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博物馆(法国巴黎博物馆在中国的犯罪记录一)
沈芳蕤 • 2023-10-03 02:53:26 • 次
巡抚四川都御史李匡咨称访得旧威州在保县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谓其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中。是汉地入兵之路。号为无忧城。臣窃谓地势古今不异此地若汉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东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则汉人不可西行本州岛与朴头党者木瓦石夕兰日驻陆寨。确系保县管辖。克罗俄监粲伊父南葛。
自永乐八年归附之后。凡有进贡。俱从日驻等寨经过。于保县出境。宣德七年、杂谷安抚司安抚定日思结、将前项六寨占据。
阻截董卜道路。正统七年间草坡贼人作耗、都司调军征剿。其董卜乘时调领番兵迎合官军剿贼。就送马匹从草坡出境赴京进贡奏要开通古敦道路。该四川三司勘得古敦。系雅州灵关。其路险峡。正统八年间、 勑令董下仍从铜门出朴头日驻保县出境。被杂谷仍前阻挡。正统十二年间、定日思结病故、伊弟阿拜管事、将守把达思蛮长官司豆若寨头目松蓬挫辱、及有阿拜异母兄朵鲁只儿结伊姐、嫁克罗俄监粲为妾、忿恨不承袭管事、与弟观绰达儿并松蓬俱去授托董卜。
正统十三年间。
董卜拨人守把豆若寨抢占达思蛮长官司地方。正统十四年、董卜以追还日驻等寨给还保县为名。抢占杂谷安抚司地方。就将杂谷原占保县旧维州。亦行拨人守把。景泰元年间董卜要进马匹盔甲从保县出境。内官御史三司官不能避其顺逆之势。备繇具奏、钦蒙 勑令董卜将马匹盔甲免进。景泰二年三月内、董卜差人进贡至保县地方。
三司官亲诣抚却。其差来之人。执称未奉之先。马匹巳行出境续被杂谷达思蛮番人将董卜差来之人截杀、连马赶逐回还。本年十月二十四日董卜差人二千馀众护送马一百馀匹。赴保县交割。其馀番人尽行退还自后颇听抚谕。将原窝张阿赏杜阿泰王伋的丁师保董伯浩等俱发回威州保县复业讫。今该前因、臣与内官陈涓、并三司掌印官、亲诣威州。会同侍郎等官罗绮等计议得。旧维州先系保县管辖。后为杂谷侵夺。
今为董卜占据。若得此州城量行拨人守把则可以杜董卜觊觎之心不得此州城。仍系番人居住未可以绝董卜往来之路。巳经会案差通事人等前去抚谕克罗俄监粲。著将旧维州退还保县未据回报。间有迭溪千户所该管永镇等卫地方番人聚众上路杀虏官军。侍郎罗绮内官陈涓各往松潘等处行事去讫。臣窃以为欲杜董卜觊觎之心。必须得此州城。
欲消董卜反侧之意。必须厚加管待。向使怀柔之道不至虽得此州城亦为无用阻彼一路亦为徒劳考之于古、唐司徒中书令韦皋、尝与吐蕃大战于维州论事有根据则是吐蕃非因雅州维州之险而不来也今阻其行维州之路。则保县一方固美矣。又令其从灵关而来。
则雅州一方何罪焉。况且又有一路从草坡出艾川县。一路从僚择坝出灌县。
一路从清溪口出崇庆州是皆不可阻之路若或四路并出。竟将何术制驭制番之道在官吏抚驭得宜不专在地势此论允协抑闻本番之放肆。起于小节之不周臣自受任以来。仰体 圣心。凡遇番使之至。尤其加意。以今较替。渐觉听抚。兼且番使之来。虽曰进贡。此得番人本情实则图其口腹利吾赐予。以故韦皋治蜀。开清溪道以通群蛮入贡。又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教以书数。羁縻之。既而军府厌于廪给。同平章事杜悰、奏减其数。群蛮遂叛。伏望 圣恩。因其使人之来。嘉其向化之忠。俟其回还。即令赍 勑与克罗俄监粲。著将旧维州碉房退还保县掌管。臣在成都日少。仍乞 勑四川三司并镇守等官。
