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沟(不在秦岭北麓)
沈芳蕤 • 2023-09-07 20:08:43 • 次
一般的峪口,都是指秦岭北麓大一些的山口,但是这次从蓝田回来,上了白鹿原,在这个“峪”,颠覆了我的认知。
那天从将军疙瘩返回,往白鹿原影视城北门方向走,因为修路,我避让对方来车的时候,却看到右手有下坡的水泥路,通向一条大沟。
——这该不是鲸鱼沟的源头吧。
心意一转,这车头就往这条路下去了:走哪不是走,探访一下这里,印证一下我刚才的想法,看这里是不是鲸鱼沟的源头。
这个沟很是开阔,坡面上麦田和树木杂生,一片片延伸到两边的原头,天地都在这草木中静默起来。我不由赞叹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绝不简单。
车行前面,路边有个老汉,拄着长柄小锄,正在歇息。
打招呼问好,问这里是啥地方,老汉说是“fuyu”,口音比较重,我没有听清。再问,老汉干脆用树股股就在地上画起来:“就是上面一个鸟,下面一个几。”——老汉还是一个文化人,八十多岁识字的人不多。
我听明白了,“凫峪”。前面在将军村二组和一个妇人聊天的时候,她说过“fuyu”这个音,当时没有在意听,她说将军村什么组就在那边的“fuyu”。
这是一个没有秦岭山的“峪”,当然进入不到很多人的眼里,但是这个凫峪在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的:因为这里,就是鲸鱼沟的源头,是白鹿传说中掉落灵芝的地方。
鲸鱼沟和白鹿原基本上是同时开始的,和秦岭延伸下来的低矮山就隔了中间一道窄窄的梁。
有人说白鹿原就像是一个大西瓜,将军岭就是这个瓜的藤,秦岭就是瓜蔓。这个比喻倒是有些意思,不过,我觉得白鹿原不是一个大西瓜,而是被剖开的哈密瓜,被剖开的缝隙,就是这个鲸鱼沟。
鲸鱼沟其实应该叫做荆峪沟,得名就源自荆山。荆山最高处就是将军岭,又名将军疙瘩,当地人叫谐音就成了(将帅)浆水疙瘩。
从这里开始,凫峪就切割了白鹿原。
凫峪可是一块宝地。
凫,就是野鸭子的意思,说明这里原来野鸭子比较多。有野鸭子就有水,后来水位下降,就成了良田,所以这里土地肥沃,农作物产量很大,在以前是很有名气的。文革的时候,这里还讹传为“富裕村”。
跟老汉聊了聊,印证了我以前查找的资料,心情大好。

正说着,一个老婆婆过来,我对老汉说:大爷你家掌柜的叫你回去吃饭了。没错,这次又印证对了,老婆婆就是笑。
我们告辞了老人,沿着路下去不远,就到了村子里。
村子里地势开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直接引用《桃花源记》了。村里人家很多,不像一个沟道,倒像是一个川道。
在人家门口有一道流淌着清澈水的沟渠,这恐怕就是引岱工程(蓝田人叫做红旗渠)引的南山水吧。
旁边村民说就是,这里的水一直要流下去。他们忙着烧几个大树根,说是平整土地搞什么建设,忙忙碌碌的。
不好打扰,沿着一条路一直下去,途中还经过了几处水塘,还开放钓鱼。
在一个写着“将军村八组”的文化广场,停下来歇息转悠,这里有一个小庙。
除了庙,还有一写健身器材,房屋墙上有字画,看起来还比较清爽,就是有些冷清,没有人。
庙门上面写着西凫峪村,民国二十七年。大门上四个字“观音普度”,供的应该是观音,不过门关着。
和旁边转悠过来的一个村民聊天,他说我们这里是凫峪村,不过人家将军村名气大,所以我们就现在合并到了将军村;不过,说起来原来凫峪村有六个组,将军村只有两个组,我们村原来是要比将军村大的。
这个我知道,因为我就是从将军村过来的。现在将军村就在白鹿原影视城的旁边,所以将军村的名气就大了。
旁边的还有文字“美丽凫峪”,看来合村也没几年。
这几年好多地方合村并社,原有的地名慢慢消失了,但是原有的文化不要消失。
路边的麦田绿得可人,树木虽然没有发芽,但是已经有葱茏的水气,春天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我问这里一直通到那里,村民说一直到高桥,高桥我是知道了,但是不知道这条路能通到鲸鱼沟不。
不管了,沿着小路走吧。
一路有芦苇荡,有小池塘,看来确实水源比较充足。
不过走着走着,就拐上了原上,上面一拐,就到了中南大道。看来,想在沟底走通鲸鱼沟,是不可能了。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