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莺歌海盐场(烧干海水变盐山莺歌海盐场)

沈芳蕤 2023-10-08 16:28:27

摘要:1939年一声炮响打破了英哥海的平静。日本侵略者做了庞大规划,想要大肆掠夺并开发莺歌海盐场。幸好有抗日力量阻扰,日本人在这里三年只打通了一条小纳潮沟。直到新中国发展盐业

1939年一声炮响打破了英哥海的平静。日本侵略者做了庞大规划,想要大肆掠夺并开发莺歌海盐场。幸好有抗日力量阻扰,日本人在这里三年只打通了一条小纳潮沟。直到新中国发展盐业生产,才终于揭开了莺歌海的神秘面纱。

1955年,几十个勘测工程师坐了几天几夜的船,才终于到达了一个叫做莺歌海的地方。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建设一个震惊全国的大雁场。但是当他们走下牛车时,看到的却不是漫山遍野的盐,而是一片遍布芦苇和淤泥的沼泽地。

盐在哪里呢?盐在脚下的滩涂里,在一次一次涌上来的海水里,但是需要晒干海水才能得到盐山勘测队扒开茫茫的芦苇丛,趟着脚下的淤泥,测量地形、勘察地质,烈日暴晒,蚊虫叮咬,他们历时两年才终于绘制了一张盐场蓝图。

1958年,近万人的建设队伍从全国各地。莺歌海的渔民开着自家渔船接驳往返,拿着食物和水夹道欢迎。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们以人拉肩扛的方式在烈日下拉开战线,没有挖土机就用锄头挖,没有铲土机就用扁担挑,手上长出了厚厚的老茧,黝黑的肩膀上结出一层又一层的茧。即便如此辛苦,还是在三年时间里建成了一个三十多平方公里的盐田。

海南岛西南的这个小海湾也走上教科书,成为一个工业奇迹。莺歌海盐厂每年产的盐够1亿人吃一年一列一列火车从这里开往港口,一吨一吨盐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一格一格的盐田记录着拓荒者的功绩,一代又一代的盐工延续着莺歌海精神,看着烟波浩渺的大海和银光闪烁的盐田,不禁让人感叹,中国人总能创造奇迹。我是毫米视觉文案,关注我,为你讲述更多海南故事。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