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南阳地名篇1千里淮河由此分南北)
沈芳蕤 • 2023-10-05 05:02:07 • 次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淮河,这条古老的河流,不仅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更是划分气候和地理人文差异的8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线。它将中国大地一分为二,江南与北国在这里分道扬镳,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地理和文化风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穿越深入桐柏县,这个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东隅,桐柏山腹地的地方。桐柏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被誉为“宛东咽喉、信西屏障”,其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人口约48万。县内拥有13个镇、3个乡、2个产业集聚区,各具特色。
淮河,它的源头就在桐柏县的南阳市桐柏县。淮河又称淮水,是中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早在新石器时代,桐柏境内就有人类聚居,淮源文明源远流长。淮祠,建于秦始皇26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治淮机构,位于淮河源头。桐柏县境内水系属淮河和长江流域两大水系,拥有58条大小河流,其中有10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
但桐柏县不仅有着丰富的地理特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是盘古创世神话的发祥地,盘古神话在这片土地上流传至今。它包括创世神话和洪水移民神话,留存至今的盘古遗迹、遗风遗俗与古代典籍记载相印证,为我们再现了人类滥觞的原始图景。桐柏县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成为华夏儿女祭祀盘古、溯源寻根之首选圣地。
桐柏县也是中原佛道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70多座大小寺庙和观。太白顶云台禅寺、水帘寺、河南佛教学院等文化遗址和寺庙,都是佛道文化的见证,成为培养佛教专业人才和研究中心的重要基地。
此外,桐柏县还有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从1926年南阳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在桐柏县月河镇成立,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桐柏县一直是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这里保存着大量的红色文化遗存,包括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豫鄂边省委机关旧址等,构成了桐柏老区的红色基因库。
文章中还介绍了桐柏县的党组织奠基人金孚光的英勇事迹。他是桐柏县的骄傲,以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最后,桐柏县的地貌特点和丰富的资源被详细描述。浅山、丘陵交错,桐柏山主峰太白顶高耸入云,被赞誉为“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桐柏县还以其丰富的矿藏和特产而闻名,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中国天然碱之都”、“中国木瓜之乡”等。此外,县内的名胜景点如桃花洞、太白顶大复横云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总的来说,桐柏县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方,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还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自然探险者,都能在桐柏县找到自己的乐趣。这片土地充满活力,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值得一游的胜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