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西千佛洞(敦煌那是灵魂深处长久的思念)

沈芳蕤 2023-09-16 09:24:04

摘要:去大西北,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敦煌。一个只听闻于壁画、沙漠、石窟存在的名字,对它既熟悉又陌生。榆林窟、锁阳城遗址、鸣沙山、敦煌莫高窟、都在敦煌,等你领略。有人说:“人这一

去大西北,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敦煌。一个只听闻于壁画、沙漠、石窟存在的名字,对它既熟悉又陌生。榆林窟、锁阳城遗址、鸣沙山、敦煌莫高窟、都在敦煌,等你领略。

敦煌,那是灵魂深处长久的思念... ...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看莫高窟的信仰,看月牙泉水的顽强,看玉门关的春风不度,看曾经的盛唐……”

敦煌美吗?敦煌值得去一次吗?

但凡见过敦煌照片的人,一定都会脱口而出:“震撼!”如果要继续追问,为什么敦煌这么美?

如今,集戈壁、沙漠、城池遗址

石窟、文创、阳关等景观于一身的它

吸引着众多伙伴们前来

试图翻开那一部绚丽磅礴的千年地域

等你来奔赴!

景点介绍:

壁画临摹

公元925年

敦煌人翟奉达来到了莫高窟

翟氏先祖斥巨资修建翟家窟

洞窟如同家庙,有翟氏子孙世代守护

到了翟奉达已是第九代子孙

他要继续守护这里

有着长安情结的翟家人

在壁画中放入了他们骄傲的盛景

大唐的上元节等会

翟家人心中美好的上元节等会

构成了一副巨大的壁画

用以描绘佛国世界

夜光杯制作

酒泉夜光杯是中国民间优秀的传统工艺品。一种琢玉而成的名贵饮酒器皿 。夜光杯的制作要经过28道复杂的工序。首先需在祁连山老山窝子精选上乘玉料,根据酒杯的尺寸切成不同规格的圆柱体,再按一定尺寸制作毛坯,然后切削和精磨外型,形成夜光杯的初型,再经过掏膛使夜光杯基本成形,最后通过细磨、冲、碾、拓、抛光、烫蜡等14道工序后,再用马尾网打磨,即制成晶莹剔透的夜光杯。酒泉夜光杯体薄如纸,表面光滑细腻。

2006年5月20日,夜光杯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甘肃省酒泉市的黄越肃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它本应无人问津

因为那里如此荒凉

只有一片沙石

然而,却有无数人来到这里

他们组成了长达千年的人间画卷

从十六国贯穿到元

他们是谁?

经历了什么?

为何会来到这里?

这里关于苦难与美好共存的故事

在人世的悲伤与困苦中

幸好,还有莫高窟

可以寄托万千美好

而了解莫高窟的故事

我们需要回到1600多年前

那时,世上并无莫高窟

莫高窟开凿之初

不过是僧侣的修行之所

他们在里面修禅、冥想

寻找着终极意义上的解脱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榆林寺 、上洞子,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千米处,属于敦煌研究院管辖之内。

榆林窟开创于隋唐以前的北魏时期。从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榆林窟洞窟存在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

其中第3、25窟尤有特色。第3窟建于西夏统治瓜州晚期,窟内纷呈汉、藏民族及显宗、密宗的内容和艺术,是这一时期艺术最成熟、最典型的洞窟。第25窟是吐蕃统治时期的代表窟,其壁画反映出来的浓厚的汉藏艺术融合的特点,是独特历史背景下佛教石窟营建过程中对汉藏民族艺术互动、文化融合的体现。

锁阳城遗址

一、锁阳城遗址的概况

锁阳城遗址地处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的戈壁荒漠中,亦称“瓜州古城”和“苦峪城”。并且因城周围有一种名为锁阳的植物,味美甘甜且分布广泛,因此被命名为锁阳城。锁阳城建于西晋元康五年(295年),唐王朝于武德四年(621年),设置瓜州,锁阳城为州治所在。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西夏占领时期,设西平监军司,仍名瓜州。公元1227年前后,西夏军撤出后,锁阳城不复经理,并且遭到了很大的损坏及沙漠化严重。到了1524年,嘉峪关闭关,锁阳城废弃。锁阳古城在瓜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锁阳城遗址对于学者们研究中国隋唐时期的军事、农业、城市形制以及当地的生态演化等方面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史料依据。锁阳城南北宽487米,东西长565米。东城较小,系衙署驻地;西城较大,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集中分布之所。

