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陈友谅墓游玩攻略简介(最隐秘的武汉帝陵)
沈芳蕤 • 2023-10-24 09:05:05 • 次
江城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除了黄鹤楼、长江大桥等著名景点以外,武汉的高楼大厦之中,还隐藏着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果来到武汉的长江大桥旁边,就不难发现这附近还有一座帝陵,这座年龄超过了六个世纪的庞大帝陵的主人是谁呢?那就是朱元璋的死对头,大汉皇帝陈友谅。
陈友谅生于海边的渔民人家,他从小就与别人家的孩子不大一样,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喜欢受人管束,更不想永远在海边做一个普通渔民。此时机会一下就到来了,元末时期政府已经无法再控制局面,全国上下因为贫穷和饥荒乱成一团,许多地区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农民起义,陈友谅见有利可图,自然不会让这个机会从手边溜走,他立马报名参加了起义军。
陈友谅起初投奔的,正是徐寿辉的手下倪文俊率领的一支红巾军,因为心机深、做事狠绝,陈友谅在义军之中地位提升很快,徐寿辉也注意到此人不一般,就对他好生培养。后来徐寿辉称帝,深受他信任的陈友谅也谋取到了宰相一职。但是别忘了,陈友谅是最不喜欢受他人管制的,不久之后他就抑制不住对权力的渴望,找到了机会杀死徐寿辉随后自立。随后陈友谅转战江州,并且将国号改为汉,五年的时间,陈友谅凭借着心狠手毒与诡计多端,从打鱼人的儿子变成了大汉皇帝。
称帝后,陈友谅因不满足于现有的领地而开始了大规模扩张行动,很快便基本统一了中国南方诸省,成了此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有着巨大优势的陈友谅把目光放在了朱元璋的地盘上,他多次展开进攻想要吞并朱元璋的势力,但都被一一化解了。
双方一直僵持到了1863年,此时的陈友谅已经膨胀到了顶点,他没有听从任何谋臣的意见,下令大军倾巢而出,共动用了军队60万之众进攻朱元璋领地,双方最终在鄱阳湖展开决战,而此次大战朱元璋采用了完美的战术分盘,做到了以少打多,一举消灭了陈友谅的势力,而一意孤行的陈友谅在这次战斗中没有幸免,被一箭射中ing头颅身亡。
陈友谅一死,他的臣子们十分慌乱,他们唯恐朱元璋的部下们找到尸体之后会戮尸泄愤,无奈中只得将陈友谅的遗体火化处理了,后来他的儿子将骨灰带回都城,并下令将其安葬在了长江边上。
群龙无首的大汉政权,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不久后剩余势力就被朱元璋吞并或消灭了,在吸收了陈友谅的庞大领地之后,朱元璋最终将元朝势力赶出了中国、一统天下。而陈友谅陵也一直完好无损地隐藏到了1908年才被发现,后来成为了一处景点。陈友谅墓在武汉一直都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景点,主要是因为长江大桥修建之后,不少建筑结构和植物将其遮挡住了,所以就算是本地人想找到这座陵墓都要费一点力气,就更别提游客们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