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山(云梦山)
沈芳蕤 • 2023-09-17 14:31:34 • 次
云梦山咏怀
端午假期,和朋友聊天,一时聊到了卫辉和淇县交界的云梦山。就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自卫辉市城区出发,沿翟阳公路北上15公里至塔岗湖,经白龙庙抵五里井。
五里井是云梦山景区卫辉一侧的山门,是揭开云梦山美景图的序幕之门。进入五里井,头上的天变窄了,两岸高山悬崖,奇峰绝壁,竞对而峙,野树茂盛,林壑尤美,鸟鸣深涧,鹰击长空,更显谷深境幽。人在谷底 ,顿觉世界之大,宇宙之无穷,个人之渺小,也更感到云梦山的神秘神奇。

只可惜脚底下那流淌了千万年的清溪,却不见清水,不闻水响,或许正值干旱季节,那河水正在鹅卵石下面流动吧?
中途有天坑、魔壁,皆是地质奇观,因是重游,忽略而过。径至景区核心映瑞门,这是云蒙山最早的山门,建筑精巧,寓意深刻。门侧对联“九霄云梦遍山野映瑞呈祥,千里太行独此处卧虎藏龙”,说尽了云梦山的美景和历史渊源。
当然是先到南山的水帘洞。经过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洞,所供皆是鬼谷子的门生。鬼谷子只是一个教书先生,然弟子遍布天下,叱咤风云,创英雄豪杰之业,书中华历史之章。故鬼谷子被誉为战国时代传奇人物,谋略家,纵横家,兵家集大成者,又被称为“谋圣”。
水帘洞按地质学说是一个天然的裂隙山洞。洞口高10米,进深80米,并无水帘,也可能还不是雨季,总之,我来此多次也没有见过水帘。一侧的岩石上有历代石刻,记载、论证关于鬼谷子和水帘洞的历史传闻。

相传此洞正是鬼谷子出生和隐居之所。其母原是大户王家闺秀,名曰瑞霞。因谷而孕,山洞产子,取名王禅,又名鬼谷子。
鬼谷子是东周卫国人,熟读兵书,博学多识,身怀旷世绝学,精通百家学问。还有传说其曾任楚国宰相,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至名归。故名闻天下,显赫一时。其最突出的成就,当是军事思想。他聚徒讲学的地方,被称为中华第一军校,云蒙山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确定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研究基地。

鬼谷子在云梦山著书授徒,其实也算不上隐居。要不然那么多人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至,拜于麾下,潜心研学,在当时,也是天下人皆知的秘密吧!他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只不过是另有原因和苦衷而选择隐其心志,隐居山林。或许就是他的身世问题,或许是为了守母尽孝。但是他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其政治军事思想才能够因时而动,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他的两位学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古今相传,家喻户晓。庞涓是魏国大将军,嫉贤妒能,心狠手辣,陷害同窗孙膑,最后桂陵兵败,马陵自刎,落得一个千古骂名。孙膑呢,身残志坚,足智多谋,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赛马成师,围魏成名,马陵一战,大败魏军,成就千古功名。这是历史事实,也符合人们善恶有报的心理期望。
假如说,孙膑庞涓作为鬼谷子的学生,史据尚有不详不实之处,那苏秦和张仪可谓史证确凿啦。苏秦配六国相印,张仪为秦朝相国。一时间,合纵连横,尔虞我诈;国之争锋,外交先行;谋士争宠,将军争功;诸侯争霸,百姓奔命;天下乱局,战事频仍。这是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特点的体现,战乱的时代不太平,不太平的时代,人民更加苦难。

