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紫金御临门温泉度假村(股神乐游县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沈芳蕤 2024-02-26 14:46:43

摘要: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韩江上游,是韩江的发源地,东接五华县,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望,西南与惠州市惠城区相接,南与惠东县相邻,东南与陆河、海丰县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韩江上游,是韩江的发源地,东接五华县,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望,西南与惠州市惠城区相接,南与惠东县相邻,东南与陆河、海丰县毗邻,西北与源城区相邻,北界东源县。

紫金县东部属韩江水系,中、西部为东江水系,有秋香江、义容河、柏埔河、康禾河、中坝河、洋头河等河流;有越王山、武顿山、天子嶂等山脉。

一、该县的特色食品或物产有:

紫金春甜桔,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983年,由紫金县科技局与农业局从“三月红”桔树中选育出来的新株系,经广东省水果专家技术鉴定的优质稀有水果。 紫金春甜桔果实个小,桔味芳香浓郁,果皮易剥离,有开胃理气,润肺止渴,促进消化,润肠通便等功效。

猪肚蠔豉发菜汤, 办喜事时常用的一种汤,取其好事、发财之意。制法:先将洗净的猪肚、蠔豉一同放入砂煲内,一次性加入清水,用慢火煲至猪肚用木筷可穿透。然后取出猪肚将猪肚内壁切花,再切成长形小块放入原砂煲汤内并放入发菜(发菜80年代末始兴)煲沸,加适量花生油、盐、胡椒粉等,撒些葱花调味即可。

八宝饭,是宴席常用菜色之一,在紫金县南、西南部较常见。制法:先把蒸至八成熟的糯米饭与适量的莲子(去心)、百合(去皮)、薏米、红枣、花生米(炒酥去衣)、切成块状的桔饼、瓜条、冰糖或红糖等8种配料拌匀。再在大海碗内铺上一块猪板油,铺上一层配料,将渗入配料的糯米饭倒入碗内,放入蒸笼内蒸熟,降火后转入大盘即可。

牛肉(猪肉)丸, 是紫金的一种传统菜肴,宴席中常用菜色。制法:先将新鲜牛肉用刀解去白膜及牛筋,切成薄肉片,放在竹筛上放置通风处晾干。然后将牛肉片放到大砧板上,双手握肉丸刀(长方形铁棒),用锤、掰、推、拼等刀法将牛肉打成带纤维状的肉羹。再在特制的陶钵内放少许薯粉(增加黏度)、胡椒粉、鱿鱼碎片、盐,加适量水使薯粉能和匀;将打好的肉羹放入陶钵内,用右手掌用力将肉羹在陶壁上推、拉、拍,使肉羹的纤维扩张,更具有韧性和弹性。然后左手抓一团肉羹,手指用力往复往掌心挤压,使肉羹自然从拇指和食指组成的虎口中冒出,右手用汤匙将肉羹舀成圆球肉丸放入清水中。最后将肉丸和清水一起放入锅内,用慢火煮至肉丸浮出水面舀起,放置通风处备用。食用时,将肉丸放入煮肉丸的汤中一起煮沸,添加花生油、胡椒粉、盐、葱花、香菜调味即可。特点:清甜、爽口,有韧性和弹性及胡椒的香、辣味。猪肉丸制法的第一步是将新鲜猪肉去皮,其余步骤与牛肉丸制法相同。

淮杞鸡,(全鸡) 宴席中常用的一种菜色。制法:先将鸡宰后(刀口要小)洗净晾干。然后将浸润的党参、莲子(去芯)、淮山、杞子及适量冰糖搅匀后放入鸡肚内,头、背朝上放入碗内。再加入黄酒浸至鸡的半身,用干净白纸封密碗口放入蒸笼,蒸至鸡肉能脱骨时即可。特点:清甜,具有滋补作用。

盐焗鸡,宴席常见菜色。制法:先将鸡宰后洗净、晾干。然后将热锅炒过的沙姜、盐碾成沙姜盐粉涂抹在晾干的鸡体内外,用薄韧的白纸裹封,放在底部铺有一层大粒食盐的铁锅上,再在鸡的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大粒食盐,盖上锅盖,用慢火焗,直至有香味溢出即熟透。待后将鸡取出,冷却后剥去白纸,用生油涂抹取皮,把肉撕成丝条状,将成只鸡胸骨朝下,鸡背骨朝上放入海碗内,再将肉丝均匀地铺在鸡背上,在鸡肉丝上铺上鸡皮。特点:既保留鸡肉的原味,又有其独特的咸香味。

