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迹苍岩(连平八景之_圣迹苍岩)
沈芳蕤 • 2023-10-02 13:23:19 • 次
作者:廖振华
内莞岩洞颇多,有圣迹苍岩、狮子岩、秀才岩、幽岩、榕树岩、蝙蝠岩、黄岩、老虎窝岩等,而最著名者,则为圣迹苍岩。
圣迹苍岩,是我县著名的八景之一。它洞大深邃,堂煌宽广,可容数千人。洞内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等,状如奇花异卉、珍禽怪兽,数不胜数,美不胜收。高者气势雄伟,小者玲珑剔透,浓者富丽娇贵,淡者朴素清雅。真是形象各异、千姿百态。洞外,河水蜿蜒,古木婆娑,风光秀丽。
圣迹苍岩,由旱岩和水岩组成。
旱岩(史称佛岩),在内莞圩东南面约二点五公里处,长四百多米。洞顶穹窿崛峭、顶穿,仰望洞顶,可见天空飞云,此称“通天门”。正北为慈目低垂、身披八宝袈裟的观音,正双足交迭静坐于莲花上,那圆形的石幔就第一顶罗帐,高悬空中,观音两侧,侍临着金童玉女;凝望积藓斑驳、紫绿纷纭,恰似观音在云端说法,使人恢诡幻忽,如入仙境。稍左为十八罗汉;右下侧为抓耳挠腮的孙悟空,神形兼备,维妙维肖。从孙悟空背后的小道穿过,又到了另一番天地。那里,洞内溪水潺潺,凉爽宜人。溪水两傍,有中流砥柱,珠帘玉翠、金瓜沾水、龙涎飘香,梯田重迭苍鹰展翅玉佛参禅、狗头、鹰咀、宫殿,长须飘飘小老翁等石油工,令人拍掌叫绝!
水岩,在内莞圩东北面约一公里处,长四百多米,最处二十多米。岩内有水,水深三十厘米左右,清澈如洞中有景致数十处,其中“渭水”潭边的钩鱼台上,有姜子牙头戴竹笠、盘腿而坐,在悠闲自得地等待着鱼儿“愿者上钩”的“姜公钓鱼”有逆水觅食的“鲤鱼上:;有伸出触须、无忧无虑的“石田螺”;另外,还有“八仙过海”、“金钱石街”、“石钟”、“石水牛”、“猪肝滴水”,“石冬瓜”、“乌龙过江”、“九丘田”、“龙床”、“石仙桃”等等,可随着游客丰富的想象而益发形象,越发有趣。可惜的是,有些如“石田螺”、“八仙过海”、“金钱石街”、“乌龙过江”等景致已被破坏而名存实亡,这是令人痛心的。
圣迹苍岩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名胜。早在唐代,这里就已建有庙寝。唐末宋初,庙寝被太火烧毁。南宋绍兴戊辰(一一四八年),有个叫韩京的上党人,时在龙川做官,曾经此地。见此“境幽地僻、山水之佳”、但庙寝“重罹凶焰,梵宇一空”深表可借,“遂辍已资而鼎新之”(引自《内莞圣迹苍岩壁记》)。自明、清以来,圣迹苍岩便是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吟诗者甚多,如连平知州牟应受,长宁令陈国正,文人吴师古、曾荣科、薛世瞻、行晓、何深、颜希圣等人都留下了游览诗篇。
“怪石奇峰另僻天,却凝洞里有遗仙;游人笔墨难穷妙,赢得清岩万古传”(吴师古诗《圣迹苍岩》)。圣迹苍岩,以其瑰丽多姿的怪石奇峰,引人入胜的天然景致,赢得了历代游人的赞赏。
当然,圣迹苍岩的景致决不止这些,有许多还没有被人们所发现、所认识、所利用,但它的价值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九八五年四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布告,公布“圣迹苍岩”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十月,县人民政府又发出通知,对内莞“圣迹苍岩”落实保护“四有”措施,竖《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迹苍岩”》碑两块、《通告》碑一块;规定了保护范围和内容,这就为今后开发利用“圣迹苍岩”风景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