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梅关古道游玩攻略简介(有诗有远方梅岭古道)
沈芳蕤 • 2023-11-01 14:17:47 • 次
广东的珠玑古巷与梅岭相邻,参观完珠玑古巷,第二天又来到了梅岭。
梅岭古道(也称梅关古道)位于广东南雄市市区——江西省大余县县城之间。梅岭即五岭之东者大庾岭山脉腹地部分,是庾岭的要塞部位,在迤俪两百余公里群峰起伏的大庾岭中段。
唐朝初年大庾岭并非称梅岭,随着大庾岭山上逐渐多梅而称作梅岭、梅山,至五代末宋初时,梅山、梅岭已成为大庾岭的代称。唐开元四年(716)冬,张九龄奉命开凿大庾岭路,他带领大家在梅岭劈山开道,仅用2个多月时间,就打通了一座长约二十丈,宽三丈,高十丈的大山凹,开通了一条宽一丈余,长三十多华里的道路。此道便成为南岭中最重要的一条交通道路。凡人口迁移、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等,大都经过此道。张九龄对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诗云:“开关劈道曲江公,南北通途百代功。独此眼光千古鉴,兴隆富庶赖交通。”从此这里便有了一个新的方便型关隘——梅关。
在古驿道旁,还有一棵参天大树,下立一碑,上书“东坡树”,据说是苏东坡过梅关亲手所栽。当年东坡被贬惠州,经过梅关,62岁时,又被贬到儋洲,再次经过梅关,3年后才奉诏内迁,苏东坡在北归途中,又一次走过梅关古道,在岭头的村店休息时,一老翁向东坡施礼,并说苏东坡“今日北归,天佑善人也。”东坡听了很受感动,把老翁视作知己,分别时写了一首《赠岭上老人》诗,题于村头壁上。诗云:“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苏东坡为自己晚年他乡逢知己,且又是那样的同情和友善而深感欣慰。
一九三六年冬,陈毅被国民党围困在梅岭山中,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陈毅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
梅岭之所以一峰独秀,并秀出庾岭,源于她有迢迢古道贯南北,巍巍雄关壮五岭,历代英雄镇梅关,梅花万树诗千韵,这才让她秀得那样独特而壮丽。
去梅岭建议从江西境内上,一是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二是门票价格是广东这也的一半(江西梅岭门票20元)。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