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温州茶山游玩攻略简介(温州茶山古镇轶事散讲)

沈芳蕤 2023-11-28 12:52:44

摘要:温州茶山位于大罗山脚,明清时属永嘉德政乡十三都。民国时称罗山乡。因面向东海,气候温暖潮湿,茶山因历史上盛产茶叶而得名。茶山人文景观丰富古迹多,有古刹老寺、攀岩刻石、历史

温州茶山位于大罗山脚,明清时属永嘉德政乡十三都。民国时称罗山乡。因面向东海,气候温暖潮湿,茶山因历史上盛产茶叶而得名。茶山人文景观丰富古迹多,有古刹老寺、攀岩刻石、历史名人墓碑等。主要景点有:五美园、山重楼、香山寺、卧龙溪等。

早在谢灵运在温州当太守时,曾乘船驾帆来游大罗山旁的帆游山。这证实曾有人描写大罗山为海上仙山的传说。当年谢太守还留下《游赤石进帆海》诗,使这座不高的帆游山在历史上出名。诗中有句“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就是描写当时帆游山外还是一片大海边的海途,有许多当地人捕捉石华、海月等贝类景象。民国时期帆游山下曾建一条长长的水利长堤,并成为当时永嘉县与瑞安县在塘河上的界线关隘,设有专人值守关卡,对来往塘河上货物纳税。

六、七十年代,帆游是温州到瑞安内河轮船途中停靠点,岸边建有一座石亭,亭柱子上刻有:“两邑划分南北界,三椽擬筑短长亭。汽笛一声来耳畔,梵钟数杵出陀头。”注:附近一座温州很有名寺院《陀头寺》。

古时温州农村塘河两岸大多种水稻,因河流众多方便灌溉。但河道还没有真正进行整治,水利设施落后,干旱现象经常发生,百姓因缺水无法保证水稻正常生长需要,渴望天公发尚心降一场救命雨。

旧时官府根据实际情况,发动当地民众出钱,请道士、和尚做道场求雨。各个乡镇也纷纷各自组织求雨。前往茶山卧龙潭龙王寺求雨最多,据说茶山此处的寺庙最为灵验。

龙王寺是专门为龙王所造的庙宇。龙王有东南西北四位,称四海龙王求雨要请金脸龙王。金脸龙王请来,会下雨;白脸龙王是连续下雨时:求晴;黑脸龙王不能请,因请来会刮台风。当时曾有古话讲;“求男求来浪败子,求雨求来大风吹”(大台风)。

求雨时道士、和尚做道场,百姓要求吃素、禁屠(不杀牲畜),把龙王神像请来放在三港庙前天日下晒太阳,做七天七夜的道场。雨一落,即求雨得到成功。雨若还没有落下,则需接着做道场念经,到下雨为止。

通常雨一落来,要请戏班演求雨戏庆祝,并送龙王回归龙王寺。据茶山当地的老人说:茶山龙王寺是明代温州知府:郝守正发令建造的,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山中卧龙潭现在还留存郝守正的书法摩崖刻石。

茶山的迎佛,“茶山迎佛”日的第一天是“逻书扫街”,当地民众请戏班丑角演员沿街巡游。

“迎佛”就是人们所说的“迎神赛会”,茶山人就讲:“迎洪岩做斗台戏。”,对于茶山洞桥上、下社前村而言,当年迎佛演戏是村中的不可缺少的重头戏。而且每年各个地方的戏曲爱好者都会赶来看戏。

迎佛与斗台戏很有名气。茶山迎佛通常选择在八月,因此时正值晚稻未割的农闲时间,柑橘则在下半年才开始采摘。农闲时节举办迎神会演斗台,如这年收成较好,便会请最好的戏班来茶山演戏。茶山人素来喜欢争强好胜,为了提高取胜概率,舍得花钱特去上海请来著名的演员充实阵容。

戏班斗台戏地点当时选择在茶山三港庙,原地现有古戏台一座,为了唱斗台戏临时搭建一座的戏台。演斗台戏共演二天,每天下午开台演戏,两个班“头通”开锣后,即“打八仙”紧接着就开演。两个班演相同的戏目,比角色,比唱口,比做功比行头,演好喝彩拍手,演不好则招来喝倒彩、打空喊。

戏台下到处挤满了人,真是水泄不通。八月天气尚热,人山人海,打堂堂,台下观众目不转睛盯着戏台,生怕漏掉一个细节。一直演到傍晚太阳下山才告一段落。大家吃过“黄昏”,斗台戏晚上更为热闹,因为压台戏还在后面。那时还没有电灯,戏台上两边挂起两盏煤气灯,照得三港庙前一片明如白昼。两个戏班还是演一样的戏曲,一直斗戏到深夜,从历史故事的折子戏到白蛇传、狸猫换太子之类,也有江湖义气、波谲云诡、乱世英豪之类,尤其是武打场面,《五虎将》当大马金刀,盔头上插满各种翎毛。场面:一对多,或双方兵器一相交,动作也随之而来,又是翻跟头,又是连续转身。整个武打场面堪称今天的大片。最后则是悲欢离合、儿女情长的正本大戏,文戏使台下观众的心被剧情打动,大家都沉静下来认真看戏。斗台戏一直做到午夜才斗罢结束。