酿豆腐,是一种家常菜及宴客常见菜色。制法:先将猪肉(肥瘦为3:7)用刀捣成肉羹,加入鱿鱼丁、南米丁、油煎过的葱头碎茸和适量的胡椒粉、盐粉、薯粉搅匀作为酿豆腐的肉馅。然后把豆腐切成长方体的小块,用竹片划一豁口,酿上肉馅,用煎、焖、蒸均可。特点:易消化、香甜可口。

马牙肉(芙蓉肉),春节经常做的一种菜,也是下酒的佐料。制法:先将半肥瘦的猪肉切成拇指大的肉球,或切成厚约0.5厘米、长约2厘米的肉块。然后将面粉(加适量水)、小茴、芝麻搅拌均匀至浆糊状,把肉球(块)放入面糊内滚匀,使肉球(块)粘上面糊浆。再将肉球(块)放入煮沸的花生油锅内,炸至橙黄色,捞起冷却,也可用密封的器皿保管,可随时食用。特点:香、脆、酥。

炒甜酸菜 ,俗称“咸菜杂”,是一种常见菜色。制法:先将切成约长一寸的咸菜、水竹(腐竹)、木耳(浸开撕成片状)放入锅内炒匀,再加入兑水后的食用醋、薯粉、白糖制作的芡汁,煮熟后上碗。也可加猪肉、猪脚、猪心、猪肺一起煮熟。特点:酸甜可口,开胃。

牛肚酸,即是牛肚白灼,加味料相佐的一种食法。味料的制法分紫金县城和蓝塘两种风味。制法:先剥去牛肚壁的薄膜及周围油脂,用清水洗净黑色纤维毛,再用清水浸泡。食用时取出将牛肚壁切花,再切成条状长小块,放入煮沸水的锅内至牛肚九成熟(硬身蜷曲),用铁丝镂捞起,蘸味料即可食用。紫金县城风味:先将芝麻放入锅内爆炒,然后将洗净的姜(嫩姜)捣碎榨去姜汁成姜茸,鲜红辣椒去仁切碎,再将姜茸、辣椒、盐粉和酸醋在碗内搅匀,放少许糖和少量经炒后的芝麻,制成酸辣风味。特点:酸辣爽口。蓝塘风味:将南瓜去皮去仁切成小块放入锅内,用文火焖熟透取出盛入食盆,冷却后搓成羹状,加适量食用醋和切碎的生辣椒、盐、香菜等,即为蓝塘风味。特点:酸辣、清甜、爽口,有独特的南瓜风味。

蠏丸,用蠏仔(小青蛙)、猪肉为原料,加陈皮、生油、胡椒、味精、薯粉、鸡蛋等配料做成。制法:将蠏仔(去肠肚、洗净)和半肥瘦的猪肉分别捣成肉羹,按2:1的比例混合,取适量鸡蛋、花生油、胡椒粉、薯粉、樵柑皮(樵柑去皮浸去苦水切成芝麻大小的粒状,去腥味)拌匀,用汤匙舀起,做成球状肉丸,用蒸或煮的方法均可。

天光牛肉,以黄牛牛肘肉为原料,切成薄块,置盘中,佐以香料调配,待用时加少许姜片炒熟即食,美味可口。紫金一般傍晚至天亮供应,谓之“天光牛肉”。

八刀汤,是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可以说是客家人对猪的完美演技,面向黑麦草、红薯叶所饲养的紫金蓝塘猪的8个部位,炖制的汤里含有猪心、猪腰、猪肝、猪肠、猪肚、猪肺、猪胰脏、瘦肉等,切好的猪精,上面撒上一些盐花、胡椒粉、味精,放入山泉开水,加盖煮10分钟,打开锅盖,看到猪精像花一样开着,盛在葱花底的大茶碗里就可以了。

