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厦门金门岛(革命先辈的智慧有多高金门岛距离厦门不足2公里)

沈芳蕤 2023-09-30 08:57:27

摘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金门岛与大陆的距离可谓是近在咫尺,而金门岛又与厦门一样都是我国东南沿海上的重要岛屿城市,可以说是当年福建省的沿海重镇。为何当年解放军解放厦门之时没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金门岛与大陆的距离可谓是近在咫尺,而金门岛又与厦门一样都是我国东南沿海上的重要岛屿城市,可以说是当年福建省的沿海重镇。

为何当年解放军解放厦门之时没有顺便将金门岛也解放呢?

金门岛的面积与厦门面积,如若当年一同顺带收复回来,那么对如今的厦门发展来说定是会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

然而事实上,当时没收复金门岛对我国如今的作用更大,老一辈革命先辈的智慧在这短短不足两公里的海峡内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隔海相望的金门岛

位于我国福建东南近海的金门地区是由大金门岛和小金门、大担、二担等12个大小不一的离岛一并组合而成,其中金门本岛的面积占有150多平方公里,形状好似一个银锭,往东看距离台湾省基隆198海里,向西则仅距离厦门约18海里。

小小一座金门岛,人口约为10.54万人,全岛东西向约20公里,南北向最长处约15.5公里,岛上海拔不高,也仅仅只有一些小溪流,源短量小,看起来并没有多么起眼。

历史上,金门曾叫做“浯州”、“仙洲”,景色极美,同时,它的地理位置令它扼住了厦门的喉咙,也成为了福建与广东地区强有力的天然屏障。

历史上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常常被海盗倭寇所侵扰,当地被肆虐得民不聊生,在公元1387年,明朝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始在岛上修建城墙、构筑城池,依靠强有力的地理位置为我国抵挡住了多次海盗的侵袭。

自此之后,此岛因它“固若金汤,雄镇海门”的防守实力被称作为了“金门”,以至于后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也在金门起兵,将金门作为反清的主要基地以及收复台湾的主要据点。

后来国民党退守台湾,也是想利用金门岛的天然地理优势在此重新整装,起兵反攻大陆。

为了金门这么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建国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不过在最后,毛主席决定将金门作为一个长远的战略要地来看待。

如今看来,当年革命先辈们所留下的这笔智慧遗产对后世可谓是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

对于收复金门的持续努力

其实我国最早的战略是统一全国,金门本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家想要收复的目标之一。

在新中国建国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本着统一全国的梦想组建了三个步兵团由粟裕带领,对金门岛实施登陆作战,试图从金门一路收复台湾。

那时的国民党主力军和精锐部队几乎都被我军消灭殆尽,本想着胜券在握,谁料国民党以金门为防线,占着金门天然的地理优势负隅顽抗,我军一时之间处于劣势,金门岛战役在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未能将金门收复,失利收场。

虽然当时对于金门岛的解放战役对国民党军队再一次造成了十分沉重的打击,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军也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场失败的作战所造成的损失令当局高层决定搁置计划,积累经验,先将其他地区解放。

在此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掠过琼州海峡,将海南岛全境一一解放,并在此期间积累了一定的渡海作战经验,全国上下只剩台湾地区还未收复,我军自信满满,势必完成统一大业。

对于海南岛被解放,台湾国民党政府大为吃惊,海南的全线解放无疑是对于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一次强有力的震慑,也迫使金门岛上国军迅速加班加点,建构抵抗解放军的防御工事。

不过时代好像对我国的统一事业开了一场玩笑,正当人们时刻准备着收复台湾的时候,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甚至以朝鲜战争为理由将航母开来,看似为朝鲜战争做后勤,实则暗地里保护蒋介石当局,不愿中国统一。

北方的战事时刻威胁着我国的领土安全,无奈下收复台湾再一次被搁置,大批军事力量也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迅速转移至了鸭绿江畔,后来抗美援朝打响,虽获得重大胜利,但也令我军元气大伤,统一计划一时难以进行。

打赢了朝鲜战争的我军再次整装待发,誓要将祖国统一,通过一系列的战略研究,所有人都认为,先攻下金门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便可以犹如切割出一条大口子,令台湾失去台海的天然屏障。

但自从1949年的金门战役以双方同时付出惨痛代价而收场之后,台湾蒋介石当局也认识到了金门这个防御要塞的重要性,几年时间一直向金门进行增兵。

据当时报道记载,一直到1953年,金门岛已经被增兵至五万余人,并且翻修了不少新型防御工事,有些铜墙铁壁的意思。

朝鲜战争以来,国家一点点地从战火中恢复,全国大力恢复建设,这导致各地资金吃紧,此时如果为了攻台,将大量资金用于福建对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必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大局上看,让人民先过上好日子才是重中之重。

上天给了一个好时机——1958年中东局势紧张,美国自顾不暇,我国认为这是一个收复台湾、统一中国的最佳时机。

同年八月,只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万炮齐鸣,一颗颗炮弹划过长空,金门岛上被炸得失去了主动性。而就在此时,上层突然决定为了战略出发,我军不登岛作战,不收回金门岛。

