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洋人街游玩攻略简介(大理古城洋人街旅游攻略)
沈芳蕤 • 2023-11-17 20:50:40 • 次
大理是白族人的主要聚集地,白族人崇尚白色,其建筑外墙均以白色为主调。路边的房屋多为楼房,白墙青瓦飞檐,十分醒目。提起大理,脑海里马上想起电影《五朵金花》场景和金庸《天龙八部》的情节。向往苍山洱海,三月三赶街,想象中渔民们还在利用鱼鹰抓鱼,姑娘们唱着山歌叫阿哥。大理的风花雪月、民族风情总是令游客兴奋不已。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如果到大理旅游,可以考虑住在古城中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酒店。酒店极具白族民居特点,白族民居为基本构架,融会民俗及传统的文化气息。宽敞的天井里种满了丹桂、山茶、缅桂、石榴...等植物。石板地被水冲刷得可见人影,两旁的楼阁粉墙画壁映照着青山绿水。客房在三坊一照壁的格局中展开,酒店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带着彩绘装饰的白族院落组成。
大理古城
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平面布局的主要形式,由正房一坊、厢房二坊以及正房对面的照壁组成。其院落布局、建筑结构与汉族民居有着传统上的传承,但又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主房一般为坐西朝东,这与大理南北向的山谷坝子有关,依山傍水就必须坐西朝东。
大理古城
北京四合院多为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楼,而且形式布局更为丰富多样。粉墙画壁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照壁通常是瓦顶飞檐的粉墙。墙心粉白、檐口彩画,房檐下以几何图形、花鸟山水的彩绘绘制成的装饰带,使房屋显得清新雅致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旅游,最热闹的恐怕要算洋人街,其实洋人街的原名叫做护国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门向世界打开,海外游客增多。来大理的海外游客大多住在护国路的大理市第二招待所,于是招待所旁逐渐开设为海外游客服务的商店、餐厅、酒吧等店铺,形成海外游客集中的一条街,人们称之为洋人街,其真正的名字反而被遗忘。
大理洋人街
大理洋人街
漫步在洋人街上,这里与丽江相同又不同。同样是一家接一家的商店,同样是熙熙攘攘的游人,但是丽江更加现代一些,更加小资一些,而大理则多一些少数民族风情。
大理洋人街
大理美食众多:如大理砂锅鱼,用洱海捕捉的弓鱼加上各种配菜炖煮而成,鱼嫩味美,十全大补。木瓜鸡,用当地特产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烧成,肉嫩汤鲜、味道清醇,并带有酸酸的清香。整个菜肴没有添加一滴醋或其他调味品,全部酸味从木瓜而来,食后令人胃口大开,通体舒坦。另外还有各种野生山菌,云南的野山菌种类多不胜数,且味道鲜美之极。
美食
美食
现今的大理古城是在明朝初年的阳苴咩城(yang ju mie)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有着“天下第一楼”的之称的五华楼是古南诏的国宾馆,初建于南诏鼎盛时期,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据说当时的五华楼非常宏伟,其周长2.5公里,高30多米,楼内可竖起五丈高的旗杆,可居住一万多人。历史上五华楼三次被烧毁三次重建,但越建越小。现今的五华楼是1998年大理政府拨款重建。大理的城墙建于明洪武年十五年(1382年),城墙高二丈五尺,宽二丈。登上城墙,极目远望,远方的洱海身披金光,沐浴在夕阳下。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另一边郁郁苍山已经蒙上夜纱,朦朦胧胧,山脚一座壮观的宝塔巍然耸立,那是弘圣寺塔,俗称一塔以区别崇圣寺三塔。一塔应与崇圣寺的主塔千寻塔为同时代产物,同属唐朝宝塔。塔高44米,为十六层密檐方砖塔。弘圣寺已毁,至今遗址上还留有残垣断壁。
洱海
洱海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