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州旅游景点攻略(不看会后悔)
沈芳蕤 • 2023-10-27 10:23:03 • 次
槟城作为马来西亚著名的旅游城市,以独有的文化气息、历史古迹和美食料理闻名全世界,其中乔治市更于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各种因素都非常适合旅游观光呢!
但如果说到槟城要从哪些景点开始观光,你又有什么想法?以下就为你整理好了槟城必打卡经典景点,赶快收藏起来吧!
升旗山
Tips:
特点:槟城最高点
门票:是,15令吉-80令吉不等
售票处服务时间:6:30AM-10:30PM
榄车服务时间:
6:30AM-8:00AM 30分钟一趟
8:00AM-8:00PM 15分钟一趟
8:00PM-11:00PM 30分钟一趟
(山上末班车发车时间:11:00PM)
*注:升旗山机构缆车于2019年1月7日至12日暂停服务,以进行半年度保养
槟城最高的山非升旗山(Penang Hill)莫属,这里是俯瞰槟城全景的最佳地点。这里过去曾是英国高官的别墅所在地,山下的士兵利用旗语传递重要讯息,升旗山因而得名。虽然位于偏郊区的位置,但许多游客依然慕名而来,因为这里气候凉爽是绝佳避暑胜地。如果想登上升旗山山顶,除了徒步的方式以外,也可以选择比较轻松的方式,即搭乘缆车。
有缆列车建于1922年,原是为了方便英国人上山度假而兴建,如今则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轨道总长约2公里,是亚洲最长的缆车轨道,同时亦是世界上最陡的隧道轨道。有趣的是,列车车厢采用的是透明材质,游客可以轻松欣赏沿途风景。此外山顶上还建有一座优美的高地花园,以种植热带植物和花卉为主,是游客赏心悦目的理想场所。
升旗山
·升旗山又名槟榔山,海拔830米。阴雨天会云雾缭绕如同仙境,天好的时候可以远望槟城美景。 ·到了晚上,城市里灯光闪烁,迷离的夜景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是来到槟城必去打卡的点之一。 ·升旗山拥有一个全亚洲最早的瑞士制造之缆索铁道系统,一路上可观赏到美丽的别墅和铁道两旁的植物。 ·山顶有一个印度庙,还有一家猫头鹰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猫头鹰作品,值得一看。
爱情巷
Tips:
特点:观光客聚集地、铁线壁画
门票:否
开放时间:24小时
说起来,爱情巷(Love Lane)并没有什么名胜或古迹,而是当地老百姓的民宅区。直到后来,爱情巷渐渐成为全世界背包客的聚集地,巷子周边都是旅馆、咖啡厅、酒吧,白天可以在爱情巷附近观光品尝当地美食,晚上则能在外国游客聚集的酒吧品尝点小酒,非常有情调。此外,这里隐藏着不少铁线漫画或壁画,为其增添了许多趣味。
若要追溯回爱情巷的由来,据说以前殖民者以为从这条巷走出去就可以望见大海,是适合看山看海,共筑爱巢的地方。其实,爱情巷的出口距印度洋还是有一小段距离的。正是因为有不少西方人在槟城定居,久而久之当地许多居民都是欧亚相恋所生下的后代,而在爱情巷聚居的更是以欧亚混血儿居多。
爱情巷
·据说是以前殖民者以为从这条巷走出去就可以望见大海,是适合看山看海,共筑爱巢的地方,因此得名。 ·巷子周边都是小咖啡厅、小酒吧,非常惬意,而随意散落的铁线漫画或壁画则为这条巷增添了许多趣味。 ·伴着午后的温暖阳光缓步而行,这里是体验槟城慢生活的最好开始。
姓氏桥
Tips:
特点:独特文化古迹
门票:否
开放时间:9AM-9PM
早在19世纪,华人先辈从中国到槟城时,当时选择按姓氏聚居在一起,于是建立了姓氏桥。各桥主要以姓氏宗亲分而聚居,最长的木桥向海延伸约500米,有者较短,左右建满木屋。槟城的姓氏桥原本共有八座,直到2005年姓郭桥和平安桥难逃被拆除的命运。