炒猪肉,又叫肉纽扣,是用青塘土猪五花肉、黄糖、姜等材料慢慢火做的,肉脆、爽、滑、甜、油腻腻,是紫金人宴席上常用的一道菜。

红薯包,醇厚、柔嫩、滑腻的红薯包,是客家地区道地充饥的美食,突出了客人家属的热情和客人,充满了浓厚的乡土风味,是紫金县很多小摊里可以买到的小吃,值得品尝。

鸭肉饭,客家酿造鸭饭是河源市紫金县客家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独特料理,是当地客家为参加宴会的酒徒准备的吃饱的食物,也有人把“酿造鸭饭”称为“絮酒底饭”,出锅后的鸭饭香而不腻,香味迷人,余味无穷。

紫金仙人饭,起源于紫金县乌石镇书田伯公凹凉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敏记凉粉在伯公凹凉粉的基础上,继承了多代的传承,经过精心加工,“伯公抗敏记凉粉风味小食,紫金人都应该吃过这样的凉粉。

春卷,是紫金县的名菜,这道菜是将鸡蛋烤在蛋皮上,铺上肉馅,然后卷起来蒸,做春卷吃的时候切成薄片,加入汤加热就可以了,还可以加入其他食材炒着吃,煮过的酿造春卷发胀,透明的春卷皮包裹着的肉馅非常有魅力,一口吃下去,肉的香味、鸡蛋的香味、余味无穷。

二、该县的特色景点或场所有:

紫金县图书馆,获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紫金县茶叶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紫城工业园。

蓝塘产业新城。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位于紫金县城以南40千米的九和镇幸福村、热水村,距九和镇11千米。在热水至幸福村近1千米长的河岸,有汤湖7个,每天喷涌量数千吨,可供1500人同时洗浴。据省703地质队1987年实测,温泉水温86℃,水色清莹,有硫黄味;水质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测试中心化验,属重碳酸硅钠型,并富含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氡、锂、锶、碘化物、硫化物等多种物质,有治疗心血管病、肥胖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功效。2004年6月,紫金县政府引进企业投资,在幸福村兴建御临门温泉度假村。项目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设计,以巴厘岛风情和客家文化相结合为整体建造基调。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931亩,首期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有温泉浴池12个,客房100多间,并设有商场、宴会厅等娱乐休闲设施,总投资1.5亿元,2006年4月开业,是集住宿、餐饮、会务、商务、娱乐、休闲、度假、健身和养生功能于一体的豪华乡村温泉度假村。2016年,度假村设有游客接待大堂、温泉接待中心、河滩温泉区、田园温泉区,拥有豪华客房160间、巴厘岛风情别墅套房220间和可容纳400人的大型宴会厅以及大中小会议室、卡拉OK房;建有东南亚风情特色的各式竹楼、垂钓长廊、小桥凉亭、网球场、篮球场、水疗养生馆等休闲和康体美容设施。度假村附近还建有安置村民的商业街。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孙中山先祖入粤祖籍地,位于紫金县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立放有孙穗芳博士捐献的24K金箔孙中山半身铜像。2013年,县政府投入资金200多万元重修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征收拆迁发昌村孙屋排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周围房屋等附属建筑,平整土地近2000平方米。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重建于2013年7月动工,工程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120多万元,按文物“修旧如旧”原则,修复木屋构架、砖瓦结构的“上三下三两头横”传统民居。2014年8月,在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举行孙中山先祖入粤一世祖屋修建工程竣工暨孙中山铜像揭幕仪式,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和县委书记陈荣卓为孙中山铜像揭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鑫致辞,有孙氏后裔代表20多人参加仪式。

孙中山祖籍纪念馆,位于紫金县城东北21千米的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距中坝镇1千米。该馆原为孙中山入粤始祖的孙氏宗祠,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面宽3间,进深3间,砖木构筑,建筑面积782平方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纪念馆,198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恢复陈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屈武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馆名。1995年11月,该馆被河源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陈列:1944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孙中山之子孙科书写的“中山中学”校名,1983年5月孙科夫人陈淑英题写的“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题词,1985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题写的“中山纪念小学”校名,1986年11月,民革中央办公厅发给孙中山祖籍紫金(中坝)孙屋排孙氏筹备小组举行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大会的贺电以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1999年4月,孙中山嫡孙孙治强题写的“孙文先生祖籍纪念馆”和“祖父孙文祖籍在紫金”的亲笔题词以及挂图等一批文物史料。