茶山有座非常有名的寺院香山寺:建在山峰秀丽,奇岩多姿,林木茂盛的山坡上,因秋季桂花盛开满山清香,且寺庙香火兴盛,故名。

寺院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兴于明,盛于清。中途屡遭火患,现存香山寺为清光绪七年(1881) 重建,共三进,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大悲楼等主体建筑。

香山寺为温州著名古寺院。每逢观音涎辰(即农历二月十九)、观音成道(六月十九)、观音出家(九月十九),定为朝拜观音菩萨的香会日期,又有观音送子的民间传说,故每年到特定的日子里,前往拜观音求子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估计是当今社会里不孕者数量不少。

如今盘山公路可直通至此。平时香山寺进香和浏览观光的香客也是络绎不绝。

关于香山寺的传说:从前,有一天南海观音佛决定在自己六月十九的大喜日子时,开一个讲经说法的盛会。一是可以庆祝六月十九的纪念日,二是可以宣扬一下佛法,使得各方后辈多学点法道,早点进入神仙行列。

当日下定决心,但她掐指一算,算出今年六月十九有特大的暴风雨来临,一想到自己这座落伽山(位于普佗山东南方向)坐落在南海大洋中,会受到狂风暴雨的袭击,平常是可以躲在洞中只管自己念经,但要开大会做道场讲经说法,这就很难使大会开得圆满成功了。她心想:“这大暴雨是玉皇大帝早已排定的,自己亦无法改变,还是去寻邻居东海龙王商量商量。”

观音佛腾云驾雾来到东海龙王的龙宫。龙王听说后,便道:“若要改变刮风下雨的日期,我小龙不敢担当,早年我家黄龙伯伯在唐太宗时代把雨点大小落错了,还被魏徵丞相斩了头”。经过观音佛再三说情,双方协商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观音佛将说法盛会转移到茶山大罗山顶上开。龙王想自己和她是多年老邻居,应照顾观世音的面子,龙王承诺在那天下雨日期不改,只是确保茶山大罗山顶雨不落风不吹。想必玉皇大帝坐在宫里也不会知道的。

光阴似箭,不觉已到了六月十九这个大喜日子,观音佛行出了法力,把整个大罗山顶点化成为祥云和蔼、花香鸟语、寺宇庄严、道场宏伟的美丽仙境。当日各方来客有:老寿星南极仙翁、小孩童刘海仙、献寿的麻姑、送子的张仙等等。八仙们吹箫奏乐,十八罗汉也忙着来出力帮忙,众仙人也就不再一一罗例。

另说:南海龙王身边排阵的一位灵龟军师,他早早就听到六月十九大罗山顶观音佛开大会。他想着趁六月十九龙王去行雨之时,自己偷偷去大罗山听经,一可看看盛会,开开眼界;二可学习经法,说不定自己也可以成仙。他瞒着虾兵蟹将从龙宫后门出去,此时正巧碰着小海螺。海螺问:“灵龟伯伯,今天大风吹你到哪里去?”灵龟军师被问,忙说道:“小螺,我带你去大罗山顶嬉好不好?”小海螺听后便爬到灵龟伯伯背上跟着上了大罗山。

到了大会场门口却被四大金刚拦住了,他俩只好站在山门边听。灵龟军师自己听不懂讲经内容,小海螺年轻更不用说了。他俩觉得没趣便去了大罗山顶四处转转,看看风景吧。过了一段时间,观音举办的道场结束了。由于观音佛法力很大,凡界听观音说法讲道之后,就会长寿成仙的,当日这个灵龟军师和小海螺只听不长时间的观音宣讲,不知不觉地沾光,顺便也得道成仙了。灵龟军师成为灵龟大仙,小海螺成为海螺童子,两位照着群仙散会归去的祥云赶上队伍做仙人去了。

茶山的大罗山顶因被观音佛做过道场,很长时间里,仍是有一阵阵香气喷涌出来,后人就称这座山为“香山”,便在此建造佛殿纪念观音佛。当时的灵龟军师和小海螺成仙后,两个壳变成了大岩石,一个在这边山顶听经,一个在那边岩上听经,还有八仙中的曹国舅散会后路上被大风吹走的纱帽。

你如不信,有机会可去茶山香山寺门前山中,还可寻觅到:灵龟听经岩、海螺听经岩、纱帽岩、蘑菇岩,都还完好地生在山中呢!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