前段时间有档节目,赵忠祥说,伟大诗人杜甫是饿死的。唉!杜甫曾写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此讽刺达官贵族的奢靡生活,同情基层人民的悲惨境遇。可惜的是,曾担任过政府官员的诗人竟然连自己的温饱和生死都不能保证,更可想普天下的民众是多么的疾苦了。
鬼谷子被称为道家,我不以为然。因为道家对战争的观点是否定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所以说王禅及其弟子称之为兵家也许更合适一点。
但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斗争不可避免的产物。为了我们的人民的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不得已也要有战争的准备。
针对当前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列强,以合纵之势袭我中华,我们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而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战。
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有智慧谋略的传承,有亿万国人的惊醒和团结,我们的复兴之战必将胜利。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来到了北山。北山为二进庙院,供奉有玉帝、三清等道教诸神,也有观音和地藏诸佛。要么说中华文化是一个熔炉,在这里也是体现的很突出,“佛”被道教吸收并改造。还有一个地方供奉着观音奶奶,连性别都改造了。但是,老百姓认可的笃信的,都是最现实的宗教。
这时我看见一个老者,长时间站立在三清的偏殿,驼着背,弓着身,双手合十,面部表情极其虔诚,他的面前,供奉的是王母娘娘。他可能没有什么祈求,就是来净化心灵的。他的手指可能因为常年劳动的原因,已经曲折变形。当他出来的时候,门口放着一个手提布袋,半塑料杯水,有两个干的馒头。他可能没有什么文化,他可能和自己的孩子都分开了,自己一个人生活。但他不管求什么,他一定是善良的,最朴实的。正如这里的一副对联“善至此地心坦荡,恶遇吾事胆自寒。”
山东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爷子,千里跋涉,到台州公安派出所送孙子自首。非常自责的说“是我没有带好孙子,我有责任。”他其实没有多大责任,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他顶多是儿子委托代管的责任。他不管怎样,能够千里送孙,能够跪地自责,他的内心是善良的。我不知道他是否曾到庙观去祈福,但是他的这种善是不用去祈福的,人间自有福报。
河大教授程民生一句“纯真能辟油腻,善良能辟什么?善良能辟邪。”说的多好,善良是一种信仰,是儒释道诸教根本的教旨。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华民族是崇尚善良,与人为善的民族,是不屈和必胜的民族。这种与人为善,合作共赢将形成长远发展的坚实的道德力量,这种以诚待人,兼容并蓄将形成相辅相成的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同经济力量一起将成为战无不胜的国家力量和民族力量。
我从来不相信生辰八字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是矛盾的,是发展变化的,一切都是可以转化的。所以说个人努力,个人品行很重要,一个靠投机倒把,靠坑蒙拐骗,靠不正当手段的发展都是不长远的,也是会有报应的。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和价值是什么?不一定是地位、金钱和别人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己心里的认知,当然这种认知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文化基础之上的。

这里供奉的还有送子的老奶奶,保平安的观音,管财运的财神,管智慧的孔子,文殊等,但凡所求,都有相对应的神。我看着匆忙的朝拜者,在道场服务的工作人员,心里有些不屑。但凡来者,皆有目的。俗话说“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行必有善报。何故为着一己私利,苦苦相求于神。“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夜也拜,使我为难。”
当我们到达桃源的时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站在桃源广场,远望南天门,云雾缭绕,忽隐忽现,神秘莫测,这也许就是云梦山称谓的缘由吧!

南天门的对面是一个巨大的高墙围建起来的建筑群,名为“易经大学”,是台湾人混元禅师捐建。上边还有一行解释文字“中华文化大熔炉。”我对这个混元禅师了解不多,大概其也有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融合,促进两岸统一的意思。
天色渐晚,该返程了。同行的朋友又谈起刚才那些来云梦山朝拜的游客。我随口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来得此山,必有所求;既有今日苦求,何不平时修善?同行的朋友就问我,那么你呢?此行又是何意?在乎山水之间?还是凭吊历史人物?还是寻解心中迷惑?我笑了笑,没有回答,是呀,我也莫能例外,也许他说的这些都有吧?
是呀,云梦山将儒释道多种宗教思想融为一体,蕴中国历史文化于山水之间,寓爱人、爱家、爱国情怀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之中,这不正是云梦山的魅力所在吗?而你若能在游历山水之中感受善良的力量,对自然、神明、历史人物充满敬仰之情,由此而生对父母、社会、国家的感恩之情,也算不虚此行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