南母寺(庙祖石),位于紫金县城以南42千米的瓦溪镇洪田(椒坑)村,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南母寺建在海拔800米高处的一块巨大花岗岩石上。始建于宋淳熙五年(1178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寺内是个大岩洞,供有观音菩萨像,观音像两侧柱子悬挂清光绪年间木制漆金楹联两副:“金像绕金龙,庄严宝座;石钟谐石鼓,觉悟群伦”“鹫岭慈云垂庙祖,祗园甘露润椒乡”。庙侧有“光绪十三年丁亥岁(1887年)五月初三午时重建,南母庙宇通乡众信捐题,经理曾殿师”石碑。2001年,寺前又立一鼎铜香炉。

紫金观,原名天后宫、娘娘庙,原址在紫金县城老城区新紫路与建国路交汇处(现县城好万家电器城)西侧。建于明朝末,迄今400余年。100多年前,紫金县城儒林街人刘开先(法名胜侍郎)与蓝开涛(法名雄侍郎)先后到罗浮山黄龙观拜丘传秀老道长(外号“广东吉灵鬼”)为师修道,学成后与师父同到香港等地区和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设坛开馆授徒。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师徒同回紫金县城主持天后宫。1992年天后宫迁建于紫城镇安良片中山公园西侧,改名为紫金观。紫金观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香港青松观和社会各界捐资3000多万元建造。造型仿香港天后宫,红墙黄瓦,琉璃翘檐,雕梁画栋。全观设前、中、后三殿。前殿为“护法殿”,殿前边摆放原址迁来石狮一对;观门匾额为“紫金观”,左右两边镶石刻的门联为“紫气祥光扬众妙,金书玉宇渡众生”;护法殿正中供奉护法大神王灵官像;殿后面,左右两边设有财神殿、大岁殿、功德廊和放生池等。中殿为“天后宫”,地台比护法殿高出二米,是信徒早晚课、信众献香之所;殿前摆设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李姓奉造铸铁香炉一座;门柱联为“紫府仙都,水德配天,海国慈航并济;琼楼玉宇,母仪称后,桑榆俎豆重光”。天后宫正中神坛供奉陈、林、李三奶娘行像和坐像。后殿为“三清殿”,高大雄伟,殿内正中供奉元始天尊,左右供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尊神像,神态各异。整座庙宇高大壮观,古色古香,有粤东第一道观之称。

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苏区”命名的地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成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 。苏区革命旧(遗)址群位于紫金县城东南45千米苏区圩镇。2014年4月30日,在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举行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挂牌仪式。苏区镇主要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血田”遗址、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堂等20处革命旧址及纪念建筑。

桂山围石楼,位于紫金县城东南33千米的龙窝镇桂山村,距龙窝圩镇5千米。该楼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2年),历时四五十年建成,主楼平面为长方形,占地约300平方米,高六层、2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一、二层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墙厚1.5米;三至六层用以明朝规格火砖砌成,墙厚50~60厘米。主楼前面是正屋,三进共41间,两侧横屋共70间,门前为石砌池塘,外围加筑斗方、围墙,连成一座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斗方门联:长承天祜,春满吾庐。石楼主楼,可供观光。

武顿山,位于紫金县城东南60千米的南岭镇东南面,与陆河县交界,主峰海拔1233米,为紫金县第一高峰,距南岭镇约15千米。武顿山有大、小武顿两峰,大者浑圆雄伟,小者峭耸秀拔。武顿山是韩江上游琴江的发源地,明代曾为“牛牯都”屯兵之所。山上有“摇剑石”“磨子石”“鸡啼石”“狗头石”“蜡烛石”等景观,山腰有“画眉磜”瀑布。天晴日朗,立于山巅可见日出,可远眺陆丰、海丰、惠东县三县(市)风景。

黄塘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位于紫金县城西北35千米的黄塘镇锦口村宝胜、吉水自然村双下水库大坝下河段,距河源市38千米。前称中国南方激流回旋训练基地,现为河源市业余体校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该训练基地始建于1999年4月,赛道长340米,赛道总落差6.5米,赛道回旋门21~25个,水流量8~10立方米/秒(激流回旋的水源双下水库库容160万立方米,一天时间可以稳定8立方米/秒),经检查验收符合国际一流赛道,环境优越的训练基地。2009年5月28日,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激流后备人才河源基地挂牌仪式,是全国国家高水平激流回旋后备人才基地之一。

