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什库教堂(北京西什库教堂)
沈芳蕤 • 2023-10-28 00:21:43 • 次
#全国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用笔和镜头记录##北京旅游#
西什库教堂,原称救世主堂,又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原址在中海西岸紫光阁以西,建成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地处蚕池口,故俗称蚕池口教堂。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至西什库,1985年恢复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较大、较古老的教堂之一。
我觉得西什库教堂有两处与其他教堂不同之处,当然也许本人孤陋寡闻了。一是“敕建天主堂”的牌匾,二是堂前的两座碑亭。
先说这“敕建天主堂”的立牌。因北堂的位置紧邻禁苑即今中南海(《迁建天主堂碑记》:“該處教堂密邇禁苑”),教士可近窥禁苑内人员的日常活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深感不安。1886年,清政府遂以给慈禧太后建“幾餘頤養之所”的名义,命李鸿章与天主堂主教协商,派教士樊国樑远涉重洋去罗玛和巴黎请命,商定了迁移协议,经大清国皇帝,大罗玛教皇和大法国伯理錫天德、聖味增爵會總統費雅德先后批准,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将天主堂拆除,迁移到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即今日天主堂所在位置。因该堂是奉光绪皇帝谕旨异地迁建的,故称为“敕建天主堂”。
再说这两座碑亭。就是在堂前小广场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清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
西什库教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高约31米,建筑平面呈十字形。
2006年5月25日,西什库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