此做法看似无法理解,但其实是出于更长远的战略考虑。

首先,不攻占金门岛可以令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树立一个善意谦虚的形象,为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在国际上保持一定地位与形象,并在美帝等他国势力的威胁下夹缝生存,同时这个举动也令我国赢得了外部势力的让步,对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十分有利。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金门一岛处于台湾与厦门之间,这使得台湾与大陆之间仍然有个挨得很近的桥梁,而不是隔着遥远的台湾海峡隔海相望,由此,毛主席看出了不收复金门也许会比收复金门来得更好,以此开始了对于金门岛的国家战略。

此外,保留金门岛更是可以为两岸关系未来的和平发展埋下伏笔,和平收复台湾也未尝不是一种未来选择,这样一来,中国内战结束了,但两岸的中华民族一条心的亲密关系和友谊却未曾终止。

留下金门岛更是可以展现中国共产党对于两岸和平发展最终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俗话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事实证明这个举措确确实实为日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以及条件。

金门岛战略

对于金门岛的战略,革命先辈们的智慧可谓是十分高明。

要知道那时候的金门作为前线,一度十分的压抑,每天晚上十点之后便有宵禁,老百姓不准点灯,整座金门岛上一片漆黑。

为了防止驻军官兵与老百姓偷听来自大陆的广播信息,整座岛上不准使用收音机,居民不允许聚众,不允许养鸽子,连出海捕鱼,渔民都需要去乡公所开具证明,所有的渔船必须统一编号,在指定的时间、海域作业。

中共中央留下金门岛不收复,不仅能令当时的蒋介石心存幻想,台湾大陆双方可一直维持一定关系,更是让台湾与大陆拥有了一个能够保持沟通的桥梁,给予了两岸民众一个能够双向交流的窗口。

几十年来蒋介石虽在金门布置重兵,甚至令金门拥有了“台湾省的一座兵岛”之称,但也正因如此,小小的金门岛聚集了为数不少的同胞,很难令两岸沟通密不透风,双方信息往来便也慢慢变多了起来。

八十年代末,台湾解除禁令后,一切对于大陆的清规戒律一一被取消,金门岛也成为了大陆一处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为两岸之间的文化沟通交流带来了诸多便利。

1990年,两岸红十字会组织反复协商,最终达成了用以遣返重要刑事犯、打击两岸犯罪为主要内容的重要协议——“进门协议”,这个协议的意义非凡,是自1949年以来我国台海两岸之间首个进行的书面协议。

2000年,随着两岸交流的渐进频繁,金门实现了规划上的“小三通”,也就是两岸可以正常通邮、通航、通商,这也为后来2008年全台都可与大陆通邮、通航、通商的大三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今整个金门岛的居民都在与大陆往来,与大陆游客做起了生意,人均GDP也在两岸和平交流的情况下上涨超过了7万人民币,虽与对岸的厦门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也令金门乃至台湾人民对此心存感激。

挣到了钱,还赶上了中国大陆迅速发展的时代红利期,千千万万的金门人开始把目光放回祖国母亲——中国大陆的怀抱,他们回到厦门置办房产,回到大陆生活。在如今的很多金门人眼中,他们其实早就是大陆人,是大陆的一部分了。

有了金门岛的牵绊,两岸民众便能始终牢记着我们有着同一个祖先的历史,中国的统一大业也因为有金门的存在而多了和平统一的可能,变得更加容易了。

如今的金门两岸

如今的两岸已经今非昔比了,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可谓是在国家城市的发展排名中名列前茅,同时还拥有着条件无比优良的重要港口——厦门港,每年吞吐货物量上亿吨。

在世界著名评级机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厦门的世界排名已接近百强名次。

反观金门,2022年全岛GDP仅有22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50亿左右,这与厦门市上千亿的GDP毫无任何可比性,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种强烈的对比大大加剧了金门人对于回归祖国大陆生活的向往,这也成为了如今和平统一台湾这条道路不可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

如今的金门岛不仅仅是祖国统一的一个桥梁,更是很多大陆人旅游观光、了解台湾人民生活的一个好地方。

金门岛拥有洁白无暇的海滩和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醉人的海风轻轻徐来,生活在此,体验当地人古朴的中国古风俗,令来这里的游客们对此流连忘返。

以往的金门岛放眼望去,尽是身穿着草绿色服装的台湾军人,如今这里逐渐被色彩斑斓的时尚所替代,岛民百姓们仿佛居于乐园之中,一片祥和的景象。

在距离大陆海防最近的古宁头上,大大小小排列着48个直径一米多的巨型喇叭,那是当年国民党军在岛内向着大陆喊话的重要工具,48个大喇叭如今仍在滩头一字排开,似乎也还在向人们讲诉着过去的那段历史,那段不得不令所有人为革命先辈的智慧所敬佩的历史。

如若没有他们当初做出的决定与战略,就难有如今一片祥和,即将和平统一祖国大地的盛世景象!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新闻资料:金门——从军事前线岛两岸交流前沿

2. 知网:金门:还是军事前哨吗?

3. 知网:金门战役:一场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攻点阻援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