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杭州翠微亭攻略(走读杭州四座亭子)

沈芳蕤 2023-10-28 15:00:57

摘要: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静通讯员李文瑶飞来峰上看什么?除了千姿百态的石刻造像,形态各异的洞穴石窟,沿着小路一直向前,飞来峰上分别有四座亭子:春淙亭、壑雷亭、冷泉亭,及半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杨静 通讯员 李文瑶

飞来峰上看什么?

除了千姿百态的石刻造像,形态各异的洞穴石窟,沿着小路一直向前,飞来峰上分别有四座亭子:春淙亭、壑雷亭、冷泉亭,及半山腰的翠微亭。

【春淙亭】

最先映入眼帘的莫过于理公塔一旁的春淙亭。

春淙亭原先位于合涧桥上,乾隆年间桥被冲垮后,便移到现在位置。亭子始建于宋代,1933年重建后屹立在此,直到现在。亭名取自苏轼的《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春淙亭三字出自杭州人陈从周之手,他是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著有代表作《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妻子蒋定是徐志摩姻兄妹。他还是著名画师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专攻山水人物花卉。

春淙亭前挂有一副楹联:山水多奇踪二涧春淙一灵鹫,天地无凋换百顷西湖十里源。“这两句从上联就可以看出,它是把两句诗词合起来,山水多奇踪是李白的,余下部分是苏轼的。”导游培训老师吴晓春介绍,这是集联并书的做法。而为了与下联统一,两涧写做了二涧。

【壑雷亭】

与春淙亭一样,壑雷亭的名称同样来自于《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壑雷亭位于飞来峰冷泉闸畔。宋初建成,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太平军之乱,又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后多次修葺。

如今的壑雷亭是一座由二十四根柱子形成的四角单檐歇山顶式长方形木亭,丹柱黛瓦,飞檐翘角,大气磅礴。

壑雷亭的匾上,落款为楚图南。楚图南是谁?他是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曾任云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可以说,飞来峰上的亭子各个都是名师大家落笔,每间都有讲究。

而在壑雷亭旁有一滚水坝,因地制宜,借由池面形成落差,用以蓄水排洪,今称冷泉池。“仔细观察你们可以发现,壑雷亭做的椅靠,都是美人靠。”吴老师抛砖引玉:“为什么一个南宋的亭子,用的是唐代样式的椅靠?这奥秘全在一旁的风景中。”

当大雨滂沱时,冷泉水大涨。开闸放水时,溪水奔腾,像倾倒万斛珍珠。倚靠在美人靠上,水花四溅,如雨似雾,赐予了人间片刻清凉。

【冷泉亭】

离壑雷亭不远处,灵隐寺山门之左,即是冷泉亭所在。

冷泉亭原在灵隐寺西南隅水中,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前任,杭州刺史元葵所建。据《西湖游览志》记载,亭建成后,白居易曾为之题写“冷泉”亭名,并著有《冷泉亭记》一文:“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后苏东坡又续书“亭”字。

古时,冷泉亭边上还有“虚白”、“候仙”、“观风”、“见山”四座亭子,白居易称其为“五亭相望,如指之列”。明万历年间,冷泉亭移建于岸上,即现在这个位置,而其他四亭被洪水冲垮,上世纪80年代冷泉亭重新修建。

白居易在郡六百日,入山二十回;苏东坡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自古以来,冷泉亭便备受文人墨客喜爱,楹联也是最多的。最外侧的写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句楹联实际来自王维诗句《过香积寺》。

有趣的是后两处楹联。中间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一处设问句:“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而在最后一句,又对它做了回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这句出自俞樾(俞曲园)之手,如今在孤山一侧还建有俞曲园纪念馆。

【翠微亭】

除了这三座亭子,在飞来峰半山腰处,还有一座小巧玲珑的翠微亭。

亭旁山径旋绕,掩映在苍松古木中,朴素而端庄。此亭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悼念岳飞而建,亭名来自岳飞《池州翠微亭》诗句:“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今日的翠微亭是1924年在原有亭址上重新修筑而成,亭上有楹联:“路转峰回藏古迹,亭空人往仰前贤”。

从翠微亭看下来,可以瞧见灵隐寺中轴线上的五进大殿,非常巧妙。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