随着乔治市于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姓氏桥也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古迹之一。目前,游客还可以看到的姓氏桥只剩下六座,从渡轮码头不远处开始,即姓林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李桥、杂姓桥和姓杨桥。其中以姓周桥规模最大,也是最多游客到访的观光景点。
姓周桥
姓周桥建于19世纪中,为规模最大的姓氏桥。曾是电影《初恋红豆冰》取景地而广为人知,此外桥民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晚都会举办拜天公仪式,每每吸引上万人共襄盛举,成为槟城拜天公最热闹的地点之一。
姓周桥
姓林桥
姓林桥是最靠近渡轮码头的姓氏桥,所以从这里可以用另一个角度清楚看到热闹的码头。
姓林桥
姓陈桥
姓陈桥为姓氏桥中最长的一个,并且在桥尾端有一座庙,另外这里也是拍摄光大的最佳地点。
姓陈桥
姓李桥
比起其它姓氏桥,姓李桥显得最为整齐,两排对望的房子保持一致的建筑风格,大部分铺上新漆,给予人不同的感觉。此外姓李桥的木桥板块,并没有如其他姓氏桥般竖直搭建,而是横直的,这亦成为其中一大特色。
姓李桥
杂姓桥
杂姓桥属于姓氏桥中比较特别的存在,因为这里的桥民均来自不同的姓氏。
姓氏桥
·过去华人到了槟城,以海为生,搭起桥板,在上面建造房屋,因为同姓者同住一桥,所以称为姓氏桥。 ·所谓的“桥”并非什么桥梁,而是建于海上的木屋,姓氏桥犹如几个小村落,颇有浓浓甘榜风情。 ·这里房屋很简单但不简陋,屋身外画有创意的壁画,一进入姓氏桥,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这的居民生活简单而淳朴,现在老一辈的居民仍继续以捕鱼为生。 ·当中以姓周桥规模最大,水上人家约60户。这些桥多建于19世纪末。
侨生博物馆
Tips:
特点:峇峇娘惹文化
门票:是,20令吉
开放时间:9AM-5PM
侨生博物馆建于19世纪末,是间历史悠久的娘惹博物馆,原是甲必丹郑景贵的官邸。郑景贵在19世纪远涉马来西亚开采锡矿,为马来西亚一代富商,虽非峇峇娘惹后代,但其官邸却融合了峇峇娘惹和欧式风格建筑,如中国木雕、英国瓷砖、欧式家具、还有维多利亚陶瓷和玻璃。
经过修整后的侨生博物馆焕然一新,将海峡华人在槟城的往昔岁月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建筑风格独特之外,博物馆也拥有千余件精致的古董和收藏品。侨生博物馆曾荣获槟城最佳旅游景点奖,而曾经红遍东南亚的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也选择在此处取景。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博物馆内不能拍照,如果有特殊要求则必须事先与博物馆作出安排。
槟城娘惹博物馆
侨生博物馆,也称槟榔侨生大宅,更贴切、清楚的告诉访客:一个多世纪前,它是一座骄矜的私人大宅。 已故华人郑景贵是在十九世纪末建筑了这所命名“海记栈”的豪华大宅院。郑景贵逝世后,海记栈空置了好些年,直到新业主从其后人手中收购过来。 这座融合峇峇娘惹住宅风格的四合院,不只内部与外观均保持完整,这栋百年古宅内,更收藏着上千件古董和珍藏品,晶光闪闪的峇峇娘惹文物,金漆屏雕精致典丽,还有礼服、闺阁秀女的妆奁柜、绣花鞋、凤冠霞帔、嫁喜礼饼盒等,沉寂着时光,一派旧传统的喜气洋洋。建筑物结合中西风格,精致独特的设计,足以令人叹为观止。难怪许多以娘惹为主题的影视作品都在这里取景,如《小娘惹》《夜明》。
张弼士故居
Tips:
