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山一日游攻略(河南明星山水石人山)
沈芳蕤 • 2024-02-26 03:18:18 • 次
河南明星山水 5.墨子出生地和帝尧文化名山石人山
石人山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又因其主峰之巅有一尊形似人体的巨石高耸入云而得名石人山。
石人山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米,主要景观240多处。石人山峰奇石怪,尤以象形山石著称,像人似兽的山石美不胜收,且常有云雾相伴,变幻无穷。如石人、大将军、观音送子、金龟石、巨蛙峰、凤凰台、王母山等。
石人山文化灿烂,古迹众多。春秋时期,楚国曾在此修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楚长城。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今留有许多墨子活动的遗迹,如墨子著经阁、墨子归隐处、墨子与鲁班赛风筝的风筝山等。西汉开国元勋萧何、韩信、张良也曾在石人山东麓屯兵,至今还有以三人命名的村镇及三杰屯兵遗址。
6.中国古代第一军校所在地云梦山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位于淇县城西15公里的太行山东麓。这里山势险峻,气象万千,素有“云梦仙境”之称。 云梦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政学校一战国军庠所在地。战国时期纵横 家鼻祖鬼谷子曾在这里隐居修道授徒。叱咤风云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乐毅,毛遂都曾在这里拜师学道,自古有“英雄出少林,将帅出云梦”的说法。魏晋以来,文人墨客纷纷慕名前来,凭吊游览,唐代甄济、柳宗元,明代于谦、孙征兰、李东阳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华美的诗篇和墨宝。文化遗迹主要有鬼谷洞、太阳洞、孙膑洞、庞涓洞、孙膑墓、舍身台、鬼谷墟、演兵岭、天书崖、玉帝殿、三清殿、南北桃园等50多处,有全国字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摩崖题记《鬼谷子》
7.中国四渎之一的淮水的发源地桐柏山 桐柏山,位于南阳盆地的东南角,西北一东南走向,东西长近200千米,宽约100千米。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是中国四渎之一的淮河的发源地,也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和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桐柏山有水帘洞、太白顶、淮源、桃花洞等各具特色的景区。有大小名峰数百座,山泉溪流58条,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
淮渎庙位于桐柏县城西15公里淮源镇,古称淮祠,亦称淮宫、淮源庙,后又称桐柏庙。庙内敬奉“东渎大淮之神”,是淮水或掌管淮水的象征。淮渎庙始建于秦始皇年间,是我国最早的治淮机构所在地。秦始皇之后的历代帝王为祈福消灾,对淮河之福一再封赐,淮渎之神位比王公,祭祀的庙宇也历次修复,规格愈发宏伟壮观,成为祭祀准神的场所,历代皇帝多次亲临或遣重臣使者祭淮于此。
8.中国四渎之一的济水的重要遗存济渎庙
济渎庙,位于济源市西北济水发源地,是古代“四渎”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是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水神所建。济渎庙坐北朝南,总体面积布局呈“甲”字形,总面积86255平方米,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有天庆宫。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至清碑碣石刻40余通。庙内现有河南省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河南省现存时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还有“宋代石勾栏”以及“复道回廊”遗址、“渊德大殿遗址”等。
9.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处芒砀山
芒砀山位于豫东商丘永城市东北部,距离永城市区33公里,为黄淮大平原上的一处群山。是由以海拔156.8米高的芒砀山为主峰的10多座小山头组成的芒砀山群,包括芒砀山、保安山、僖山、夫子山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创立西汉帝业,后人立斩蛇起义碑纪念。芒砀山最令人叹为观止和最富有考古观赏价值的当属西汉梁国王室陵墓群。在芒砀群山发现属于西汉时期的梁国王室墓葬21处,这些陵墓,斩山为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弘。特别是梁孝王王后墓,是目前发现的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陵墓。
芒砀山还有孔夫子避雨处、文庙、观音阁、郭塔、歌风台、高祖庙、紫气岩、陈胜墓、张飞寨等名胜古迹。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