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特拉维夫旅游景点攻略(地理冷知识以色列实地旅游感受)

沈芳蕤 2023-11-28 22:38:26

摘要:前言从来没有一次旅行如同这次一般坎坷,但最终还是成行了。在我没去之前,以色列在我心目中是深沉、肃穆、血与信仰绞织在一起,这成了我多年之后一门心思要去圣城看看的最原始的

前言

从来没有一次旅行如同这次一般坎坷,但最终还是成行了。在我没去之前,以色列在我心目中是深沉、肃穆、血与信仰绞织在一起,这成了我多年之后一门心思要去圣城看看的最原始的初衷。

真正开始准备做攻略、办签证时才发觉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知之甚少,这个拥有四千多年文明,但建国却还不到百年,地图周围全部是敌对国家,本国内三种水火不相融的宗教并存的最奇葩的国家,却是整个动乱的中东地区最安全的。

于是,我做了有史以来最详实的功课,包括: 维基百科、BBC纪录片、各种穷游攻略、《晓松奇谈》、电影《天国王朝》、甚至还有一本巨厚的《耶路撒冷三千年》。

当你飞了十几个小时,打开google map 看到自己身处在每天被七点档新闻报道的地方,还蛮奇妙的。

特拉维夫

  • 拥有“咸蛋黄”的海边

打开地图你就知道特拉维夫拥有多长的海岸线了,曾有人说“在耶路撒冷祈祷,在特拉维夫生活” 看来是来对了。

我到海边的时候,这颗“咸蛋黄”即将落下,在一月到三月这个季节落日的时间基本保持在pm5:00~5:30 ,二十分钟左右的magic time极短,却把地中海的媚态和美态展露无疑。

第二天我是做足了准备,提前一个小时就找到一家靠近海边的阿拉伯餐厅。边吃着阿拉伯奇怪的“土豆泥”,边捕捉“咸蛋黄”的身影,边喝喝小红酒很有意思,这家阿拉伯餐厅开在一个天主教堂旁边。

  • 雅法老城

特拉维夫其实是由特拉维夫新城和雅法老城组成。新城拥有很多包豪斯建筑,说实话我分不太出来,也没有特地去寻找,倒是路上各种奇形怪状的建筑很有意思。

这就是以色列全球首屈一指的滴灌技术,让这个极其缺水的中东国家拥有可观的绿地覆盖面积。

相比较新城,我更偏爱老城雅法,他的历史和耶路撒冷一样,同样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随处都是景,任何一个巷子里都有高逼格的私人博物馆。

这个叫做 ilana Goor museum,是从穷游上看到的,在老城里很容易被错过,对装置艺术和稀奇古怪的收藏品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最关键这个私人博物馆还拥有一个无敌阳台,能看到老城和大海的融合。

听说雅法老城的门牌都是用十二星座挂牌的,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凑满,只看到一个天蝎座。有兴趣有时间有腿力的朋友可以慢慢找齐。

最后来说说这里吃的。来以色列之前就有很多驴友跟我抱怨说怎么吃不惯中东菜,怎么难吃,我来了之后真心感觉还好(可能是我口味太重了)。这个是午餐,还没点菜,一大波调料先摆满,绝对比韩国料理还要丰富。

建议点菜要多点海鲜,非常新鲜!

  • 独一无二的艺术街

特拉维夫有两个市场很有名,一个叫卡梅尔市场,一个叫Nachlat Binyamin艺术市场,两个市场其实就是两条街,虽然是邻居各占一边,风格却迥然不同。

众多攻略中提到过的卡梅尔市场,我觉得更像是个菜市场+跳蚤市场,当地人来的比较多,我个人觉得游客没必要去,小商品基本看着像义乌货并且家家都大同小异,不值得购买。听说这里的DeadSea产品比较便宜(死海泥面膜、护手霜等),因为我所有的这些化妆品都在机场购买(免税外加还搞赠送折扣活动)所以没有具体比较过。

我们重点来说说隔壁的Nachlat Binyamin艺术市场,这个市场只在每周的周二与周五开放。

这里摆摊的艺术家或者叫设计师,都是被筛选过才有资格在这里,所以他们的东西不但精致而且独一无二,卖掉一个就不会再有第二个。

这种万花筒相当别致,而且是纯手工打制,送人的必备神器,还能刻字。

海法的“空中花园”

从特拉维夫坐车然后换火车去北部的海法(以色列的交通非常方便,只要你打开google map基本上所有的交通信息都能查到,包括班车的到站时间,如何换乘等等一应俱全,根本不必打车。)

实话实说海法这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实能逛的地方并不多,除了海边就是下面这个宏伟的巴哈伊教的空中花园了。下图是从山顶望下去的,非常壮观,但是不让进可能时间不对。

很难想象在犹太人心目中的异教总部竟然设在海法的市中心。我国的方大同、潘石屹都为该教教友,方大同的“大同”即取自该教实行“大同世界”的教义。下图是从山脚下往上看的角度。

还是半山腰的风景好,可惜没有拍到他的夜景,就只能赶着火车回特拉维夫了。

沿着海岸线思绪万千,明天就要离开特拉维夫启程去圣城了,上帝的应许之地,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这个梦想中目的地我足足想了十年,纵然之前有很多的阻碍和一波三折,纵然前两天在大马士革门仍旧有枪击事件,他依然像一股牵引力一样拉着我迈向世界的肚脐。

耶路撒冷

  • 圣城初印象:兵哥哥们都太帅

一进耶路撒冷城就是一片现代化(因为不是老城),轨道交通发达,一到站就看到兵妹妹们,让我们这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一下子开了眼。

而真正让人惊艳的是耶路撒冷城里无处不在的护卫兵和警察,构成了一道别国绝对看不到的“风景线” ,那真叫一个酷!

