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广州赤岗塔游玩攻略简介(探索广州的三塔)

沈芳蕤 2023-10-27 16:17:18

摘要:在广州市的珠江河畔,有三座古老而庄严的塔楼,这三座古老的塔楼,分别是莲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它们矗立在珠江河畔,如同守护者一般。它们曾经作为海丝之路上的航标,见证了广州作为

在广州市的珠江河畔,有三座古老而庄严的塔楼,这三座古老的塔楼,分别是莲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它们矗立在珠江河畔,如同守护者一般。它们曾经作为海丝之路上的航标,见证了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承载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与辉煌,也见证了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繁荣与发展。

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一月,清政府宣布封闭闽、浙、江三海关,仅保留广州对外通商。从此,广州便成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全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都由广州一口经营。在此贸易制度下,所有来华的外国商船首先在澳门或伶仃洋面停泊,领取牌照,雇请买办和引水,然后驶入黄埔港,丈量船只交纳关税,最后才能进入广州城进行贸易。而分布在珠江内河航道上的莲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犹如广州的三支桅杆,既是过往船舶的重要航标,也在外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来华外国人游记和历史绘画的重要素材。

莲花塔

莲花塔建于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位于广州番禺莲花山顶,是广州市最古老的石塔之一,原为风水塔,因地处狮子洋畔,为收海口、聚灵气而建。因地处珠江入海口,是中外海舶进入广州城之前看见的第一座航标塔,因而有“省会华表”之美誉。它曾经是海丝之路上的重要航标,指引着船只穿越汹涌的珠江,抵达这个繁荣的贸易港口。

琶洲塔

琶洲塔是“三塔”中最早建成的高塔,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原是一座风水塔,平面八角形,高九层50多米,塔基各转角处雕刻有托塔力士,为西方人士形象,呈跪状,双手或单手托塔,形象古朴而生动。原位于四面环水、形如琵琶的小洲上,犹如中流砥柱,对出入广州的海舶起到了导航作用。

琶洲塔位于广州海珠区新滘琶洲村,因临近古黄埔港,周围帆船林立,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因而“琶洲砥柱”成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来华西方人士的游记和画作中留下了许多对琶洲塔的描述,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琶洲塔位于清代广州城与古黄埔港的中间,外国人进入广州必经此地,因此欧洲人称之为“中途塔”。琶洲塔是最直接见证广州海外贸易繁华的宝塔,也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广州地标。他们大多是以琶洲塔为视觉中心来认识黄埔古港和广州贸易的。

赤岗塔

赤岗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赤岗塔现位于广州海珠区赤岗一带,是一座青砖砌筑的楼阁式塔,平面八角,高九层50余米。也是一座风水塔是广州市一座八角形的砖塔。塔基每个角均雕刻有西方人士形象的托塔力士,神态各异。它是明清时期外国商人进入广州城之前看到的最后一座航标塔。

在《旧中国杂记》中,美国人亨特是这样介绍这些“九层宝塔”的:“在广州至黄埔之间就有两座最好的塔。离广州最近的一座被外国人称为磨碟砂涌塔,得名自流过它所在的小丘下的一条珠江支流。另一座是黄埔塔。还有一座塔在二道滩旁的山丘上。在城墙内的‘五层楼’上,尽管相隔30英里的距离,都能清楚地看到这个塔。”按照书中提及先后顺序,依次为赤岗塔、琶洲塔和莲花塔。亨特还不吝夸赞,评价三塔“是奇妙的中国建筑的样品……建造的地点之美好、塔身之高与结构之和谐”。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北岸不断向南延伸,碇泊的码头也随之推移。然而,尽管广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珠江航道上留存至今的地标式史迹——广州的三塔,依然以清晰的时代烙印和独特的文化特征,见证了广州在明清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与此同时,广州塔、广交会展馆等新的地标建筑崛起在珠江畔,代表着广州的新发展和新梦想。这些现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理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务人士,成为广州城市的新名片。

#海丝万花筒#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