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街游玩攻略简介(沈阳值得一游的城市)
沈芳蕤 • 2023-11-02 11:41:36 • 次
小编很喜欢旅游,也走过不少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
沈阳,作为东北的第一大城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景观,而沈阳的中街,更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中街简介

它建成于1625年,已有近400年历史。它有“东北第一街”的美誉,是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之一,也是全国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最长的商业步行街。
沈阳的中街位于市中心位置,它起源于清朝时期的“皇城根儿”,随着历史的变革,逐渐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商业中心。
在这条长约1.5公里的街道上,云集了众多知名品牌,涵盖了衣、食、住、行、娱等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
现代的商业街,不仅满足人们购物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街的小吃一条街——头条胡同。
头条胡同

沈阳的头条胡同始建于1730年,也就是清朝雍正年间,距今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在这300年的岁月中,很多建筑仍然保留至今,成为当下珍贵的古建筑。
在过去,头条胡同的地位仅次于故宫。这条胡同以小吃闻名,有许多经典的小吃品牌,如孙丽丽烤猪蹄、梅菜扣肉饼、老北京爆肚等。
另外还有许多时下热门的网红美食,包括各地特色小吃,几乎应有尽有,满足了大家逛街购物的时候,随便吃点小吃,体验美食的同时也解除了因逛街而产生的疲乏。 这里的美食太多了,如果您先都尝尝,那你就准备多呆上几天吧。
好在离中街很近有两个值得去的景点,一个是沈阳的故宫,步行的话三五分钟就能溜达到。
毗邻故宫的就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大帅府,从故宫走到大帅府也就十分八分的路程,我说的是步行哦。
所以来沈阳游玩的朋友们,一定要在中街附近下榻,这样不仅能逛街还能游玩两个景点。
说完了小吃,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街的几个比较著名的饭店吧,来沈阳一趟,咱也不能总吃小吃啊,老话说得好“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首当其冲的先介绍一下沈阳的“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的由来

相传有个叫边福的河北老汉,受不了当地的压迫,由河北带着一家人逃向东北。
一天晚上,他们投宿在一户人家中,恰巧这家在为老太太祝寿,于是这家人给边福老汉一家每人一碗寿饺充饥。
这个边福老汉原来就是开饺子馆的,吃了饺子之后觉得这水饺清香可口,其馅肥嫩香软而不腻人,于是就虚心向这家人求教。
主人看边福老汉诚实厚道,便告诉了他其中的秘密,原来这家人为了让老太太吃起来舒服,在做饺子时就把和好的馅用锅煸一下再包,如此做出来的饺子便又香又软,而且不那么油腻了。
边福将此记在心中,后来辗转到沈阳市小东门外小津桥护城河岸边住了下来,打了个马架子小房,开起了老边饺子馆。
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不仅本地人爱吃,也会请远近来沈客人品尝,就这样老边饺子不仅生意越来越好,而且也越做越大。
1964年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第三代传人边霖包的饺子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
1981年夏天,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亲临品尝老边饺子,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所以,来沈阳,老边饺子一定要吃一下。
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由马春创制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距今已经200多年历史。
马烧麦馆总店位于沈阳中街商业区小北门里,是沈阳历史上成立最早的回民餐馆,它历经二百多年的演变发展,成为驰名中外的特级回民饭店。
在中街步行街也有一家分店,更加方便了逛街吃货们,就在中街路上很好找,找不到随便问个当地人都会告诉你。
马家烧麦皮薄馅大,牛肉馅现包现蒸的,就是等的时间比较长,估计得20分钟左右吧,真的是相当的好吃。
说起了马家烧麦,让我想起了沈阳又一个非常好吃的地方,“回回营”。
回回营

又名西关,是沈阳市回族最大的聚居区。始建于1625年。元朝时期就有回族居住,已有六七百年历史。
所谓“回回营”,顾名思义是回民聚居的地方,那地方的小吃也真的非常好吃,喜欢牛羊肉的朋友们可以去打个卡。
作为沈阳人都知道,回族人是不吃猪肉的,以牛羊肉为主,所以那里以牛羊肉为特色的小吃不仅多,而且非常好吃,说句实话,回族的食材那是杠杠的。
沈阳回族特色小吃很多,有人评比清真十大美食小吃:切糕、套肠、火勺、回头、烧麦、馅饼、蒸饺、凉粉、烧鸡蛋、芝麻饼……再来碗羊汤,哎,不说了,说的我都馋了。
李连贵熏肉大饼

提起沈阳李连贵熏肉大饼,老沈阳的“坐地户”无人不知。这家传承了100多年的老字号,几十年前一度创造过未开门顾客便已排长队守候的奇观。如今,位于中街街口的总店,与刘老根大舞台几步之遥。
李连贵熏肉色泽棕红、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沁脾,大饼皮面金黄、圆如满月、层层分离、外酥里软、滋味浓香。

配上面酱和葱丝,简直不要太好吃。
要说能代表沈阳的特色小吃,非鸡架莫属,沈阳人把鸡架吃出了花样、吃出了高度,如果说用一种美食记住一座城市,那一定是鸡架。接下来小编隆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沈阳的“鸡架”。

无论是熏鸡架、老汤鸡架还是铁板鸡架,沈阳人几乎是换着花样吃,怎么吃也不腻,总不吃就会想。
一个鸡架几块钱再配两瓶啤酒是经常配置,我就经常买一两个鸡架回家,再买上几瓶啤酒,一顿小酒就这么解决了。
沈阳人对鸡架的热爱可以说是其它食材代替不了的,或许很多外地的朋友吃不惯,但这确确实实几乎是每一个沈阳人下酒的“灵魂菜”。
沈阳的“老四季”鸡架

沈阳老四季抻面馆开业于1988年7月,主要经营鸡架和抻面,如今在沈阳已经开了9家分店,不仅如此,这个经营模式吸引了很多人模仿,先后有“许家抻面”、“四季面条”、“四季面条”等类似经营模式。
除了“老四季”,现在最多的就是“四季面条”了,可见沈阳人不仅爱吃鸡架,对抻面也是情有独钟。
今年夏天;爱沈阳旅游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在南顺城的老四季抻面条店(大帅府对面),去大帅府旅游打卡的,饿了可以去对面体验一下哦。
平时根本不用排队的,在下午时间依旧排着长队,队伍里不少操着外地口音的顾客,让我一下感慨到“因为旅游,老四季也成为了打卡地”。
一般来到店里,不喝酒的话,一碗抻面、一个鸡架就搞定了。但沈阳人来老四季大都爱喝上两瓶,除了鸡架是基本操作之外,还有鸡肚、鸡脖和香菜根。
鸡架撕碎之后,和榨菜香菜在一起,放点辣椒油,淋上些陈醋,整个味道就不一般了,虽然没什么肉,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嗦啰着鸡架上的各种味道,来一口酒,真的很惬意。
一般吃鸡架我是用陈醋,吃鸡肚的时候我用清醋,当然这都是个人喜好了,自己怎么吃觉得好吃,那就OK。
至于其它的熏鸡架、铁板鸡架,这里就不做介绍了,因为老四季的鸡架是一代沈阳人的钟爱,而且形成了规模,在沈阳有很多家连锁店,所以找起来也方便。
如果你也喜欢旅游,还没来过沈阳的话,记得收藏保留哦,当然也可以给我留言,我会让每个朋友少走弯路,好好为大家介绍沈阳的景点和美食。
沈阳的美食还有很多,还没介绍的地方也有很多,包括沈阳的西塔,是朝鲜族风情一条街,那条街上也有很多美食和鲜族的特色,也值得一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