特点:蓝色外墙、马来西亚现存最大中国园林式住宅
门票:是,8令吉-17令吉不等
开放时间:11AM、2PM、3:30PM
张弼士故居又称蓝屋,豪宅外墙的蓝色是以石灰与蓝花花汁制成的天然混合蓝色染料涂抹而成,由于当时蓝色被视为高贵的颜色象征,可为豪宅增加声望,所以该染料由英国从印度进口到槟城。原是中国商人、侨民张弼士的府邸,始建于1897年,占地5万3000平方英尺,建筑面积3万4000平方英尺,是马来西亚现存最大的中国园林式住宅。
1989年槟城古迹保护人士买下这里,避免其因发展而被拆迁,1991年全面整修,并于1995年成为展览馆对外开放,除了提供民众参观、举行婚礼、晚宴及会议之外,亦开放给游客住宿。200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蹟保护奖卓越项目奖。
这栋豪宅内部有38间房间、5个花岗岩铺面的庭院、7座楼梯和220扇白木百叶窗窗户,并皆由中国的工匠建设。装潢上的数个特点,包括精美的中式梁柱雕花、哥特式卢浮窗、黄褐的砖墙,以及繁复的碎瓷拼花、新颖的彩玻嵌板、由几何碎片制成的正方型斯托克地板和苏格兰格拉斯哥铁制器物等。此外,这里陈设的不少塑像、雕刻、挂毯等古董,均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是一间传统的老宅,建筑通体蓝色。槟城盛产蓝花,花汁经加工后变成浆汁,用心者便将浆汁晒制之后酿制成颜料,然后涂于墙身。上世纪二十年代,莲花河路一带都是蓝宝石般的屋宇。但如今只剩张弼士故居这一座。 故居建于1897年,花费7年的时间才建竣。它占地5万3千平方英尺,建筑面积为3万4千平方英尺,共有38间房、5个天井、7个楼梯及220 扇窗,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张弼士故居是东南亚现存的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住宅,
历史价值,可见一斑。但随着张弼士在1916年过世,其子女疏于照顾,终究日 益损坏。1989年,槟城一群古迹保护人士,买下这栋破旧的古屋,1991年全面整修,1995年焕然一新的“蓝屋”对外开放,除了提供民众参观, 也开放客房让游客住宿,举行婚礼、晚宴及会议等。 故居最近一次的重修工程是在1995年进行。张弼士故居是整个大马风水最好的宅子,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古迹保护奖。
极乐寺
Tips:
特点:东南亚最大佛寺
门票:免费入内,部分设施收费
开放时间:7AM-9PM
极乐寺全称为鹤山极乐禅寺,是一座全区面积达12万平方公尺的佛教寺庙。依山傍海的极乐寺始建于1891年,并于1904年全面竣工,为东南亚规模最大与建筑最宏伟的华人佛寺。极乐寺所在山址因形似飞鹤,所以在建寺后得名“鹤山”,五彩缤纷的建筑多以花岗石砌成,主要标志性建筑为楼高7层的万佛塔,及全球最高的八角亭观音阁。
参观极乐寺的最佳时机为华人农历新年期间,因为每逢春节期间的极乐寺,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新春灯会,各处张灯结彩尽显喜气洋洋气氛,吸引许多当地与海外的佛教徒前往朝圣。
槟城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亚依淡(Air Itam),融合了中国、泰国和缅甸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寺内建筑五彩缤纷,是马来西亚的重要佛教寺庙之一。极乐寺建于1893年,花了20年才完成。其后又有扩建,现在仍在不断改建。 这里的最大看点便是高30米,共有7层的万佛宝塔,塔的设计十分奇妙,塔身素白,塔顶为缅甸式,中层为泰国式,而底部为中国式,外形和白蛇传中的雷峰塔相似,塔内每层都摆有大理石制的佛像及全身金箔的佛像,四大金刚和弥勒佛相当引入注目,坐、立、卧姿态各异。