黄牛挨磨遗址,位于紫城镇黄牛挨磨山,1956年7月由广东省文物调查队发现。经试掘出土有石磷、石斧、石破和大量陶片。1985年又出土弦纹、水波纹陶盅,夹砂粗陶和曲折纹、方格纹、长方格纹等几何印纹陶片。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文物点有黄牛挨磨、大窝地顶、木窝地顶、李树窝和夏排等处,面积17000平方米。

在光顶遗址,位于紫城镇教场村。遗址由白坟顶、在光顶、教场顶3个相连的小山丘组成,面积4000平方米。1956年,由广东省文物调查队发现。1982年,本县文物普查队采集石器有磨光磷、斧和陶器等。

卧龙岗遗址,位于中坝镇中心村卧龙岗,面积约1500平方米。初由中山中学师生发现,后经县文物普查队复查,省考古队鉴定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有石磷、砍砸器、尖状器和一批方格纹、水波纹硬陶片等。

永安城遗址,位于紫城镇紫金山南麓。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依山而筑,周长649丈,高1丈9尺5寸。有城门4个,县署、学宫均在城内。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拆城墙铺街道,今仅剩西北部不足100米的一段残垣和城内的古老街道。城基即今环城路和西门路。

通判城遗址,位于南岭乡瑞邱村。明王朝镇压永安矿工起义后,于万历四年(1576年),在此筑砖城1座,平面布局呈方形,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置通判和一守备驻守,兼制永安、长乐两县。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李唐宗据城倡乱,永安知县井在与副将邓汝功统兵进剿,剿平后毁通判城。今仅存遗址。

亚婆角炮台遗址,位于县城西南75千米的好义乡双全村亚婆角。清宣统元年(1909年),清王朝为镇压革命党人陈伟湘起义而建。炮台位于水口山上,居高临下,控制好义通往古竹、惠阳、博罗的水路交通。炮台用石灰、沙、黄泥三合土春成,瓦面已于民国初年被拆除,残墙尚存。

礤头山矿工起义营寨遗址,位于青溪乡联光村礞头山,距县城45千米,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矿工起义的大本营。遗址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原总部主寨崖鹰寨(又称大王寨),前哨崖婆寨,寨墙以花岗石为基础,用石灰、黄泥、河沙三合土舂成。现残墙尚有1米多高。

朱戴开起义总部遗址,位于洋头乡洋头村。清咸丰四年(1854年),永安县天地会首领朱戴开,为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秘密在永安、长乐、海丰、陆丰和归善等县发展会党数万人,并在洋头寨聚众祭旗起义,失败后,营寨被毁。现起义总部的遗址尚存残墙断壁,墙高3米,占地约400平方米。

彭日升起义营寨遗址,清咸丰五年(1855年),彭日升奉东江天地会首领翟火姑之命,在上义招元村建筑营房,聚集义军揭竿起义。遗址仍存残墙断壁,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

永安起义遗址,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孙中山任命陈伟湘为永安起义元帅,在古竹上洞村汤坑山率万余人起义。现仍有点将台、练兵场、炮楼等残迹,面积约500平方米。

紫金讨袁起义指挥部遗址,民国三年(1914年)8月,李荣泰接受孙中山指示,组织讨袁军3000多人,在九和村红花埔结营起义,称“讨袁大元帅”。现起义指挥部遗址尚存,是土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

白水礤窑址:在乌石乡中澄村白水绦山上,面积约40平方米。出土有破瓷碗、瓷罐、瓷钵、瓷碟和带釉陶器碎片。1956年7月,经广东省文物考古队调查并器集标本,鉴定为宋代窑址。

铁炉嶂冶铁厂遗址,在黄塘镇铁嶂村的铁炉嶂山上,是明代冶铁厂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遗存有残墙、铁炉遗迹和铁渣。