凡遇董卜使人之至。必须抚之以恩。待之以信。与之以酒食。施之以小惠。马匹既巳阻却。盔甲仍令进奉。则在我怀柔之道得。而番人反侧之意定矣臣之愚见如此。
具题奉 旨钦遵抄出、移咨到部、看得董卜韩胡宣慰使司掌司事都指挥同知克罗俄监粲、自恃部落强盛。阴怀异图。非止一日。其控御之术。防闲之道。诚不可不加之意。
今既都御史李匡托议彼中地方险易。事情缓急。要行请 勑克罗俄监粲将旧维州碉房退还保县掌管、并请 勑四川三司镇守等官、凡遇董卜韩胡使人之至、必须抚之以恩。待之以信、与之以酒食、施之以小惠、阻却马匹、令进盔甲、系干处置夷情。合当请 勑李匡、当知克罗俄监粲之奸、当念地方抚巡之重、其于一应夷情边备。务要博采众长。折以中道。驭吏之道尽此数言矣刚柔兼济宽猛适宜本之以廉明济之以通变毋生事而激变毋纵恶而长奸毋贪小利以堕贼计。毋邀近功而妨远图。必须十分用心。
不许纤毫怠慢。致贻后患。缘系处置夷情具体
照得董卜求讨书籍一节、考之唐玄宗之世、吐番遣使求毛诗春秋礼记正学、于体烈以为与之书。使知权略。愈生变诈。非中国之利。此二议皆有所见尚书裴光庭以为吐蕃久叛新服。因其有请。赐以诗书。庶使渐陶声教。化流内外。体烈徒知书有权略变诈。不知忠信礼义皆从书出。于是玄宗赐以诗书、今照董卜求讨前项书籍、臣以为成都记。即成都府志书也。此叚大有机略一府之形图关隘于此乎载不可以此志与之使其知成都之地方也方兴胜览天下之形像关隘于此乎载不可以此书与之使其知天下之地方也其馀书籍。可以与之诵读使其知忠君亲上之道佩仁服义之节论事亦透若或不与彼来朝之人市于书肆之中亦不甚难不若因其请而与之。可以固结其心。
书籍系董卜所无有、 朝廷所未赐、臣不敢以私与、乞 勑礼部计议、将董卜所求书籍、遣人量加颁赐、因而 勑令将旧维州地方。退还保县。彼必感恩知报。可免后顾之忧。臣之愚见如此、该礼部钦奉 圣旨钦遵到部、除奏讨书籍另行奏请给与外、所据令将旧维州地方退还保县一节、移咨到部、参照董卜韩胡克罗俄监灿、其谲诈之心。桀骜之状。阴怀异图。非止一日。今虽要令将旧维州退还本县。诚恐本人反复多端。
贪恋土地人民。不肯退出。并杂谷安抚司达思恋长官司虽称退还。亦不见著实。其称印信带出游方等语。俱属虚诈。又称杂谷达思蛮虽得地方。俱听董卜节制则是虽有退还之名其实占管如故李匡所谓洗心向化。未必不为虚言。
合无行移罗绮、再行公同镇守周贵等从长计议、其于夷情边务、如果董卜韩胡革心向化、别无变诈不实、就更差人赍文与克罗监灿以谓尔今奏讨书籍、 朝廷巳允其请、但旧维州系附近保县去处、尔既有菾顺之心、不失臣节、宜将本州岛地方退回本县、以表臣顺、毋得犹豫狐疑。自持两端。仍令罗绮当知克罗俄监粲之奸、当念地方付托之重、必审势度情、必轻利重义、今后蕃夷馈送物件。虽不可遽然辞却。以生夷人疑贰之心亦不可轻易接受。以启夷人轻侮之意。务在处置妥当。俾上下相安。缓急有济。缘奉 钦依。该衙门知道事理具题
臣闻吐番为患。自古巳然。故自唐及宋。多重蜀帅。为是故也。惟我 国朝恩德广被、番戎率服、故 国初于群番之中、取古松州而城之。置兵设卫曰松潘军民指挥使司。以控制群番。而离其交合以伐其内寇之谋以为我全蜀之蔽诚得古御戎之上策也。然 国初松城内外地皆属番。为我服役。故有八郎等。四安抚之设。有北定等十七长官之司。其南路至迭溪千户所又有欝郎等二长官司之属。再南至茂州卫又有静州等三长官司之隶。其东路至小河千户所。再东至龙州。则近白马路长官司。而皆受我约束。为我藩篱者也。
