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人旅游攻略(陪伴二老去远游3山东大连行)
沈芳蕤 • 2024-02-28 07:26:42 • 次
文图 | 老理行
早就有陪伴父母去外省走走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一拖再拖,久久没有付诸行动。
就这样,一直拖到二老已过了古稀之年才终于成行,这就有了第一次陪伴父母去远游的“历史记录”---山东、大连行,也算是“破冰之旅”吧!
那是2003年10月上旬,我利用十一长假与妻子一道,陪二老去了山东和大连。在山东,我们登泰山、拜孔庙、逛青岛、游烟台,然后再从烟台乘坐轮船去往大连。
那时的大连风头正劲,全国闻名,许多人以到大连旅游为时髦,我们也就凑了这个热闹,领略一下这个北方海滨城市的风貌。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有了2003年10月陪父母的“破冰之游”,随后也就有了2004、2007、2009、2012年先后几次陪父母的远行(其中2007、2009年两次出游已经发了游记)。
登泰山,是我们山东行的开篇,也是此次远游的重头戏。考虑到父母已是71岁的老人,我们是坐着缆车到达南天门的。
从二老在缆车上面部流露出的表情看,他们对泰山游充满着期待。
但天有不测之风云。没想到,泰山的天气竟然变化多端:在山下时还是风和日丽,到了山上却是风雨交加,气温骤然下降。使得二老游兴大减,在南天门匆匆留下这张合影照后,便结束了在泰山的游览行程。
不过,他们坚持让我俩继续游览,说来一趟不容易。这倒也是。我们将二老安顿好之后,接着便攀登玉皇顶。这样,也就有了下面的几张泰山景观照。
常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五岳中海拔高度排名仅为第三的东岳泰山(1545米),却有着“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而且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这一切不仅是因为它自然景观气势磅礴,雄伟壮丽,还源于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是历代帝王祭祀的神山,有着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文化的缩影。
看看我俩留影的不同穿着打扮,就知道泰山顶上的天气变化无常啊!呵呵!
泰山历来是文人骚客向往之地,从而留下了大量的人文遗迹,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
据资料记载,在泰山宏大的山体上,共留下了2200余处碑碣石刻,这无疑就是一座巨大的露天碑林博物馆。
作为华夏儿女,走进齐鲁大地,一定要前往“东方圣城”曲阜---孔子故里朝圣,祭拜中国古代这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占地327亩、位于曲阜市中心的孔庙,是一组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的古代建筑群。
这座祭祀孔子的祀庙,据说是在孔子的故居上修建的,而且在公元前就有了。当然,形成今天这样的建筑格局和规模,是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不断修建完善的结果。
早在1994年,孔庙和相邻的孔府、孔林就已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听说这“孔宅古井”是孔老先生当年的吃水井,母亲欣然同意在此留影。
来到青岛,著名的崂山风景区是必游之处。这里不仅有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太清宫”等人文景观,而且还有灵树、异石、沧海等自然景观。
青岛总督府。德国在20世纪初殖民统治青岛期间,曾力图将青岛打造成其在远东的“模范殖民地”,所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青岛,从而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不少建筑设施。这总督府就是其中之一。它现在已成为青岛的一个标志性景观。
位于山东半岛南端的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海滨城市。陪父母徜徉在美丽的海边,伴着徐徐吹来的海风,赏景聊天,是此次出游中度过的一段最惬意的时光。
从烟台去往大连的轮船上
2003年时的大连,如日中天。那时的星海广场,是大连的标志,游人如织。我们当然也要陪二老在广场上走一走、看一看、照一照。
大连海滨路,现在看来就是市民休闲锻炼的地方,但在十六年前,却是一个旅游景点,每天来这里的外地游客川流不息。我们自然也要随大流走上一圈。
有着辽宁“天涯海角”之称的旅顺口,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港,也是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爆发地。它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北依大连,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是一般到大连的游客必去之处。否则,就正如人们所说:“不到旅顺,枉来大连”。
一定要在旅顺口这座标志性建筑前给二老留下一张纪念照。
从“片”中可以看出,我十六年前的拍摄技术确实“不咋的”,怎么能将“塔”顶在二老的头顶上呢?而且类似的照片还有。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位于旅顺城区东北部的东鸡冠山,曾是1904年日俄战争旅顺陆战东部防线的重要战场。在这处日俄战争的遗址上,建有全国唯一的日俄战争陈列馆,从中可以了解到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
二老来到旅顺东鸡冠山游览,也算是在此次旅行中无意之间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使旅顺港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日俄殖民者曾为争夺此地多次激战,所以,旅顺口见证了一百多年来大连的沧桑历史,真可谓“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
如今,旅顺港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重要军事基地。
将此次山东、大连之行的留影定格在“旅顺”,不仅有旅途顺利之意,而且也预示着二老以及他们的后代今后的工作、生活一切皆顺!
在结束此次旅行的返回途中,我们顺路又在北京停留了半天,二老再次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父母曾于1986年来过北京)游览,沾一点建国54周年的喜庆之气,也为此次出游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一篇:陪伴二老去远游(4)---山西行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