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跳伞塔游玩攻略简介(炸不垮的跳伞塔)
沈芳蕤 • 2023-11-18 23:09:39 • 次
重庆,是一座山城,
重庆,也是一座近代史上改写中国历史的城市,更是因为曾经的战时陪都,而造就了一座抗战之城。
“愈炸愈强”,这是抗战时期在重庆本土非常流行和醒目的一句抗日口号!
抗战时期,坚强乐观的重庆人民,在被日冦所炸断壁残垣上,写下“愈炸愈强”口号鼓舞同胞!(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重庆历经日寇六年不间断、无差别的战略大轰炸下,仍然至今顽强挺立在山城大地之上的,就是我要去探寻、考据的跳伞塔。
昨日来到两路口,抽出时间去找寻己湮没在市井之中的抗战遗存一一重庆跳伞塔。
重庆跳伞塔,也叫陪都跳伞塔。
重庆跳伞塔,也叫陪都跳伞塔。(图片来自于网络)
十多岁时,每次路过两路口,坐在车上总能看到一个站立在公路边孤零零的像水塔一般的建筑,听老人讲,这个建筑叫跳伞塔!
重走了大扶梯之后,穿过两路口的地下通道,经过老教委,转过地铁换乘站,就来到了重庆大田湾体育馆。
曾经的老教委地址,已经建成地铁换乘站了。(作者手机自拍)
转过公交站后新建大楼,就能看见大田湾体育馆与跳伞塔了。(作者手机自拍)
体育馆附属建筑(作者手机自拍)
眼前的体育馆已正被完全的翻建,四周全是建筑围栏。透过围栏,心仪已久的跳伞塔就独独的矗立在零乱而又空旷的体育馆翻修工地之上。
转过公交车站,就一眼看到了跳伞塔与体育馆(作者手机自拍)
站在体育路上看跳伞塔(作者手机自拍)
翻开跳伞塔八十年的历史,深沉而厚重,它所含的价值不言而喻。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并定重庆为陪都。为强化防空和补充空军力量,1941年4月4日,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滑翔总会,1942年4月4日,我国第一座跳伞塔就在现在的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建成。
上个世纪修建好的跳伞塔(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当时,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流的跳伞塔,更是为抗战时期培养战斗飞行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训练场所,同时也培养出众多优秀跳伞运动员。其抗战历史功绩和体育价值也将永留史册。
重庆跳伞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外形呈圆锥形;塔通高38米,实际跳距28米,地平至钢臂处35米,顶部直径1.52米,底部直径3.35米,下部周长13米。
曾经高大、雄伟的重庆跳伞塔(作者手机自拍)
由于跳伞塔与两路口大田湾体育馆是一个整体建筑群,所以也被圈在了整修范围之内。
孤独的跳伞塔(作者手机自拍)
来到跳伞塔前,除了独独的跳伞塔外,四周就只有施工塔吊,以及零乱的各式体育场馆设施。
除了跳伞塔,四周就是翻建工具与场地(作者手机自拍)
仰望眼前历经岁月沧桑的跳伞塔,只见沉稳高耸入天的塔体,以及在塔尖上孤零零的三个跳伞钢架,正静静的向外伸出、张开,就如一位守卫国土、捍卫天空的钢铁战士,在拼搏,在刺杀!
如战士般守护着月日国土、天空的跳伞塔(作者手机自拍)
如战士般守护着国土、天空的跳伞塔(作自手机自拍)
如战士般守护着国士、天空的跳伞塔(作者手机自拍)
如战士般守护着国土、天空的跳伞塔(作者手机自拍)
突然,好像瞬间回到了七十多年前,那个生死存亡如火般的岁月;脑海里,回荡着冲锋不断的号角;眼前,又仿佛看到了生死搏斗的刀光剑影!
静静的跳伞塔矗立在两路口,默默的看着这个世界(作者手机自拍)
陪着跳伞塔的是与它相邻的大田湾体育馆(作者手机自拍)
而此时的重庆跳伞塔,如处子般静静的矗立在面前,默黙的见证着这近一个世纪的变迁。
原来,
历史是那样的厚重;
然而,
记忆是如此的简单。
2021年11月25日又见抗战精神的重庆跳伞塔,用手机拍摄于两路口大田湾,有感而记于嘉陵江畔。(文中三张黑白照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删。)
后记一一
呓语艺谈,茫茫人海。在水一方,即为有缘;今为艺事,一家之言。亦为呓语,更是艺谈!
谢谢阅读文章的诸位方家、各位朋友,在您读完拙作之后,烦请:一一一
(您的点赞、点击文章最右上方“关注”,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