宝山矿冶遗址,青溪上窖村宝山铁矿蕴藏丰富,自元代开始开采和冶铁。现存古矿井遍布大小山头,冶铁遗址多处,遗存有大量的铁圹渣。

礤头古道,位于南岭乡礤头村,是明代古道。路面用石块铺成,最宽处2.5米,窄处0.4米,全长20千米。由礤头东经黄拐塘、参天嶂,通往陆丰碣石溪,南达惠东县中洞。清代,在参天蟑路段建有歇脚亭,现存尚好。

摇头岗古道,在南岭乡东溪村,是东溪通往蟑背的明代古道,全长10千米,用石块铺筑路面,宽处2米,窄处0.7米。从东溪山脚至摇头岗山顶一段共有1000多个石级。

石城,位于蓝塘镇石城村,建于明代。石城分上、下城。上城已毁;下城只建有东、西、南三门。城墙高5米,用花岗岩石一丁一油砌垒,占地1000平方米。城楼原有两座牌坊,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学宫,又称孔庙。位于县城东门内,紫金山南麓。它与永安县城同时建筑,是由三座不相连的殿宇构成,红墙绿瓦宫殿式的明代古建筑。前面一座是学宫的主殿,称“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门首挂着一面“万世师表”的大匾。殿中央设一神龛,供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的神牌。殿内两旁设4个小神龛,分别放着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的神牌。殿门口是大天井,天井两边筑长廊,称“东西庑”,内置72贤牌位。穿心亭与大成殿相对,是进出通道。亭的两侧为“乡贤祠”、“名宦祠”。穿心亭下面是一个广场,四周围以石栏杆。场内树一石牌坊,上书“棂星门一。门内有一半月池。大成殿后面的一座殿宇称“崇圣祠”,再后面一座称文昌楼。这3座殿宇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始,被改建为紫金中学校舍。

佛母娘娘庙,位于附城乡中洞村和衙前村的鸡公嶂主峰下面的石壁间。此庙利用岩洞地形凿成,建筑面积12平方米,高4米。右边空地竖1石刻,左侧空地竖1石桅杆,高4.5米,雕有花草图案。建于明代,清代曾重修,至今保存完好。

彼岸庵,位于凤安镇觉民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土木结构,占地110平方米,高4米。明末解元钟丁先在此削发为僧,直至终年。清代和民国时期曾数度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县长谢寅曾至此游览,并题写。当仁不让”匾额。建筑物和匾额至今保存完好。

塔凹石楼,原名云庆楼,位于中坝镇塔凹村,是清代康熙年间乡绅张良恭所建。石楼高5层,每层有49个房间,底层有水牢,楼内有地道可通石楼背山顶的炮楼,总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建国初期,人民政府设粮仓于此,后为中坝区粮所.1963年粮所迁后,石楼被人毁坏,桁桷被拆,仅剩四周石墙。

桂山围石楼,位于龙窝镇桂山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地富豪廖肇衍所建。主楼6层,面积3000平方米,高20米。一、二层用花岗石条砌筑,三层以上用特制大火砖砌成,墙厚1.5米,主楼前面是三进的正屋,两侧各有两座并联朝向正屋的横屋,与主楼联接,构成一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石楼至今保存颇好。

参天亭,位于南岭乡黄拐塘至参天蟑之间.始建于清代,为行人休息之所。亭高5米,建筑面积36平方米。亭外有联云;“参到机关茶有味,天开亭榭客怡情”.亭内联云。“茶有余香,饮之气爽神清,何惧山高路远;亭堪小憩,到此心雄脚健,自然往乐来安。”两联冠首便是“参天茶亭”4字。亭的窗口又一联云:“风月不论价,山水有余情”,今参天亭尚在。

文笔塔,位于瓦溪乡上濑村。始建于清中叶,同治年间重修。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六角,高3层,共10.5米,占地6平方米。塔内第一层书“文运天开”,第二层书“更上一层”,第三层书。扶播直上”等字。塔内供神,今塔身尚好,各层楼板巳朽。

龙窝石牌坊,位于龙窝镇排楼村。永安县知县为旌表黄成观之妻贞节,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十二月十三日,奉旨建成“节孝牌坊”。牌坊为三孔四柱三楼建筑,高5.57米,宽6.47米,花岗石结构,上雕图文。现保存完好。

状元峰石刻,在紫城镇状元峰。距峰顶10米处有巨石,高3.2米,宽2米,刻有“预报传胪”4个大字,是明隆庆四年(1570年)永安代署首任知县林天赐手书。因年代久远,现字迹模糊。

