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留园(中华名园吴下名园之冠留园)

沈芳蕤 2023-10-08 21:37:43

摘要:江南私家园林以其超凡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如旨趣追求上的山水主题、营造技法上的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文化内涵上的鲜明士人气息等,将中国传统造园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留园
中华名园丨吴下名园之冠——留园

江南私家园林以其超凡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如旨趣追求上的山水主题、营造技法上的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文化内涵上的鲜明士人气息等,将中国传统造园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以园内建筑精丽多姿、院落曲折玲珑、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体现了晚清时期苏州园林的突出成就:以建筑手段营造丰富变化的空间景致。

咸丰中,余往游焉,见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

——俞樾 《留园记》

(俞樾:清末著名国学大师、文学家、经学家)

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封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追根溯源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

徐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故更名“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兵变,街衢巷陌,毁圮殆尽,唯寒碧山庄幸存下来。后由常州盛康购得,缮修加筑,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后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

园林撷珍

留园占地三十多亩,分为中部山水、东部建筑、北部田园、西部山景四个区域,各有主题特色,中区和东区为全园之精华所在。园中有太湖石12峰,以冠云峰最为突出。

留园中区·山水景观

中部山池一区,以水为主,环以山石楼阁。池南岸的“明瑟楼”与“涵碧山房”组成船厅的形象,与北岸的可亭隔水呼应成对景,这在江南宅园中为最常见的“南厅北山、隔水相望”的模式。主池山景不高,但山势起伏、层次迭出,以黄石为主,气势浑厚。

“明瑟楼”与“涵碧山房”

“绿荫”小轩

闻木樨香轩

小蓬莱

曲溪楼

留园东区·重檐迭楼

留园东区以建筑取胜,由中部自然山水之趣转而为重檐迭楼、曲院回廊之巧,疏密相宜,引人入胜。有“江南第一厅堂”之称的“五峰仙馆”,宏敞开阔,典雅精致,人坐厅中,如对庐山岩壑;展现江南园林小庭之妙的“石林小院”;“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的做法,室内装修陈设华丽精美。

留园景观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二是丰富的石景。园中特置巨型太湖石“冠云峰”,相传为北宋花石纲遗物,峰高6.5米,姿态奇伟、嵌空瘦挺、纹理纵横,在江南名石中最为修长。

冠云峰

留园西区·山林野趣

留园西区为全园最高处,此区以山林野趣为主,积土为阜,间列黄石,漫山枫林,秋色佳丽。配置方法取自然形式,密中有疏、大小相间、高低参差,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留园北区·盆景假山

北部原为充满农家情趣的田园美景,现辟为盆景园,以及富有人文气息的假山石景。

留园是一座声名卓著的江南名园,规模之大、景域之丰较为突出,其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居江南园林之冠。

往期精彩

参考:

顾凯. 江南私家园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园博馆已实行实名制入馆,请您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学生请携带学生证)。

游客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10-63915025(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园博馆倡导绿色出行,推荐您乘坐地铁或公交前往参观:

地铁路线:地铁14号线至园博园站,换乘专55路公交车至正门下车。

公交路线:乘坐327路、385路、951路至芦井站下车,向东步行5分钟即到。

喜欢我们的文章,为我们点赞吧

展览 | 教育 | 文化丨收藏丨学术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