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关注上海硬核本科生一作成果登上知名期刊)
沈芳蕤 • 2023-10-05 11:08:57 • 次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朝鲜语系2020级本科生雷雨同学,在朝鲜语系金镛镇老师(副主任)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了题为“癸未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东槎余谈》研究”的科研论文,并被教育类省级期刊《韩国语教学与研究》刊载。
1763年,朝鲜通信使一行赴日祝贺德川家治袭位。此间,朝鲜通信使与日本文人开展文化交流,形成了笔谈唱和集——《东槎余谈》。此篇论文以这一历史文献为中心,分析了中国文化在朝日文人笔谈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从朝日两国文人的中华观出发,剖析了“中国”对东亚周边国家产生的具体影响力。此外,论文还通过分析“李、王”相关笔谈内容,分析了朝日文人对程朱学的不同态度,以及明代文论在朝日两国的具体传播情况。
论文以其独到的研究视角、丰富详实的论据、清晰的论证逻辑,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历史性考证研究具有较好的补充。
本篇论文的顺利发表,展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学子的学术热情和潜力,也展现了学院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实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汇聚了多种语言与文化,其语言教学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4月开设的东南亚语言文学系。1997年12月,由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三个专业合并成立东方语学院,发展至今,已成为学校开设语种专业最多的学院,现有阿拉伯语系、朝鲜语系、波斯语专业、泰语专业、印度尼西亚语专业、越南语专业、希伯来语专业、土耳其语专业、印地语专业、斯瓦希里语专业和柬埔寨语专业。其中,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印地语、泰语等7个本科专业被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学院悠久的历史文脉中,朝鲜语专业于1994年创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在中韩建交之初即成立的朝鲜语专业之一,是教育部非通用语种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朝鲜语专业自2009年起每年招收两个本科班,目前专业已具备涵盖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人才培养的完整培养体系,研究范围涵盖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国际政治等学科,为学子们提供更为全面的培养路径。
在教学过程中,朝鲜语系依托于学校多语种、学科融合优势,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朝鲜/韩国学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朝鲜/韩国研究基地,为培养高端应用型及研究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朝鲜语系不仅是学校“多语种新闻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员,为新华社等机构培养懂得英韩双语,受过新闻学教育和实践的优秀学生,还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建立了“韩国社会与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为学子提供了丰富的求学路径。
此外,专业还以“7+1”模式,每年选派学生前往朝鲜或韩国深造,开阔眼界和提高语言水平,为学子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师生积极参加上海和国家主办的大型涉外活动,开拓视野……一项项举措在专业中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环境,激发了朝鲜语系学子们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的培养学子独立思考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助力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在朝鲜语系的用心培育下,一批批本科生都收获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喝彩,在掌声中捧回荣耀——
在“中韩建交30周年 韩文节纪念大会”韩文文学作品演讲比赛中,朝鲜语系2020级本科生齐跃新和2019级本科生徐蕴怡分别获得特等奖、二等奖;
在“珠峰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韩国语短视频大赛中,朝鲜语系2020级本科生齐跃新和田苗苗荣获大赛三等奖;
在升学学子中,多数同学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威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录取;还有多数同学去往外交部、使领馆、大型国企、外企、新华社以及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持续成长,正在或已经成为国家所需的优秀人才。
未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将继续发掘和培养本科同学的学术热情和潜力,为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打好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高质量人才!
关注“上外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官网/官微、上外招生等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