石狮城,南天后宫门前的石狮是明代石雕,一雄一雌.雄狮左前脚滚一绣球,头朝右侧,口含一石珠.可入手滚动石珠而珠不脱狮口,雌狮闭口,头朝左侧,右前脚内侧与一小狮相戏。石狮长0.94米,宽0.60米,高1.37米.垫石长0.9米,高0.47米,宽0.47米。建国后被数度搬迁,1987年移至中山公园门口。

中山公园,位于紫金县城黄牛挨磨。民国24年(1935年)紫金县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紫金山上建设中山公园。1986年迁至现址。公园坐南朝北,前临秋香江,遥对状元峰。公园正门下面是大广场,由广场登公园,铺设大理石台阶。门楼有民革中央原主席屈武题写的“中山公园”园名。山腰建有刘尔崧纪念馆,山顶建有休闲广场和48米高的电视塔,园内建有休息园亭、坐凳。2000年起,县政府投入400多万元,对中山公园进行山体造型、绿化、道路、路灯等建设改造。2004年底,建成环山水泥路和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山顶建有广场,面积3500平方米,由彩色水泥预制砖铺设并设置石凳方便市民休闲游览。2012年,县政府投入579万元,对中山公园园内的入口景墙、路灯、山顶休闲平台、园亭、坐凳等进行建设改造。园内花木扶疏,绿树成荫,绿化植被面积4.5万平方米,种植风景树1600多棵,由县城管局所下属绿化管理所管理。中山公园改建后,与紫金观、花果山森林公园相连接,成为紫金县旅游新景点。

天子嶂,位于紫金县城以西21公里,义容和九和镇交界处,方圆20平方公里。相传因该山有一座坟墓,其后代可出天子而得名。明朝末年改名为天字嶂,2007年天字嶂复名天子嶂。天子嶂山体由花岗岩组成,主峰海拔764米,山脉与鸡公嶂相连。山上有明解元钟丁先讲学传道遗址,“观音庙”“孔子岩”“杨景石洞”等古迹。山顶有“仙人石”“仙人脚迹”“仙人切豆腐”“仙人试剑”等天然景观。山上树木葱茏,山下有九和富竹水库,景色秀丽。万寿寺位于天子嶂半山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该庵由性宗和尚始创,取名“显寿庵”。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明万历四十年(1616年)知县张国瑚到此改名为万寿庵。庵门现存有重修碑刻一通:“涌地千寻,峻拔万山之首;近天五尺,巍标一岫之尊”。佛堂联:“佛旨幽玄,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又远;禅机浩荡,恰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庵左侧有一巨石景观“仙人石”。在仙人石下有迂回曲折的天然岩洞。相传明朝解元钟丁先反清复明失败后,曾在此讲学传道,取名“孔子岩”。洞壁镌有钟丁先所作楹联:“泉声鸟声钟鼓声,声声是幻;山色水色草木色,色色皆空”。清末青溪拔贡蓝湘眉,曾邀集文人墨客在显寿庵结拜“九老会”,以诗会友,吟咏唱和。万寿庵周围重峦叠嶂,林木茂密,风景宜人。2007年,万寿庵进行维修,并改名为“万寿寺”,公路开通至寺前。

飞云磜景区,位于上义镇捲蓬村,景区内有飞云磜瀑布,林木茂密,有原始次生林670多公顷,捲蓬村还有300多年历史的曾氏九厅十八井大型客家住宅人文景观;适宜建设休闲生态景区。

汀村生态旅游景区,位于义容镇汀村温泉,《永安县志·井泉》有记:汤坑温泉在宽得乃此。温泉日流量800立方米,水温80℃以上。2004年4月引进和平县富贵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旅游景区。