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但其墙厚仍厚达7.5米,顶宽4.6米,墙顶上可容得下两匹马并排驰骋。墙垣残高仍达10米许,威势不减当年。与东、西二城相比较而言,北城显得更加残破,甚至已有部分坍塌。除此之外,在北城西北部方向还设有两座东西排列的瞭望高台。

二、锁阳城遗址的文旅价值

锁阳城遗址内所遗存的古渠道遗址数量较多,通过研究这些古渠道遗址,学者可以获取古代建筑、农业及水利等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信息,了解古代锁阳城遗址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发展的作用。

同时,古代锁阳城周边有大面积的绿洲,是连接西域与酒泉郡的枢纽,并且在绿洲边上还分布着多处古墓、寺庙和古城。锁阳城分为内、外两城,80万平方米的外城包围着28万平方米的正方形内城。

目前,锁阳城遗址内还保留着敌台、擂台等设施设备,便于人们了解古代的军事设备,其中现有的保存较好的遗址包括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锁阳城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座古文化遗址,其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等具备较大的文旅价值,因此锁阳城遗址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鸣沙山

敦煌城外东南是一片流沙浩海

目之所及处鲜有生命的痕迹

但在僧人乐僔看来

这里却是理想的圣地

敦煌作为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

来往两地的高僧常在此停留

拥有极为浓厚的佛教氛围

乐僔在云游四野后

于鸣沙山上看到万道金光,如佛化现

他认定是自己秉承修行得到了感应

便毅然决定在这里停下脚步

而这里也恰好有一处

理想的栖息之所

这里距敦煌古城二十五公里

一边是流沙覆盖的鸣沙山

一边是处于沙漠之中的清泉,月牙泉

对于乐僔而言

这里是一处完美的栖息之处

有缓缓静伴的月牙泉

对面是金光闪现的鸣沙山

同时这里又远离市井、足够清净

阳关

自敦煌城区出发,向西南方行70公里左右,就会看到一座古拙的城池,坐落在茫茫无际的戈壁滩——这便是阳关。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

如今,真正意义上的阳关仅剩下一座汉代烽燧堡,孤零零的耸立在墩墩山之巅。

古城、街道等,早已荡然无存,随风沙消散。
雄浑的塞上风光,独具气象的汉唐军旅文化,又承载无数离愁别绪,如此阳关,更因沧海桑田的巨变而令人更加唏嘘。

接下来,让我们更换古装穿越千年,一起走近阳关

西千佛洞

艺术和古代文明有一知半解,以及对旅游有独特感悟的我,每次出游前,总会在网上或书上查阅资料,希望每次的出行都能看到尽可能多的景点,以增加自己的旅游收获。这次的敦煌之行同样也不例外,我发现了西千佛洞这一值得去的地方。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之西而得名,它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北岸的悬崖峭壁上。据藏于法国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和莫高窟属于同一时期。

西千佛洞在去阳关的路上,很少有游客去那里游览,而且路标也几乎没有明显的设置,甚至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当快到达的时候,司机困惑地在路的左边寻找什么,然后说:“没有看到西千佛洞的牌子,可能是开过头了。”

一路上是茫茫的戈壁,既没有人烟也没有车辆,想找人问也找不到。于是调转车头沿来路寻找,行了一段后才发现刚才还没开到岔路口,于是调头继续前行,终于在路的左侧见到了一块牌子“西千佛洞”。

车离开阳关大道,折向西北方的便道,在生长着骆驼草的戈壁上颠簸着。“看那座山就是敦煌有名的睡佛。”我顺着司机手指的方向,看见一条横卧的山脊酷似仰面酣睡的巨佛,这尊天然的睡佛头枕党河水库,脚蹬阳关大道,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堪称一绝。

来源:走西部兰神旅游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