到座位上,给听众良好的空间感。屋顶由九个三角型大钢结构架,外表镀金,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箱。女神像等装饰形成了凸凹丰富的表面,有利于漫反射形成更加均匀的声场。
相关的声学理论,在金色大厅建成半个多世纪后才逐渐成形。
由此,「金色大厅中的金色之声」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弦乐器与木管乐器、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之间相互平衡,无论远近高低,听众都能在体会到相同的演奏效果。

大约在170多年前,音乐仅在欧美国家的教堂、皇宫或室外广场上演奏。19世纪50年代,英国、奥地利等国家才开始建造小型音乐厅。
这座音乐厅,是历史的见证之一,代表着欣赏音乐的身份从贵族逐渐延伸至普通民众。
金色大厅是维也纳音乐生活的支点,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场地。
新年伊始,这里就会按照传统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电视转播中,把这里金碧辉煌的装饰和优秀的音响效果展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

1987年,央视第一次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美观的大厅加上「高大上」的交响乐团演奏,让当时的国人,瞬间记住了「金色大厅」这个名字。
潜移默化中,这个大厅就成了音乐圣殿的代名词。

世界各地,一座座艺术中心不断涌现,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水平。
这座最古老,同时也最现代的音乐厅,还将继续彰显着声律的美,把古典音乐传播到更远的疆界。
艺术无国界。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