文天祥屯兵遗址,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永丰抗元兵败后,率部由福建汀州转至循州(梅县、兴宁、五华一带),在南岭驻扎8个月,留下很多故事。《永安县志》初志(1568年)撰编叶春及,编纂县志时遍访各地,搜罗事迹,将文天祥故事、遗迹载入永安县志:“永安有南岭,南岭有文信国(文天祥封信国公)、邹处置(邹凤,被任命为江东西处置副使)之迹,邑若增而重矣。余故特书,以重兹邑……”竹叶诗 1277年,文天祥率兵由兴宁经长乐(五华),至琴江都中镇约练方甲(今紫金县中坝镇广福村)岐山寨碧云洞小驻,题有竹叶诗一首:“大节千宵日,虚心效圣贤,文山聊写意,挺拔万年坚。”离开碧云洞时,又题“壮帝居”3个大字于墙上,后人临摹《竹叶诗》和“壮帝居”3个大字,镌刻在碧云洞墙壁上,至今尚存。甘泉胜迹 传说南岭水口(南岭中学路下河畔)有一毒泉,饮之即死。文天祥驻南岭时闻讯,即用宝剑在井旁划石“甘泉胜迹”四字,水毒尽祛。后人饮之,可清热解暑、健胃止泻。后人临摹文天祥手迹,在巨石上刻“甘泉胜迹”四个大字。今此四字仍存,过往南岭中学桥上可清晰看见,泉井因修筑水坝时淤没。大忠庙遗址 又称文爷祠,是后人为纪念文天祥所建。坐落在南岭镇水口村,“甘泉胜迹”遗址上侧(南岭中学)。始建于明朝,清代重修,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大忠庙是仿相府式样建筑三层,由大门、前院、正殿三部分构成。大门内进前厅,两侧有房,又进为大院,一侧有房,由院拾级而上,正殿前设一祭坛。正殿内置5米多高的文天祥塑像。大门石柱有举人钟时行所撰对联:“蒙难已三年,想燕北艰贞,只觉陆死海,张死山,尚逊从容就义;驻师才八月,数南岭事迹,浑如韩寓潮,苏寓惠,同流尸祝芳声。”内有举人温太和所题两副对联:“垂戴数言,写我一生读书史;划石四字,令人千古吊忠魂。正气不随元日月,丹心独照宋山河。”此外,南岭尚有许多诗联碑记。现南岭中学内尚存上述三联并少许余墨残碑,字迹模糊。此外,南岭还有“生点竹”“倒插竹”等景观。

白溪水库,位于紫金县城北面17公里的白溪村,环库公路通至县城。该水库于1980年12月建成,坝高132米,集雨面积36.7平方公里,库容量2246万立方米,建有梯级电站5级6处,坝顶建有琉璃瓦八角亭1座,山坡上建有招待所。

南岭德先楼,位于紫金县城东南62公里南岭镇高新村,距南岭圩2公里。该楼始建于清朝末年,历经30多年建成。全屋采用花岗岩条石与砖瓦木结构建筑,有房间120间,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大门联:德期辅世,先耀齐家。该楼布局造型独特,在客家围龙屋中独具一格,上下栋有落差联结成一体,厅堂错落有序,采光良好,走马棚通往全屋,瓦面屋脊可行人,并设有地道,成为考察南岭近代历史文化的实物证据。2010年,南岭德先楼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缵先故居,邓缵先有百年广东援疆第一人之誉。他戍边新疆18载,历任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五县知事,胸怀高远,爱国、爱民、爱疆,为官清廉勤政,兢兢业业为新疆人民服务。邓缵先故居位于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距蓝塘圩镇约15公里,建于1780年,距今已有230多年。故居建筑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2011年11月,邓缵先故居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2月,邓缵先故居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河源市邓缵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邓缵先反腐倡廉历史教育基地挂牌成立。2014年,蓝塘镇继续完善邓缵先故居配套设施建设,新建长60多米的文化长廊和楼高两层、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客家民俗、新疆风情馆。2015年12月,邓缵先故居被列为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越王山,3A级景区,山峰是沙砾石沉积岩,属丹霞地貌,以南越王赵佗而得名。 交通便利,内有停车场,适合自驾游、亲子家庭、公司团建、三五朋友知己或者个人游玩,惊险刺激又富有挑战性!值得推荐。 景区自然风光优美,更有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观狮面像”、“曲径通幽”九曲十八弯的石阶、也有雄伟壮观的天然大佛、转运石、越王谷、越王石、越王井,更有避暑观景的摘星亭等…… 当然最后要隆重介绍的是玻璃桥和攀岩这两个项目,特别是户外运动的旅游者,登山爱好者与攀岩爱好者不容错过噢。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