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鸵鸟园(官池有个鸵鸟园)

沈芳蕤 2023-09-30 22:25:18

摘要:官池,沙苑名邑,处在大荔县城正南,韦罗高速大华公路纵贯其间,确是临河望岳、风韵千古的好地方。秦汉以来,官池以居皇家囿苑腹地名耀中华;近几年,国家3A级的大荔英考鸵鸟园景区成为官

官池,沙苑名邑,处在大荔县城正南,韦罗高速大华公路纵贯其间,确是临河望岳、风韵千古的好地方。秦汉以来,官池以居皇家囿苑腹地名耀中华;近几年,国家3A级的大荔英考鸵鸟园景区成为官池靓丽新名片。

王小民:官池有个鸵鸟园

对于官池,我是有着特殊感情的。新世纪之初的七年间,亲历了大荔经开区的从无到有,见证了渭河浊浪的屡次来袭,参与了乡村振兴的高光实践……几乎与此同时,隶属陕西农垦的英考鸵鸟基地落户,自此尽享官池土地资源丰富、沙地适宜放养、水质甘甜清冽、饲料供应充足以及群众领养积极诸多便利。二十余年磨一剑,以至今日发展成为集珍禽饲养、林下种植、特色餐饮、生态休闲、娱乐游玩于一体的动物园、益智园、游乐园甚或文化园,可喜、可贺。

置身官池鸵鸟园,完全沉浸于沙乡特有之风情韵致,别有一番品味上心头。这里,看得见山、近得了水,留得住乡愁。沙苑启天地,渭洛河夹槽地带的地理构造,成就了两水间连绵起伏的“软山”,虽不是岩石构成,然其黄沙漫漫绿树茵茵的内陆沙漠奇观可谓中国唯一。临“月牙泉”、登“鸣沙山”,咫尺之遥的西岳雄姿尽收眼底,莲花盛开,云蒸霞蔚,莽莽山色,巍然耸立,恐只有在这寂寂大漠才品得出华山远眺之壮观神韵。南渭水、北洛河,鸵鸟园“青青丰草映回溪,惟见春风长蒺藜”,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一年四季草木轮回、枯荣相间五彩缤纷的壮美画卷。盛夏时日,沙土吸收且散发热量容易的特征显而易见,正午尚非常炎热,一但夕阳西下立马凉爽宜人,和沙外特别是城里的温度差着好几度,避暑纳凉赛过承德。古往今来,有关沙苑的传奇景致在鸵鸟园景区尽有传神展现,像那《朝邑八景》描绘的“两池水清”“沙苑畜牧”,像那《邑南八胜》记述的“首阳晚照”“沙明启秀”“麻池异鸟”“太白莲塘”,像那《朝邑十二景》演绎的“首阳晚照”“沙树浓荫”……沧海变桑田、华屋成山丘,然事物古今不同、大理大义却是相通的,观鸵鸟园沙树浓荫之下,外表简朴大方的屋舍亭台、长廊曲径,特别是精心设置的露营基地,视野开阔、树绿草碧,凉棚顶顶、清风习习,恰可以躲避大热暑气,最可宝贵地规避了工业化时代空调带给人类的“益一半、害一半”窘境。

漫步宏大如公园、清新似游园、品享堪比植物园的鸵鸟园景区,入鳄鱼馆、进萌宠区、逛鸵鸟场,见到最多、印象最真、发人深省的是那些厚养的动物们。冷血的鳄鱼也有柔情的一面,任由牙签鸟在口中肆意取食的大肚尽显仁慈和谦让;温顺呆萌的羊驼、五彩斑斓的孔雀、灵动可人的梅花鹿山羊……大朋友小朋友几乎可以零距离地尽情与奇趣萌宠互动,开心欢乐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观者;原产于非洲的鸵鸟尽显“主人”热情,其从不以亚洲第一的种群量傲居,翩翩起舞的身姿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对到来的亲们致以最高礼仪的欢迎。精彩的鸵鸟园景区不惟这些,骑着骆驼牵着马的“丝路花语”,刺激解压的“真人CS”,动感炫酷的“卡丁车”,最是富含浓郁农耕情怀的百亩花田、林下耕作体验,吸引得方圆学子纷至沓来。“寻味秦东习俗 体验农耕文化”,研学旅行、启智修身,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友情,同时还收获了珍贵快乐的回忆和辛勤劳动的果实,可谓精神物质“双丰收”。

官池鸵鸟园人气最高、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大型综合游乐场,这是一个大人来了都不想走的地方,一个充满趣味适合全龄段的地方,一个特别适合暑假遛“神兽”的地方。这里有足够的攀爬、跳跃和绳索、气垫等游戏设施,这里有高架的步道,精心布置、富有创意和颇具挑战的游戏体验多多,屹立其上景区风光一览无余,心旷神怡、惬意舒适。佩服于经营者匠心独具、别出心裁的布局理念,在鸵鸟园里以生态系统为主题打造游乐场,增加可玩性的同时大幅提升客流量,更是通过游乐空间将儿童、父母与大自然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于鼓励人们增强社会包容度、改善教育软环境和理解大自然意义非凡。以疼爱的眼光注视着正在纵情嬉戏玩耍的孩子们,真心羡慕他们身体、感官的充分放开和认知、智力的有效提升,游乐场让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能力的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融入了大自然、受益于大自然,在获得快乐之余决策能力、抗风险能力和适应能力与日俱增,善莫大焉!

前两天,带着70多名特邀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再次走进鸵鸟园景区,以授牌、捐赠、采风、演出的形式奉献上文艺工作者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旨的一片真心真情,赢得了游客朋友们广泛的欢迎和赞赏。要我说,到人民中去送欢乐、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群众文艺事业,大荔文艺界和鸵鸟园景区是同心、同向、同力的,也必定是有为、有位、有成的。衷心祝愿官池鸵鸟园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大发展、大进步、大收益!

作者简介:王小民,大荔羌白人,1971年生。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协理事,渭南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出版有《风情同州》《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沃土情思》等著作。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