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楼(一座花戏楼)
沈芳蕤 • 2023-10-09 06:57:47 • 次
安徽亳州有座花戏楼,十分漂亮,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花戏楼建于清初顺治十三年,原名大关帝庙,已经在古城中屹立了300多年,是古代商帮议事谈判、祭祀神明的地方。
说花戏楼漂亮,并不是场面话,它每一处雕花装饰都精工细作,造型考究,极尽奢华。
旗杆上盘虬卧龙,24只风铃代表着二十四节气,也期盼这里能年年风调雨顺,寓意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不过,亳州地界上的这座建筑,却不是当地人建的,关于它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
清朝初年,山西商人王璧和陕西商人朱孔领来到亳州做倒卖药材的生意。
然而老天却不给力,连绵的阴雨天气导致药材发霉,变得一文不值,两人血亏,更要命的是,两人的钱都是借来的。
备受打击的商人想要一死了之,正欲寻短见之时,恰逢一老人路过。
老人立刻拦下了他们,得知两人寻死的原因后,老人立刻把自己刚刚卖羊所得的银钱全部送给了两位,并嘱咐两人拿这钱去周转,莫要再做傻事。
回过神来的年轻人,拿着老人赠送的银钱留在了亳州,他们从小生意做起,靠着年复一年的打拼,成为了城里的大药商。
发达后的两人,想要报答当年的救命恩人,但寻遍了亳州城也没找到当年的卖羊老人。
于是,他们便建了一座花戏楼,让整个亳州城的百姓都可以来这里看戏。
细细想来,卖羊老人应该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卖羊得的钱或许是他好几个月的生计,但是他却毫不犹豫送给了两个完全不认识的外地人。而两位来自外地的商人,则将这份恩情通过一座花戏楼反馈回了整座城。这或许就是亳州这座城的气度和胸怀,“亳人不薄,人皆厚道”,也是亳州繁荣千年的奥秘所在。
【本期编辑:石香云】
来源:CCTV4《记住乡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