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西安 钟楼(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

沈芳蕤 2023-09-29 13:47:47

摘要:陈仓道钟楼(南)1940年​钟楼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始建于鼓楼以西,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巡抚龚懋贤主陕时

陈仓道

黄士桢: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

钟楼(南)1940年

钟楼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始建于鼓楼以西,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巡抚龚懋贤主陕时移建于现址。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经巡抚张楷主持重修。昔日楼上曾悬景云铜钟,故名钟楼。古时有“晨钟暮鼓”之说,即清晨敲钟,傍晚击敲,用以报时。

解放后,西安市人民政府于1953年对钟楼进行了彻底翻修。7月开工,换配建筑材料,聘请能工巧匠,并饰彩画、黄金包顶。重现雕梁画栋的旧貌,至1954年6月竣工。1956年,西安钟楼列为陕西省保护文物,在全国同类建筑中,其规模之宏大,年代之久远,首屈一指。

钟楼原有四门两扇”之说,即东门洞原有两扇门,其它南、西、北三个门洞无门。四条大街的铺面房屋,均与钟楼相接,人们来往只能通过门洞穿行。30年代国民党政府将钟楼周边扩建为盘道,以适应人口激增与日渐增加的汽车通行。

当时钟楼盘道东南角有曲江春饭馆及自上海迁来的天生园酱园等。西南角有月兴兆水烟铺及肇丰德酱园等。东北角有长安书店和德发长饺子馆(后迁西北角)。西北角有清真一间楼牛羊肉泡馍馆(后迁纺织城)、还有寿衣店及钉秤作坊。西隔壁为“所巷”,毗邻有老童家牛羊肉泡馍馆和一家茶叶店。

在国民党统治期间,钟楼被宪兵队占用,楼下曾成为拘押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的牢狱,人们过往望而生畏。因长期失修楼体破烂不堪。抗日战争后期日寇经常空袭西安城,当局为及时报警,在钟楼顶层安装电动报警器,日机进入陕西境内,钟楼警报器就拉响,城内几乎均能听到笛声。人们听到警报声后,纷纷出城躲避或进入防空洞。同时在钟楼顶端,树立灯杆,以挂绿、红、黄色大灯笼给人们报讯敌机远近。这个设备1945年抗日胜利后才拆除。解放初期,人民广播电台在钟楼四面,安装四个高音喇叭,宣传解放军打胜仗的消息和党的政策,早晚许多人围在钟楼旁听广播。

1941年前后,我任国民党西京市国民兵团政治指导员期间,团部一度曾设在钟楼上,楼口站着岗,寻常百姓没有光顾之缘。楼上住有该团所属一个常备中队。士兵们铺草垫子席地而眠。楼板上麦苋稻草狼藉,凌乱不堪。炊事班在楼内做饭,黑烟滚滚,乌烟瘴气,将一个楼角熏得一片漆黑。一座雄伟庄严的古建筑,被糟踏得不成样子。

“景云钟”真品(碑林博物馆藏)

现在钟楼几经修葺,更加雄伟,楼内富丽堂皇。向中外游人开放,一年四季登楼俯瞰者络绎不绝。钟楼已成为古城西安的标志。

拾级蜿蜒登楼,冲着楼梯口,可见一幅对联为我的老师王心白于丁卯年寅月(3月)所书。上联为:“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下联为:“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中间一联为当代名书法家宫葆成所书,上联为:“钟号景云鸣采风”,下联为:“楼雄川口锁金鳌”。自南门入楼内西墙有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740年)巡抚龚懋贤、清乾隆五年巡抚张楷等人先后主持重修的钟楼碑记。

钟楼一层陈列有雕刻别致的楠木古式家具47件;古瓷瓶、瓷罐等15件。东南楼角楼梯口门楣上端标有“明清文物展”字样,“曲径通幽处”辗转屈折四层楼梯,方到顶层。上面陈列有明代古瓷龙泉罐、嘉靖古瓷老寿星等共26件;清朝景泰兰人物盆、彩花人物瓶、花蝶大碗、珐华道龛、八卦瓶、清末观音像、缠枝莲将军盔、独角兽、双象耳簋等共62件。另在屏风后陈列有明代关羽铜像、云龙纹铜盘、双兽耳炉、武士铜像、涅磐铜佛像、清朝饕餮铜鼎、铜爵、鎏金佛坐像、铜熏炉等25件。

在当前钟楼以它新的面貌,迎接四海来往宾客,为改革开放发展西安作出了贡献。

——转自微信公众号《陕西政协文史馆》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