此外,山顶还有一尊全世界最大的室外观音像,花费了27年时间精心建造,周围由16根大柱围建起来的八角亭遮盖住。夜晚灯光亮起,观音像显得更加神圣庄严。山顶还可眺望市区全景,虽比不上升旗山的高度,但也算景色怡人。登塔顶时,可乘坐缆车,需2马币。 寺内还有一个乌龟放生池,内有数千乌龟,等着游客购买食物喂养,但这里较脏。 来极乐寺观光的最佳时间无疑是节庆时分,尤其是在春节。每到节庆时分,这里就会布置各色彩灯。而到了春节,这里更是摆满了祈福灯,场面非常壮观。
万佛宝塔
万佛宝塔雄立于极乐寺左侧,楼高30公尺,为极乐寺标志性象征。该塔于1930年建成,七层建筑融合了中国、泰国和缅甸三国的设计风格,顶端两层为缅式螺旋金色圆顶塔,中间三层为泰式素白塔身,底层则是中式八角底座,而塔内供奉一千多尊姿态多样的镀金云石佛像。塔前岩石上刻有清末民初名士留下的墨迹,院里也另设“有求必应”钟,供大众敲钟许愿。
观音像
观音像于2002年建竣,铜像高30.2公尺,周围由16根大柱围建的91公尺高八角亭遮盖观音像,为全球最大的室外观音像。观音菩萨铜像端立在莲花台上,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玉净瓶,瓶口向下。莲花台下有108个转运钱钵,供民众环绕铜像在各个钱钵投币祈福。
缆车式电梯
此为马来西亚首架缆车式电梯,共有两架供参观者上至观音像游览。其服务时间为8:30AM至5:30PM,单程历时2分钟,一次能容纳30人。
极乐寺观音像
旧关仔角
Tips:
特点:滨海大道、历史建筑
门票:否
开放时间:24小时
旧关仔角
旧关仔角(The Esplanade)是槟城其中一个重要场所,因为这个地方见证了槟城的历史发展,同时周围亦有许多英殖民时期遗留下的建筑物,成为旧关仔角的最大独特之处。除此之外,旧关仔角临海的滨海大道亦是非到不可的观光景点之一,沿着弯曲的海堤散步,感受一边是海景一边是历史建筑的魅力。
旧关仔角钟楼
旧关仔角钟楼位于莱特街(Lebuh Light)和土库街(Lebuh Pantai)的十字路口,是槟城数一数二的地标性建筑。坐拥百年历史的钟楼,混合了英式建筑以及回教摩尔式圆顶,当初为了庆祝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钻禧庆典而建。仔细观察会发现旧关仔角钟楼稍微倾斜,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轰炸的痕迹。
旧关仔角钟楼
观看过李安导演的《色戒》这一部电影的,肯定会对王力宏、陈冲等大明星漫步在叶祖意大厦和税关局大钟楼之间的旧街景片段留有印象。背景上的钟楼就是槟城街头著名的旧关仔角钟楼。 耸立在旧关仔角的大钟楼已经拥有104年的历史,这个地标建筑混合了英式钟楼与回教摩尔式的圆顶,是槟城当地华裔富商谢增煜出资建立的,用来纪念英女王维多利亚登基之60周年。虽然钟楼不再为民敲钟报时,不过其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却是丰富和深远的。
只要靠近大钟楼,你不难发现钟楼墙上刻有“此钟楼为谢增煜赠与槟城,以志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钻禧纪念──1837-1897”的英文字眼。 2005年,市政局拨款大肆美化该处,除了为大钟楼增添霓虹灯,大钟楼前的交通圈更竖立了拥有浓郁本地色彩的巨形铁槟榔,在后者的衬托下,大钟楼更添现代感,迅速成为游客喜爱观光的另一个地标。 槟城的旧街道矗立着欧式、闽南、南洋风味的老式建筑,浓浓的夜上海复古情怀仍挥之不去,斑驳墙面,见证了历史更迭、权力消长的痕迹。
康华利斯堡
