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旅游(南京中山陵最全攻略公布)
沈芳蕤 • 2024-04-06 09:14:31 • 次
人们常说:不到故宫、长城等于没有去过北京;不到外滩、东方明珠等于没有去过上海;不到西湖等于没有去过杭州;不到中山陵等于没来过南京。
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1929年6月自北京移葬于钟山之阳(先生衣冠冢葬于北京碧云寺),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
中山陵背北向南,前临苍茫平川,秦淮河回环;后踞巍峨钟山,气象万千;左有千年古寺灵谷寺,右有明孝陵,乃气象绝佳之地。
1912年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和胡汉名策马钟山,到今中山陵位置说:“我将来死后,如果能葬在这里,也算心满意足了。”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前,汪精卫想将先生安葬于北京景山,弥留之际,先生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否,否,我欲葬紫金山也!”
紫金山
紫金山
中山陵由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及建造,该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节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彩和谐统一更增加了庄严的氛围,即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又有宏伟庄严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吕彦直先生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说他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广东人,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亲见中国社会积贫积弱,遂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宣誓就职,同年4月1日,先生卸职让位于窃国贼袁世凯。此后经历了“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4年1月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设想,同年11月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商讨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肝病恶化,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先生
由广场拾阶而上,伫立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花岗岩三门牌坊,牌坊高12米,宽17.30米,牌坊正中匾额上雕刻着由孙中山先生亲自手书的”博爱“两字,南京被称为”博爱“之都就由此而来。”博爱“二字原出自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孙先生生前最喜欢题这二字送人,这二字也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真实的写照。
中山陵正门”博爱“牌坊
经过”博爱“牌坊,是一段480多米的墓道,墓道两旁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以替代古代墓道两旁的石像生,也寓意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如青松翠柏万古长青。
青松翠柏万古长青
经过墓道,便来到陵寝的正门,这座宏伟的三拱门建筑高16米,宽27米,进深8米,全部用花岗岩筑成,中门横额上有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是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最终的注解。
孙先生亲自手书”天下为公“
穿过陵寝大门,是碑亭,正中这块高8.1米,宽4米的碑上刻有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於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鎏金颜体大字。
彼时商讨立碑时,原定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分别撰写铭文、墓志铭。可等了两年还没有写出来,后来大家都认为先生的思想功绩非文字能表达,遂索性不写铭文墓志,改用现在的形式。
谭延闿手书孙先生碑文
碑亭全貌
出碑亭,迎面石阶层层叠叠。南京人说中山陵的台阶像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所以在、来这游览的客人常常疑惑,中山陵到底有多少级台阶?
那么中山陵到底有多少级台阶,而这些台阶又暗含什么样的含义呢?欢迎各位有机会亲自到中山陵去体验,去数一数。
中山陵到底有多少级台阶
在中山陵第五级台阶平台上有对巨大的紫铜鼎,上面刻有”奉安大典“四个篆书大字,是当时上海市政府为纪念中山先生葬礼捐赠的。
奉安大典 上海市政府 赠送的紫铜鼎
位于左边的大鼎,鼎壁上留有两个大弹孔,据说是1937年12月,日军攻打南京时向中山陵炮击造成的。距此不远的前方还有一对仿古青铜鼎,是由先生之子孙科一家敬赠的。
日军侵占南京时留下的弹孔
来到祭唐前,当年吕彦直先生督建至此,就因身患恶疾而逝世了。
祭堂是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四周是堡垒式的小建筑物,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祭堂屋顶为重檐九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用花岗岩砌成。
祭堂
祭堂门额上有”民族“、”民生“、”民权“6个篆体大字,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
三民主义
走进祭堂内部,以云南产黑白色大理石铺地,堂内有直径0.8米黑色石柱12根,四显八隐。祭堂两侧的护壁上刻有孙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正中是一尊石雕孙先生全身坐像,像高4.6米,底座宽2.1米,是著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阿林斯基受孙中山葬事委员会之托,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并于1930年从巴黎运至中山陵,全部造假150万法郎。
孙中山先生
经过祭堂来到墓室,墓门分两道,第一道门楣上刻”浩气长存“横额,取孙先生为黄花岗烈士墓所书手迹。
孙中山先生手迹
第二道门独扇铜门上刻张静江手书”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整个墓室是一个半球形封闭建筑,屋顶呈西式穹窿状,用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图案。室内圆形,铺大理石,直径约18米,高11米,四壁以淡红色大理石贴面。墓壁上装有8个反光镜,使室内保持柔和而充足的光线。
墓室顶
墓室中央是安葬孙中山先生灵櫬的大理石圹,直径4.33米,深1.7米,四周围1米高白色大理石栏杆。墓圹正中安放先生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这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先生遗体形象所作。孙先生的紫铜棺椁就安放在卧像下5米左右处,奉安大典后就一直长眠于此。
孙中山先生卧像
孙中山先生墓圹
中山陵周围还有很多著名景点和建筑,包括明孝陵、美龄宫、体育公园、博物院、灵谷寺、藏经楼、音乐台、光化亭、行健亭、仰止亭、流徽榭等等。以后再向各位介绍,有时间欢迎各位亲莅中山陵参观。
附上几张老照片,以飨读者:
祭堂
1929年棺椁到达祭堂前
1929年棺椁运送
--end--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