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庄园(中国这个家族富过12代)
沈芳蕤 • 2023-09-25 00:50:27 • 次
来源:儒风大家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有这样一个家族,从先祖到子孙后世的400多年里兴盛不衰,现如今这个家族仍然有相当的影响力。
这个家族就是康氏家族,不仅历史悠久,更让人赞叹的是他们整个家族12代子孙竟然都是富豪官吏。
康氏庄园,又称“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的聚居地。康氏庄园作为全国三大庄园之首,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5倍,占地240多亩,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
繁盛时期,庄园内的砖厂、木材厂、造船厂人来人往,且不说磨房、碾房、仓廪等等,就连中药房都有。康家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康氏家族兴盛几百年,靠的是什么呢?
其实,康氏家族的辉煌既不是因为风水,也不是因为天赐佳偶,而是得益于一句古训,“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代长”。
康氏家族的家训是一副对联:“志欲光前惟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
意思是,如果要为祖上争光,家族兴盛就必须教育子孙后代;如果要后代享福,现在就必须要勤俭持家。
康氏家族从明代到现代有功名的人物有412位,其家族的昌盛除了经营有方之外,与康氏家族秉持的教育子弟的良好家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家有道还是读书”,作为富商巨贾之一的康氏家族即使在金银满屋、良田万顷的时候都没有迷失,任何一代的康家族长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勉励子孙不坐享其成,读万卷书。
今天在康家的文职室仍然陈列着各类书籍。
康家尤其重视启蒙教育,单设儿童居,不惜重金请名师执教,为孩子日后成为栋梁打下了良好基础。
康氏庄园中有一块著名的“留余匾”,上面有这样的话语:
-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别的匾上还有“忠厚留有余”的话语。
“留余”思想要求不可穷尽一切利益归己所有,要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均衡,凡事留有余地,忌盈忌满,过犹不及,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
康氏家族从明清到民国,一直没有人娶小老婆,只有在老婆离世后才会续弦。
康氏家族经商之外,还做公益,修黄河大堤、建学校、赈灾民,深受民间社会的尊重。
康应魁75岁生日那年,族人和乡亲来为他祝寿,老人当众一把火烧掉了族人和乡亲欠债的账目。
在康氏庄园中,完好保存着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一口水井。
这口井是康氏庄园内唯一不属于康家的东西,习惯称其为“叶氏井”。原来,这口井连同这口井的所在地原为一叶氏人家所有。
当初,康氏看重此地,从原主人叶氏处购得此地时,叶氏并未将此井连同土地一并卖与康氏。
当时的民俗认为,井是家族血脉的象征,无论多么贫穷,地可卖,但是井不能卖。
康氏并没有倚仗财大气粗迫使叶氏放弃这口井,这就是忠厚,这就是留余。
水木然新书《价值规律》正式上市!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坚持不做知识付费
就是不想让知识变成奢侈品
而是想让知识可以普罗大众
感谢各位的支持
让我一直写到现在
2019年,让我们再出发!
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购买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