暨后承平法弛、任用非人、而抚御失宜熟番多叛、而寇我内地、戕我军民、松城四外。皆尽仇敌。而东南二路。仅有羊肠一线之通。左右皆番。朝夕窥伺矣。故景泰以来。添设总兵官都御史。专治松潘。然而四川会城。又设巡抚。彼此牵制。难于行事。以致旧维州之失。竟不能复。董卜韩胡之强。终不能制也然彼时东南二路。犹皆可通。
及后事势稍平、去都御史、而分设兵备副使三员、一治松潘、一治迭溪威茂又一治茂州以东、坝底徐塘等堡、路抵龙州、谓之小东路、而住札绵州、参将二员、分治东南二路、游击二员、往来于中、每岁二八月中、松潘总兵、与茂州参将会议一次。
松潘兵备会议一次。每会皆游击率兵与偕。军威犹振。番夷犹畏服也。以后因事革去游击、弘治年间、承平日久、都御史潘蕃等巡抚、惟以保守为事、以欺隐为能、军杀一番。则坐以擅杀激变之罪。挑隙于番固不宜避挑隙之名而惟番之所欲亦失控制之势番杀一军。
则坐以玩寇失机之罪。由是官军垂首丧气而惟扣粮闭口以赂番或弃其兵械而执农器以为番役矣由是番人得志。日渐骄横。每年班军累死饿死杀死者十常八九。而道途任其邀劫。关堡任其残破。一皆付之不知。边堡有报。则阴中以法。问其来使而实言有警。则按以大杖。而使之几死。后有问焉。则大声对众而荅言无事矣。不幸而事闻 朝廷。则隐匿之罪。仍付之下吏。曰彼不曾呈报也此前人之善为保守。而坐制部台。称为老成也。
此南路之所由以塞。而惟东路仅通也。近该巡抚都御史马昊、因人心之愤、采众论之同、而奏 请大征、又不幸而冐险轻进、遂致一败之生月、以废数年之劳、至今边人言之、皆为叹息、然自是番夷。比前稍畏。道路比前稍通。不为无效也。臣与昊素不相识、正德八九年间、臣在江西、昊在四川、皆任兵备副使、皆为地方平贼、昊遇彭泽之知。而荐为巡抚、五六年间、遂至大官、臣被俞谏之忌、而嗾其心腹王泰等拨置宸濠奏臣死罪、五六年间、陷为罪隶、万死得生、今臣幸遇 圣明、复加录用、昊乃因罪罢黜。然访诸四川军民之论则多为昊惜。臣亦自揆才力不及于昊。不敢蔽也。
昊事往矣。臣愚窃念四川之有松潘。犹人家之有外藩也。松籓之有东南二路犹人家之有前后二门也不幸前门有火盗之厄。而后门可通救援。若惟一门有厄则阖户死矣。今松潘南路之不通。巳二十馀年。所怯馈运之通者。惟东路一线耳。使一有儆。截其东路。则应援粮运。皆不能达。数万生灵。计日以毙。而四川之外护撤矣。不可不为之计也。然马昊以欲通南路而败。
自嘉靖四十二年、隆庆三年、始著为令、而华夷胥赖之、都督如哈密畏兀二府、指挥若罕东赤斤月氐三卫、皆五年贡、三十人起送十三人、乌思藏若阐教五王、招讨若朵甘直管二司、皆三年贡、一千人、安抚若董卜韩胡别思寨俱三年贡、一千七百三十五人、
杂谷司三年贡、一千二百七十四人、内皆一半全赏京给一半减赏省给而止皆于全赏内起送八人。若护教王三年贡、七百七十五人、而止于一半全赏内起送六人、安抚若长河等司三年贡、三百三十六人、自威茂入者、若打喇儿三年贡、二百五十人、达思蛮三年贡、四百二十八人、长贡司三年贡三百人、碉怯刊寺三年贡、二百五十人、而皆于一半全赏内起送四人、自洮岷入者、若番族大则起送四五人。小则一二人。
馀皆留边听赏。即如琉球近该福建抚臣报称补二年一贡、亦止以一十三人入京。馀皆在福建候赏。此岂独为中国邮传计哉。四方风气异宜。他乡水土难调。往往有道死而不得止帚者。故留边听赏夷亦便之国家臣妾四夷。北虏若顺义王。一向在边领赏。并无一虏入京。即自北而西而南。无不量行起送。以表来享之诚。而馀悉留边以遂如止帚之愿。何独于东夷而不一视同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