康华利斯堡于1786年建成,布局为星状造型,城墙高度约为10英尺,原是木造建筑,后来英殖民政府利用囚犯将其改建成石堡。古堡内仍然能看到一世纪前修建的设施,如小教堂、囚室、弹药库、灯塔、旗杆、大炮等。如今的古堡开设了信息台、咖啡馆、露天剧场、历史馆、纪念品中心等设施,还可安排导游带领参观城堡,一睹百年前的过往岁月。相传,这里的大炮有助于生殖能力的传说,所以不少人会在炮管内献上鲜花祈子。
康华利斯堡
位于乔治城的海岬之上,距离爱情巷不远。据称,1786年英国殖民时期槟榔屿的第一任总督弗朗西斯·莱特(Francis Light)首次来马来并开始城市建设就是在此。因而这里堪称是槟城历史的起点。 城堡最初由木头建成的,1805—1810年使用囚犯作劳动力建成石结构城堡。不过颇为可惜的是,现在的要塞几乎成了废墟,只有几门旧炮面海而立。要塞内有—个小纪念馆,陈列着要塞平面图和有关弗朗西斯.莱特的一些资料。
红毛公馆
旧关仔角有两栋英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标志性建筑,其中红毛公馆于1880年开幕,这座具有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大楼,曾经是槟城社交名流荟萃之地。当年,孙中山先生住在槟城时,音乐会和舞会也都选择在这里举行,此外电影《安娜与国王》也曾到这里来取景。
槟城大会堂
红毛公馆旁边的槟城大会堂建于1903年,位于滨海大道的爱德华巴洛克式建筑,华丽的建筑外观使其与前者一样,成为旧关仔角引人注目的建筑景观。1982年这里也正式被列为国家文物。由于毗邻的红毛公馆承担了较多的社会功能,因而对办公空间产生了需求。
战争纪念碑
靠近旧关仔角滨海大道的战争纪念碑,于1922年建成,作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不幸罹难者而建造。纪念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战争结束后重建的纪念碑略有不同,并于1948年重新揭幕。
槟威大桥
Tips:
特点:槟城标志性大桥
门票:否
开放时间:24小时
槟威大桥又称槟城大桥,长达13.5公里的跨海大桥,是槟城著名地标,许多游客对于槟城的首个印象就是这座跨海大桥。槟威大桥为斜张桥,从1982年开始建造并经历3年半竣工,槟威大桥从1985年开始通车,在此之前唯有渡轮是主要交通工具。
虽然槟威大桥为槟城著名景点,可是在桥上是不能停下车来拍照的,如果想要欣赏这座大桥亦仅能选择远眺的方式。建议到槟城码头搭乘渡轮,从船上以不同角度欣赏槟威大桥,此外亦能从升旗山观看大桥全景,尤其当夜晚降临灯光亮起时,槟威大桥更显得璀璨动人。
槟城大桥
槟城大桥又称为槟威大桥,是槟城人的一大骄傲,远眺到大海的时候就能看到它,游客对于槟城的印象很多也是始于此桥。它位于马来西亚槟城州,连接了槟榔屿和对岸的威省,是槟城州的著名地标。 在桥上不能停车拍照,因此看大桥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眺,或者搭船在海上看,或者站在高处俯瞰。在升旗山上就可以看到槟城大桥的全貌,当夜晚降临灯光亮起,大桥非常漂亮。
壁画街
Tips:
特点:必拍照打卡知名壁画
门票:否
开放时间:24小时
壁画街头艺术文化可说是从槟城乔治市开始,并逐渐延伸至马来西亚各个城市街头。说到乔治市壁画,不得不提到一位来自法国的艺术家Ernest Zacharevic。
正因为这位艺术家在乔治市街头,留下了多幅大众所熟悉的壁画,如姐弟共骑、爬墙小孩、功夫女孩、追风少年、渔船小孩、歇息三轮车夫等,才让国内外游客都纷纷开启“寻宝”模式,誓要将隐藏在街头内的每幅壁画都拍摄储存起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