  • 圣城初印象II:阿拉伯人的旅馆

放弃了各种宾馆,在booking上找到了这家别具特色的阿拉伯风味的旅馆,虽然小却充满着异域风情,并且就位于大马士革门的旁边。每天能听到他们念古兰经,隔壁天主教堂却在做弥撒,再往前一点就是犹太教的区域,世界三大教暂时能和平相处也是有趣~

  • 圣城初印象III:现代文明与古文明的冲撞

刚来到这个城市,脑袋里闪现出的都是各种传说、各种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各种宗教故事,当你真正的走在那些石子路上、古城墙边上,会有种穿越来的不真实感,像某种牵引力把你往漩涡的中央拽。

  • 老城:大卫塔

大卫塔其实是一座古老的城堡,靠近耶路撒冷老城的雅法门。当初是为了加强耶路撒冷老城的战略薄弱点,后来曾多次被毁和重建,如果你对耶路撒冷的历史感兴趣可以看看,爬上塔楼能看到老城的全景。 特别提醒一句:晚上的灯光秀非常棒,把历史故事投射在斑驳的古城墙上,本身就凹凸不平的砖石似乎一同在哭诉着几千年来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可惜不能拍照,灯光音效一流)

  • 老城:苦路

来这里的游客,无论你是否是基督教徒,应该都会走走当年耶稣背着十字架走过的苦难之路(我的一位基督徒的朋友还特地发来消息,要我装一瓶苦路上的泥土给她,可想而知这里对信徒们的意义)。建议各位来这之前,好好看下电影《耶稣受难记》, 再来走这条路感触会更深。

  • 老城:圣墓教堂

苦路的尽头自然就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并且尸体被放下安葬后复活的地方。圣墓教堂远远没有其他教堂那般华丽,甚至很容易被错过,但他在信徒心目中是世界的肚脐!甚至是世界上基督教最为重要的教堂,没有之一。

那块石板就是耶稣从十字架上被放下后躺过的地方,人们把信物放在大石上擦拭,然后带回家供奉,更多的人则是长时间跪下亲吻那块传说中浸透着耶稣的血的石头,石头上泛着淡淡的香气。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身处其中你也会被这股漩涡一下子吸进去,这里也许就是我之前所说的漩涡的中央吧。

这里就是耶稣安葬的地方,这个需要低头才能进入的墓穴不足两到三平方米(里面不允许拍照),每一位信众不惜排着长队缓慢进入,跪下祈祷也就不足几秒钟就被神父催促着走出来再换一批,这样的场景铭记在心。

  • 老城:哭墙

知道哭墙这个名字应该还是读初中的时候,貌似历史书上提到过,说有这么一面古城墙,犹太人喜欢到那里去“面壁思过”并且哭泣赎罪。去耶路撒冷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做功课,终于了解了它的历史,它曾经是“被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的圣殿残存下来的唯一一块古迹,几千年来颠沛流离的犹太人回到自己的故土后,都会来这里哭诉自己的遭遇以及祖宗们的血泪。如果说“圣墓教堂”是基督教的圣地,那么“哭墙”毫无疑问就是犹太人的圣地。

我抬起头,不敢用眼睛去斜视周围正在对着古墙哭泣的人们,偷偷拿出手机对着古墙上方的天空按了一张,白色的云刷刷的刮过城墙的边缘,摩擦出历史长流的声音。

城墙砖石的缝隙里塞满了各种祈祷以及忏悔的话,被淹没在时间长流里。

再见哭墙,你拥有几千年来的渲染力。

  • 传说中的“死海古卷”

在老城的西面,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死海古卷”,被安放在这个像洋葱头一样的以色列博物馆里,作为镇馆之宝,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意义不必多说(不能拍照)。

我觉得整个博物馆,除了死海古卷之外,还值得一看的地方在它的户外,有很多有意思的雕塑,还有一片令人咋舌的露天模型,将整个古耶路撒冷老城的景象全部按照比例复刻了下来。

这里也许是以色列人的国防教育基地,所以巧遇了一批年轻的国防士兵,对着我很友好的喊着“你好 你好!”

只有到了以色列,你才会发现,这个现代化的国家和新闻中的以色列完全不同。戳“阅读原文”,看穷游er 分享的更多行程与详细攻略,为你下一次的旅行做一些准备。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